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建立了中药材浙八味中30种有机磷 (OPPs)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针对中草药基质复杂、净化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纳米材料二氧化锆 (nano-ZrO2)和介孔分子筛 (MCM-41)作为分散固相萃取 (d-SPE)净化吸附剂,以延胡索为代表基质对净化过程进行优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30 mg nano-ZrO2和50 mg MCM-41为净化吸附剂时,延胡索基质中,除苯腈磷、敌百虫 (0.002~0.25 mg/L)和敌敌畏 (0.005~0.25 mg/L)外,其余27种农药在0.001~0.2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均大于0.99。方法定量限 (LOQ)除敌敌畏 (0.05 mg/kg)外,均为0.01 mg/kg。8种基质在0.05 mg/kg添加水平下,除倍硫磷和敌敌畏外,其余28种农药平均回收率范围为64 %~125 %,相对标准偏差 (RSDs)在0.05%~11%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并且在浙八味中有较好的适用性,弥补了浙八味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缺乏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常见病原菌敏感的精油和乳化剂,首先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12种精油对产气荚膜梭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然后将筛选出的5种抑菌效果较好的精油与吐温系列乳化剂分别按不同比例互作,测定对上述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后根据MIC结果,测定产气荚膜梭菌在低于精油MIC下的生长曲线以及在MIC下的菌体形态变化。结果显示,肉桂醛对产气荚膜梭菌最敏感,且10%吐温40乳化肉桂醛可显著降低对产气荚膜梭菌的MIC;生长曲线表明1/2、1/4、1/8MIC的肉桂醛对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扫描电镜显示肉桂醛作用后的产气荚膜梭菌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肉桂醛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其他精油。试验结果为临床防治产气荚膜梭菌引发的梭菌性肠炎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鱼腥草‘红玉’对不同光质调控的响应以优化培养条件,促使室内产业化种植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采用不同LED光质(红、蓝、黄、绿,白光为对照)为光源,以30~90 d的‘红玉’鱼腥草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其生长发育和叶片显微结构对不同光质的响应。结果表明,绿光和红光能促进地上茎生长,蓝光和红光能显著促进地上茎粗和鲜质量的增长而绿光显著抑制其增长;除了绿光外,蓝光和红光均能显著促进地下茎长、茎粗和鲜质量的增长,其中以蓝光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蓝光、红光和黄光处理下叶片结构中的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除90 d外)、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除30 d和60 d外)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绿光处理下的却表现为降低。蓝光、红光和黄光处理均有利于鱼腥草幼苗的生长发育,且以蓝光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cGIS的山东省潍坊市蔡家沟村生态敏感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应对环境问题干扰的难易程度,是制定景观规划的重要参考。本研究选取影响蔡家沟村生态环境的5个影响因子(高程、坡度、水域、用地类型和植被覆盖度),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ENVI土地利用类型提取和Arc GIS加权叠加分析技术,对蔡家沟村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最终获取蔡家沟村在不同敏感性因子影响下的空间分布,并进行功能分区。结果显示:蔡家沟村生态敏感性在不同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别,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所占总面积比分别是6. 10%、22. 54%、37. 56%、26. 09%、7. 71%。根据生态敏感性评价和功能分区的结果,提出蔡家沟村生态规划的相关措施,以期推动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与居民福祉的相互复杂关系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研究中重要的交叉科学问题,也是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矛盾多发领域。然而,已有研究更为关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对居民福祉的贡献,忽视了生态系统服务需求以及供需平衡对居民福祉的影响。选择长江中游地区作为研究靶区和2000—2018年作为研究时段,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量化矩阵测度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采用年度组合赋权法和线性函数加权法评估居民福祉,引入弹性系数模型划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与居民福祉耦合关系类型,并进一步研究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与居民福祉耦合关系可划分为“供需改善-福祉增加”“供需恶化-福祉增加”“供需改善-福祉减少”以及“供需恶化-福祉减少”4种,分别对应最优、次优、次差以及最差耦合关系类型;2)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与居民综合福祉耦合关系表现为以权衡关系为主导且逐渐增强,其中“供需恶化-福祉增加”县域单元占比由2000—2010年的81.99%增至2010—2018年的91.57%;3)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与居民福祉耦合关系会随着福祉类型、服务类型、空间尺度、时间范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表现出不同形式的反馈。长江中游地区各县域单元和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尽可能地规避“生态诅咒”或“生态魔咒”效应,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祝福”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对今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应该怎样领会中央对农村发展的新部署和新政策呢?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  相似文献   
17.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央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性提法,第一次是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来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就是要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力度,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发展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加大各种要素向农村转移覆盖.帮助农村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寒 《甘肃农业》2004,8(6):65-66
本质上讲第三人侵害债权是一种侵权行为 ,但在主体与客体方面 ,又与传统侵权行为不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 ,维护公正 ,对又有重大过失的第三人亦应追究侵权责任。我国立法上的矛盾 ,以及双重归责原则 ,迫切要求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来填补漏洞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水稻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分期播种法,研究了水稻浙38A/9308、协优413、协优95-16、协优9308、绍糯119、丙94-54、IRAT127、IRAT17494-32-1等每穗颖花数与幼穗分化期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每穗颖花数的主要气象因子.在本试验条件下,存在2个形成大穗的适宜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每穗颖花数随温度变化呈"倒抛物线"关系.粳稻形成大穗的适宜温度为25.0±0.2℃,30.1±0.4℃;籼稻为19.4~23.5℃,30.1±0.6℃;不利于粳稻品种形成大穗的温度为27.9±0.2℃;籼稻为24.6~27.7℃.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丘陵山地棉花需水及供水特征分析,提出了灌溉是解决花铃期水分不足矛盾和确保棉花丰收的主要途径。结合1991年对山地棉花花铃期分区进行不同水量的灌溉试验结果,经分析得出:山地棉花花铃期80cm深的临界土壤含水量为262.7mm;产量和花铃期供水间呈速增、缓增和回落三个阶段:采用边际分析法确定常年棉花花铃期最佳灌溉量为255mm。为节水灌溉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