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24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不同覆盖方式对自燃煤矸石山坡面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DR便携式土壤水分测定仪对不同覆盖方式的煤矸石样地进行长期监测,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自燃煤矸石山坡面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期内,随着矸石覆盖率的增加,煤矸石样地的土壤含水率也随之增加,且矸石与黄土混合覆盖的煤矸石样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明显好于纯黄土覆盖的煤矸石山.矸石覆盖间隔0.15~0.25 m,覆盖...  相似文献   
52.
山西古县地处临汾市东北部,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古迹较多,旅游资源丰富,再加上古县三合镇独树一帜的一株白牡丹,使该县拥有发展旅游业和苗木花卉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古县的白牡丹相传始干唐代,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株高2.3米,冠幅33.2平方米,丛围16米,开花量在600朵左右。据专家考证,该株牡丹为中原牡丹杂交回交品种,花朵硕大,植株逐年壮大,开花量与年俱增。正因为它的花繁叶茂及其体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得到了古县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53.
煤矸石山耐高温植被恢复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植物根部在高温胁迫下,植株的形态特征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植物受到高温胁迫的伤害程度因物种、胁迫温度、胁迫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低于一定高温值的温度胁迫,植物受害程度不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而会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54.
太行山侧柏林地类型及生产力数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利用96块标准地资料和41株解析木对山西省境内太行山区的侧柏群系进行了立地类型的划分和生产力评价。立地类型划分为36个,生产力分成4个等级。编绘的地位指数曲线可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5.
矿化垃圾腐殖土作为绿化基质使用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但同时可能会对土壤物理及水分特性造成影响。运用土壤物理及水动力学方法,通过不同矿化垃圾质量添加比(0%、25%、50%、75%)进行田间、室内对比试验,比较不同配比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矿化垃圾腐殖土质量比为25%时,土壤物理性质(密度、孔隙度等)和水分特性均无明显变化,仅土壤砂粒体积分数增加;添加比为50%时,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和饱和含水率均无显著变化,但土壤总孔隙度明显降低,土壤砂粒体积分数及饱和导水率显著升高;添加比为75%时,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均影响显著,其中土壤砂粒体积分数升高约217%,土壤饱和含水量降低11%,毛管含水量降低26%,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加约93%,土壤有效水含量减少24.9%;2)Gardner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不同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3)添加矿化垃圾腐殖土在作为绿化基质使用过程中,质量添加比为25%~50%较适宜。  相似文献   
56.
基于DIVINER2000的自燃煤矸石山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D IVINER2000含水量测定仪定位测定了自燃煤矸石山深度为0—100 cm的黄土矸石复合层、黄土层和裸露矸石层水分体积含水率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变化,根据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将自燃煤矸石山的水分季节变化分为4个时段:土壤水分消耗期(3—6月)、土壤水分积累期(7—8月)、土壤水分消退期(9—11月)和土壤水分稳定期(12—2月);通过标准差将自燃煤矸石山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分为速变层、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自燃煤矸石山的生态构建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为以水分动态平衡为基础的植被恢复和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7.
针对煤矸石山赋存大量热能而又未能有效利用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自燃煤矸石山热能利用的新思路。将各类高温煤矸石山的热能用于水产、畜禽养殖,反季节蔬菜、花卉、食用菌及其他保护性栽培作物的生产,既利用废弃能源减少生产成本,又能减轻环境污染。这种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节能减排的利用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