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45篇
  15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本文采用"Y"型管法和三角瓶熏蒸法研究了八角叶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榕管蓟马成虫的驱避和杀虫作用。结果表明,八角叶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榕管蓟马成虫均具有驱避和杀虫作用。其中,丙酮、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3种溶剂提取物的驱避和杀虫作用较强,浓度为1.60mg/cm2处理的驱避等级均达到Ⅳ级,而相同浓度石油醚提取物的驱避等级仅为Ⅱ级。在杀虫活性方面,用3.54mg/cm2提取物处理36h后,榕管蓟马成虫的校正死亡率除石油醚提取物外均达93.67%以上。另外,八角叶4种溶剂提取物对榕管蓟马成虫的LC50测定表明,丙酮提取物对榕管蓟马成虫的杀虫效果最好。本文结果将为榕管蓟马成虫的防治及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2.
针对现有灌木平茬机收获时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磨损大、功率大的问题,设计了灌木根茎锯切试验台,该装置采用横向锯切方式;设计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可实现对锯切速度,功率消耗,灌木进给速度的实时测量;论文最后进行了含水率、直径影响试验及几种不同锯片在不同线速度、不同进给速度下的台架试验.研究表明:灌木含水率在20%,直径在15mm,选用的锯片齿距在9.81mm,厚度为2mm,刀盘线速度在40~60m/s时具有较小的锯切力及功率消耗,为灌木切割装置的设计提了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3.
棉花花铃期涝渍相随对棉花产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在南方易涝易渍地域,棉花花铃期适逢雨季,常受涝渍综合胁迫,对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笔者利用测坑试验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涝渍灾害型农田4种排水控制指标模式,初步提出了棉花花铃期的涝渍综合排水控制指标,探讨了体现涝渍兼治的排水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84.
将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Pi)真菌接种芝麻幼苗根部,分别在大田及温室条件下研究供试真菌对芝麻生长和抗旱性的效应。大田试验主要调查产量性状,温室试验在芝麻初花期进行15d的持续干旱处理,测定株高等形态性状、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接种及未接种Pi真菌的芝麻植株在干旱处理前后叶长、叶宽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全展叶片数、基部茎粗、叶绿素含量、根颈粗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Pi真菌后芝麻植株能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较高含量的脯氨酸(Pro),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从而减轻干旱胁迫伤害。在千粒重及单株籽粒重两个产量性状上,大田和温室接种的芝麻与未接种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接种Pi真菌不仅能促进芝麻的生长,而且在干旱条件下,使得芝麻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显著提高芝麻产量。  相似文献   
85.
为探索快速高效测定大麦籽粒中抗性淀粉含量的方法,利用衰减全反射中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ATR-MIR)和近红外(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光谱技术,分别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预处理,建立大麦样品的抗性淀粉含量快速测定红外模型,通过不同预处理预测模型的校正和内部交叉验证结果的比较,依据决定系数(r)和均方根误差(RMSE)筛选出基于ATR-MIR和NIR光谱的最佳预测模型,再对最佳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经基线位移校正+范围归一化(BOC+RN)预处理后的PLS模型为最佳ATR-MIR预测模型;经标准正态变换+Savitzky-Golay法一阶求导(SNV+1thD)的预处理模型为最佳NIR预测模型。用验证集材料对BOC+RN和SNV+1thD最佳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外部验证,光谱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两种方法均可以用于大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测定;ATR-MIR光谱比NIR光谱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6.
光温敏谷子不育系A2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成功的,是杂交谷子制种的重要亲本。自然环境与光温敏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制约着繁种产量的提高。张家口市农科院通过海南多年多点繁种试验,探索A2与地域环境的关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期达到进一步完善A2繁种栽培技术,提高繁种产量,充分满足杂交谷子制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7.
NBS-LRR是植物中已分离抗病基因最大的一类,Target of AvrB Operation(TAO1)属于NBS-LRR类基因。以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抗病相关的TAO1基因作为靶标基因,设计出1条固定引物,与11条随机引物组合成11对引物。利用这11对引物对甘薯品种鄂薯11、鄂紫薯13进行TRAP-PCR扩增,发现11个引物组合扩增出清晰条带,且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该研究获得与TAO1-like基因相关联的TRAP标记,该标记可进行甘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甘薯的抗病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8.
89.
犊牛出生后7d内为初生期,初生期又称初生关,尽早喂给初乳是过好初生关的最主要措施。有的犊牛生后比较弱,通过手指浸蘸牛乳等方法诱使也不能自行吮饮初乳,对此种犊牛应进行特殊护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