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30篇
  39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青海大通中国沙棘人工林对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 1 4a生沙棘纯林及沙棘×青海云杉和沙棘×白桦×青杨以及无林对照剖面 2 0个土样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含量 ,比较研究了青海大通黄河上游沙棘人工林对土壤系统的微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 :①在青海大通营造沙棘林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1 4a生沙棘纯林及混交林 0 - 80cm土层平均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 1 79.35 %和1 67.68% ,0 - 80cm土层平均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5 9.1 44和 41 .0 2t/hm2 ;②沙棘的固氮作用使土壤氮素含量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 ,沙棘纯林及混交林 0 - 80cm的贮蛋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3.1 1 9t/hm2 和 2 .5 74t/hm2 ,速效氮贮量增加 30 0 .69kg/hm2 和 2 33.5 5kg/hm2 ;③沙棘人工林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增长作用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 ,而速效氮在土壤中下层高于表层。④ 1 4a生沙棘纯林的培肥效应高于沙棘混交林 ,而沙棘与针叶树混交培肥效果又低于沙棘与阔叶树混交。  相似文献   
52.
针对陕北地区菌草的繁殖问题,重点从压条繁殖、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组织培养育苗4个方面对菌草的育苗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育苗重点技术,旨在为促进陕北地区菌草的繁殖理论和高效快繁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陕北地区菌草温室越冬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草在温度适宜地区为多年生植物,但在陕北地区由于冬天气温过低,导致无法存活。为了解决菌草冬天难以越冬的难题,选择越冬新品种在陕北进行种植试验,同时采用温室大棚进行菌草种苗培育。旨在为促进陕北地区菌草的繁殖理论和越冬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王飞  王建国  李林  刘登望  万书波  张昊 《核农学报》2019,33(11):2261-2270
为探究施钙与覆膜栽培对花生植株Mg、Fe、Zn营养改善状况,以大籽品种湘花2008和南方典型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缺钙酸性红壤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基施钙肥梯度[不施钙(Ca0)、施钙375 kg·hm-2(Ca375)、施钙750 kg·hm-2(Ca750)]和2种栽培方式[露地(OF)、覆膜栽培(PF)],采用土柱栽培,研究施钙与覆膜栽培对植株Mg、Fe、Zn含量,积累及籽仁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钙肥明显提高了花生茎秆、根系、果针、籽仁中Mg和Fe含量,其中,Ca750-OF处理较Ca0-OF分别提高19.2%、10.4%、38.6%、3.1%和21.5%、30.9%、27.5%、20.0%,但显著降低了叶、茎秆、果壳及籽仁中Zn含量。覆膜栽培提高了茎秆、果针、籽仁Mg含量及果壳、籽仁Zn含量,较露地栽培分别提高10.8%、12.2%,但降低了花生叶、茎秆、根系Fe和Zn含量。施钙与覆膜栽培增加了花生植株、生殖体(针壳、籽仁)Mg积累量、籽仁Mg分配系数。施钙实现花生整个植株体Fe积累量的富集,其籽仁Fe分配系数显著提高68.8%,而覆膜栽培籽仁Fe和Zn积累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增施钙肥降低了花生营养体Zn积累量,显著提高了籽仁Zn积累量及籽仁Zn分配系数,提高效果表现为Ca750>Ca375。年份、施钙处理、栽培措施三者间对籽仁积累量及分配系数存在正交互作用。植株Ca积累量与Mg、Fe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存在协同吸收关系。综上,施钙与覆膜栽培促进了土壤活化,有利于花生植株中Mg、Fe的吸收,加快Mg、Fe、Zn向籽仁的富集,进一步扩大“库容”。本研究结果为南方酸性缺钙红壤旱地改良及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为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黑木耳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对黑木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进行筛选,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菌种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10 g/L,磷酸二氢钾2 g/L,硫酸镁1.5 g/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6,150 r/min,26℃,接种量3 mL/100mL。该条件下黑木耳菌丝体生物量为1.22 g/100mL。  相似文献   
56.
在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培养料和覆土的关键理化参数进行定期检测,采收保藏时需要对蘑菇子实体的品质进行检测评价。采用传统方法检测过程耗时长,耗费人力、财力大。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具有检测分析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速度快、在线测定等特点。综述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双孢蘑菇培养料和覆土材料的理化性质以及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的基本检测流程、数据处理方法、建模,近年来在双孢蘑菇栽培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就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双孢蘑菇生产中的指导意义和未来发展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为了提高叶用甘薯的繁殖系数,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部位、不同保存时间等多个扦插处理,研究叶用甘薯扦插材料的大小及保存天数对成活率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叶甘薯中叶扦插成活率较高,绿叶甘薯大叶扦插成活率较高;绿叶和紫叶甘薯的枝蔓随着保存天数的增加,扦插成活率呈下降趋势,而花叶甘薯随放置天数的增加,成活率先升高再降低;单叶带茎芽比单叶扦插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58.
葡萄霜霉菌候选效应子RXLR5信号肽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etorf、SignalP 3.0、BLASTP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和PERL语言从葡萄霜霉菌基因组中预测到一条编码RXLR-EER结构域的效应蛋白候选基因,将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命名为RXLR5。将RXLR5信号肽SP5编码序列连接到pSUC2T7M13ORI载体并转化到酵母蔗糖酶缺陷菌株YTK12后,重组菌株能成功分泌蔗糖酶,促使棉籽糖分解成单糖,因此,能在YPRAA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同时生成的单糖能与TTC反应产生红色不溶于水的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由此推测,SP5具有信号肽活性,可能在RXLR5从葡萄霜霉菌细胞内泌到胞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紧密连接是广泛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的一种黏连复合物,与黏附连接、间隙连接和桥粒共同构成上皮细胞连接复合体,在细胞旁途径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肠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连接不断受到外界刺激(如病原体、细胞因子、药物、缺血、缺氧等)的威胁,它们能通过影响紧密连接的定位、表达或紧密连接蛋白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介导多个信号通路来改变...  相似文献   
60.
宝椒三号辣椒是安徽省临泉县李湖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一个杂交新组合.经海南、云南、广西、湖南、贵州、黑龙江、辽宁、安徽、河南、江苏、陕西等省42个点的试种,均表现出早熟、大果、丰产、抗病、挂果集中、耐贮运等优点.该椒一般667m2产鲜果5000kg,高肥地可达6 500kg以上,适合国内各椒区种植,更是菜农连片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