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8篇
  8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N2-52垩白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水稻巨大胚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和基因图位克隆,阐明垩白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粳稻品种'宁粳2号'及其巨大胚乳突变体N2-52为材料,分析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和籽粒的理化特性,观察N2-52垩白区域的造粉体发育和淀粉颗粒形态;构建N2-52与籼稻品种'N22'杂交的F2群体,进行突变基因的图位...  相似文献   
32.
水稻粉质胚乳突变体ws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甲基亚硝基脲(1-Methyl-1-Nitrosourea,MNU)处理的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稳定遗传的胚乳粉质突变体ws,其籽粒的千粒重、籽粒大小、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均降低,淀粉在尿素溶液中的膨胀能力减弱。对成熟及发育中的胚乳淀粉结构进行观察,发现ws突变体的胚乳中产生大量小而不规则排布的单淀粉颗粒。利用F2群体中分离出的92个隐性极端个体将突变基因连锁在第8染色体近着丝粒位置,随后共用2025个极端个体将目标基因定位于95kb的区间。测序发现ws突变体中编码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enosine diphosphate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小亚基S2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替换。基因表达分析发现,突变体胚乳中编码AGPase各亚基的相关基因表达量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而Western杂交分析显示突变体中AGPS2b的蛋白含量下降。同时,ws突变体的胚乳中AGPase活性下降为野生型的一半。研究结果表明,OsAGPS2的突变导致水稻胚乳中AGPase活性降低,从而影响了淀粉合成。  相似文献   
33.
水稻种胚LOX3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OX3是主要的水稻种胚脂氧合酶同工酶。为了研究水稻LOX3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构建了LOX3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和Kasalath,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鉴定证实基因已经导入水稻基因组中,种胚LOX3缺失鉴定和半定量RT PCR分析证实反义RNA抑制了LOX3基因的表达。对T2代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水分胁迫处理及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反义LOX3转基因植株对水分胁迫、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都表现敏感,说明水稻种胚LOX3基因在逆境胁迫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夏季降水是造成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区旱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的主要原因。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冬小麦收获后,不施肥种植夏玉米而利用土壤残留养分阻止硝态氮淋溶的效应。结果表明,小麦播前施氮量增加,夏玉米收获期生物量和子粒产量增加,但磷肥用量增加对其影响不明显。小麦播前施氮量增加,夏玉米氮磷钾累积增加,施磷量增加,氮钾素累积降低,磷素累积无显著变化。土壤剖面含水量随小麦播前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不同施磷量土壤剖面水分累积量的差异显著减少。不施肥种植夏玉米可以有效阻止和减少土壤剖面硝态氮淋溶,但在小麦播前施氮240和320kg·hm^-2时仍有较明显淋溶,其累积峰逐渐向深层土壤转移,造成氮素损失。施磷时,土壤剖面0-220cm硝态氮累积量下降,220cm以下土层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5.
给SD大鼠股四头肌注射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质粒pEGS/2SS,每只100 μg.注射后不同时间剖杀,取注射部位肌肉、心、脑、垂体、肝、脾、肾、小肠、胃、子宫、卵巢作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发现pEGS/2SS仅在注射部位肌肉表达,72 h表达最强,10 d后明显减弱,2周后消失.其他组织及对照组未检测到绿色荧光.表明pEGS/2SS在体内表达、分布方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
 水稻种子休眠性是关系到稻米品质和稻种质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与穗发芽抗性直接相关。DNA标记和水稻连锁图谱的发展,为定位种子休眠性的基因位点、研究单个基因的"剂量效应"和剖析各基因位点对环境的敏感性等方面提供了可能性。迄今,利用分子标记,对不同的遗传群体,已初步定位了多个与水稻种子休眠性有关的QTL。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稻种子休眠性传统遗传学研究概况,重点对已报道的种子休眠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比较分析,探查稳定表达的种子休眠性QTL,讨论了水稻种子休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37.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示范组烟株与无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的对照组株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示范组烟株与无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的对照组烟株在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和圆顶期的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经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示范组的烟株青枯病发病率低于未经复合微生物制剂处理对种植对照组的烟株青枯病发病率。该复合微生物制剂对烟草青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为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粮食安全是影响我国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而育种品质决定着小麦作物的品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展了多种小麦育种创新研究,通过不断提高品种适应性,实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针对西北地区的小麦育种创新途径展开研究,为西北地区的小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生长抑素基因疫苗质粒pcS/2SS的构建、表达及免疫*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为构建高免疫原性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DNA疫苗,将SS基因插入到pcS/SS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S基因第112-113氨基酸残基密码子之间,构建含2拷贝SS的融合表达质粒pcS/2SS。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cS/2SS构建成功。脂质体包裹法将pcS/2SS转染HeLa细胞,ELISA检测表达产物的SS免疫反应原性。结果表明,融合目的基因在HeLa细胞获得表达,S/2SS融合蛋白具有比S/SS融合蛋白更强的SS抗原抗体反应性。将pcS/2SS免疫6只大鼠后,2/3的大鼠产生了抗SS抗体,结果证明,所构建的质粒pcS/2SS可以表达生长抑素,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大型压气站的设计工艺过程,给出了压力站逻辑控制具体工作过程和压气站设计参数。在具体流程设计中提出的对站场布局、安全保护以及辅助设施的设计思路,可为其它大型压气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