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6篇
  28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囊泡结构。外泌体是最小的细胞外囊泡,通过激活细胞特异性受体和信号通路来控制其生物发生,由转运所需的内体分选复合物(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es required for transport, ESCRT)依赖性或非依赖性途径调节。外泌体在免疫、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组织再生、妊娠、精子发育成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哺乳动物的精浆中大量存在外泌体,参与调节精子活力、抗氧化、精子获能、精卵结合等生理学过程。在妊娠过程中,外泌体促进胚胎着床、母胎双向交流、血管生成,提高妊娠成功率。家禽的繁殖过程也受到外泌体的调控。目前研究表明,鸡的精液中已被证实外泌体的存在,与维持精子活力相关。进入母鸡生殖道的精子储存在母鸡的贮精囊中,贮精囊细胞会分泌外泌体样细胞外囊泡,并作用于精子,增加贮精囊中精子的存活率,保证精子活力,促进精卵结合。文章主要阐述了外泌体的生成机制及其在哺乳动物和禽类繁殖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畜禽繁殖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2.
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与能力验证是评估实验室检测质量的重要手段。2022年4月,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检测能力比对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湖南省组织全省14个市级77个县级兽医系统实验室开展了检测能力比对,267个实验室开展了非洲猪瘟能力验证。市级开展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核酸鉴别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检测3个项目,县级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核酸、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以及布鲁氏菌抗体检测3个项目,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项目,每个项目各5份盲样。结果显示:12个市级和59个县级系统实验室所有比对项目检测结果全部准确,实验室整体准确率为78.02%,1 355份样品中1 317份样品检测结果准确,样品整体准确率为97.20%;267个参加非洲猪瘟能力验证的实验室中,224个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准确,实验室整体准确率为83.90%,1 335份样品中1 265份样品结果准确,样品整体准确率为94.76%,其中屠宰企业样品准确率最低(93.30%)。结果表明:湖南省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整体良好,但部分县级兽医系统实验室及屠宰企业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加强。各地应继续加强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523.
在田间水分控制条件下,通过对果实膨大期不同水分处理(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5%;W2,为田间持水量的60%±5%;W3,为田间持水量的80%±5%)下早酥梨叶片光合的测定发现:上午10:00,W1、W2、W3的净光合速率(Pn)出现第一个峰值,分别为18.14、19.43、20.25 μmol· m-2·s-1,到16:00,出现第二个峰值,其中W3可达到17.32 μmol· m-2·s-1,W2、W1分别达到16.47、14.96μmol·m-2·s-1,全天,W1、W2、W3分别有5、7、9h的时间叶片Pn超过12.00 μmol· m-2·s-1; W2、W3的光补偿点(LCP)显著低于W1,而光饱和点(LSP)显著高于W1; W1、W2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无明显差异,但显著低于W3; W2 CO2补偿点显著低于W1,与W3无明显差异,W2的CO2饱和点最高,W3 CO2饱和点最低;W2在CO2饱和点时Pmax显著高于W1,但与W3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