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0篇
  7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指出了森林公园内涵丰富,具备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科普宣教等多个方面的功能。介绍了森林公园的各个发展阶段,探讨了森林公园的功能及基本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森林公园多元内涵发展的规划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兰天40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兰天40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与天水农业学校于2010年以兰天30号为母本、济麦22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200008。1 特征特性该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28~268 d, 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兰天33号晚熟1 d。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株高69.0~97.0 cm, 株型紧凑,抗倒性较强。旗  相似文献   
43.
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种兰天3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5号为以兰天25号为母本、周麦1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兰天05-9-4。在2014—2015年度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 807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9.5%。经分小种接种鉴定,该品种对条锈混合菌及条中32号表现感染,但抗条锈菌主要小种及致病类型条中33号、贵22-9和贵22-44。主要适宜于陇南和天水的川水地、浅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44.
旨在探究Snail1基因对于牛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腺病毒在秦川牛脂肪细胞中过表达Snail1基因并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个生物学重复,采用流式细胞术、CCK-8、EdU染色、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测定、qRT-PCR和蛋白质印迹等试验方法探究Snail1对牛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进一步通过RNA-Seq、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筛选其作用信号通路及靶基因。结果表明,过表达Snail1抑制了细胞增殖(CCK-8)且减少了处于S复制期阳性细胞比例(EdU,P<0.05)。结合流式细胞术试验,结果表明Snail1上调导致了细胞周期G1/S期阻滞。进一步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Snail1抑制了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CNB1、CCND2的表达(P<0.05)。对诱导分化第6天牛脂肪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检测,结果表明Snail1抑制了牛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和甘油三酯的生成。qRT-PCR分析表明,过表达Snail1抑制了PPARγ(P=0.06)、FABP4(P<0.05)、LPL(P<0.05)基因表达,而PIK3R3...  相似文献   
45.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排灌机械》杂志1990年~1994年间所发表的论文及作者的现状、特点、地区和系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排灌机械》是受各界欢迎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46.
本文第一次刊登于1992第一期 Sulzer 技术周报上。这里经 Sulzer 兄弟有限公司许可,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47.
分析了玉米旅系群的演变过程、形成的经验及对玉米育种的贡献。为了扩大该系群的利用价值,依据形成启动并通过应用改良实践,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改良意见。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强调适形放疗(IMRT)及常规放疗(CRT)三种不同放疗方式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对病灶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宫颈癌Ⅰa、Ⅰb、Ⅱa、Ⅱb期,并在宫颈癌术后需行放射治疗的156名患者,根据不同的放疗方式分为3DCRT(1组)、IMRT(2组)和CRT(3组)三组,通过回顾分析三组患者的放疗方式,对比分析术后放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以及三种放疗方法对病灶周围组织的影响。结果:三种放疗方式3年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复发率的排序为:3组1组2组,而三种方法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程度表示为:3组1组2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强调适形放疗(IMRT)对宫颈癌术后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放疗(CRT),而且3DCRT与IMRT对靶区周围组织及器官的损伤明显低于CRT。  相似文献   
49.
张文涛 《河北农业》2013,(11):14-15
提高亩产成为目前农民种地的主要目标,如何提高甘薯产量呢?种薯育苗是关键,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培育壮苗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0.
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地膜覆盖的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水分不足对冬小麦生产的制约,并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如何调优品质已经成为该区域冬小麦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研究以不施任何肥料(T0)为对照,选择常规化肥(T1)、等量化肥+地膜覆盖(T2)、等量化肥+有机肥(T3)、高量化肥+地膜覆盖(T4)、高量化肥+有机肥(T5)5种不同的施肥(有机+无机)和覆盖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地膜覆盖”模式对旱地冬小麦籽粒加工品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并分析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肥+地膜覆盖”组合显著影响小麦籽粒的加工品质和产量。比较对照T0,不同“施肥+地膜覆盖”模式(T1~T5)显著提高籽粒产量(GY)、蛋白质(PC)、湿面筋含量(WA)和沉降值(SDS),增加面团吸水率(WG)、延伸性(EX)和淀粉糊化粘度,相反降低了面团稳定时间(ST)和拉伸阻力(RE)。两年平均产量依次为T3>T5>T4>T2>T1 >T0,T1、T2、T3、T4、T5比T0分别增加85.60%、90.99%、118.32%、102.30%和106.65%。增施有机肥(T3、T5)对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改善优于地膜覆盖(T2、T4)。籽粒产量的提高是叶面积(LA)、千粒重(TGW)、穗长(SL)、穗粒数(SGN)协同增加的结果,加工品质的改变部分归因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生育期降水量和分布影响谷物产量和品质。本研究结果证实,等量化肥+有机肥(T3)不仅能达到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而且有利于小麦加工品质的改善,在降水量500 mm左右的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是更加持续、稳产、优质的冬小麦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