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12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31.
为了研究河西绒山羊性别、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间的关系,对1~4岁的198只河西绒山羊的产绒性能和绒纤维直径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间产绒量差异显著(P<0.05);羯羊的产绒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随年龄增长母羊和羯羊的产绒量均呈上升趋势,在2~4岁保持稳定(分别维持在359.09~392.33g和454.75~503.149),差异不显著(P>0.05);绒纤维直径在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间差异显著(P<0.05);母羊和羯羊的绒纤维直径在1岁时最细,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随年龄增长绒纤维直径逐渐变粗,24岁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维持在15.17~15.54 μm和15.27~15.81 μm.由此可见,河西绒山羊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在2~4岁处于最佳阶段.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榆中地区的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羊的妊娠期分别为:149.71 d和149.18d,与国内肉羊的平均妊娠期150d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羊的平均产羔率均较高,分别为132%和133%;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单羔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双羔初生重(P<0.01);不同性别之间,公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母羊(P<0.01),同性别之间,特克塞尔羊单羔公、母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双羔公、母羊初生重(P<0.01),无角陶赛特羊单羔母羊显著高于双羔母羊(P<0.05),单羔公羊初生重高于双羔母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两个品种的羊在甘肃榆中地区具有良好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33.
饲养模式对绵羊冷季生产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选择草场类型一致,绵羊(Ovisaries sp.)体况相近的3个牧户分别采取暖棚全舍饲(试验组Ⅰ),放牧+补饲(试验组Ⅱ)以及全放牧(对照组)3种饲养方式,通过测定整个繁殖周期绵羊体质量变化、母羊繁殖率和羔羊成活率指标,比较不同饲养模式对绵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饲养模式下越冬母羊体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不同水平日粮对青海省海省东部地区主要肉用绵羊母羊妊娠后期(91~150d)期生产繁殖性能、瘤胃发酵、养分消化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3胎、年龄3~4岁、体重50kg左右小尾寒羊杂种羊120只,分别做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处理,随机分成3组,每组40只,分别饲喂精粗比为2∶8(A)、3∶7(B)、4∶6(C)的日粮。结果表明: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影响青海省东部地区主要肉用绵羊品种妊娠后期血液生化指标及消化代谢,且饲喂精粗比为3∶7日粮时效果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35.
在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研究围栏内补播和划破草皮对退化亚高山草甸植被的高度、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总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划破草皮处理中,牧草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总指数随着补播量的增加而增加,植被高度随着补播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补播和划破草皮有显著互作效果,补播量3[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播量为49.1 kg·hm-2,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播量为67.5 kg·hm-2,紫花苜蓿甘农1号(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1)播量为23.3 kg·hm-2]和划破草皮组合的牧草地上生物量(201.5 g·m-2)、总盖度(88.2%)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总指数(1.203)达到最大值,补播量1(垂穗披碱草播量为26.7 kg·hm-2,老芒麦播量为37.5 kg·hm-2,紫花苜蓿甘农1号为0)和划破草皮组合的植被高度(11.7 cm)达到最大值。就各补播水平平均值而言,划破草皮植被高度、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总指数显著高于未划破草皮。综合考虑高度、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总指数,经关联度分析可知,补播量2(垂穗披碱草播量为37.5 kg·hm-2,老芒麦播量为52.5 kg·hm-2,紫花苜蓿甘农1号18.3 kg·hm-2)和划破草皮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36.
川西高原是我国冬虫夏草的重要产区,但其生态气候适宜区一直不是十分明确.综合分析国内特别是川西高原冬虫夏草的调查研究成果,结合产区实际,初步确定以海拔高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坡度等为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冬虫夏草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广泛分布于川西高原的北部高原和南部横断山区的山体山原中上部的草甸和草甸灌丛中,但分布区破碎分散,呈带状、片状或块状.北部高原区相对成片,南部横断山区多以河流和宽谷为界,孤立分散.以雅砻江——鲜水河北延至壤塘县东为界,西部多适宜区,东部以次适宜区为主.以州为界,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甘孜州、阿坝州以次适宜区为主.经对比验证,区划结果比较真实、准确,直观地反映了川西高原冬虫夏草的适宜性空间分布,可以为虫草资源调查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和合理综合利用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7.
浠水县子莲种植发展较快,种植面积较大。本文介绍了子莲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子莲的栽培技术,包括莲田选择、选用良种、定植、水分管理、肥分管理、植株管理、花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研究不同酶制剂对卤虫体长、干质量和死亡率3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卤虫体长试验中,除2.0 g/L复合酶制剂试验组外,相较于空白组,其他浓度酶制剂试验组的卤虫体长均有较明显的增长,酶制剂试验组的促进作用明显;在干质量试验中,0.5 g/L复合酶制剂试验组的增质量效果较其他组最优,达(15.6±0.2)mg;在死亡率试验中,1.0 g/L复合酶制剂试验组具有明显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但葡萄糖氧化酶制剂组死亡率低于复合酶和空白组。高浓度复合酶制剂抑制了卤虫生长,并提高了死亡率,但低浓度复合酶制剂对卤虫体长和干质量的促进作用和降低死亡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9.
家禽使用疫苗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家禽养殖业中,禽类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但疫苗的使用不当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现结合临诊实践,笔者对家禽在接种疫苗免疫时的注意事项作一介绍,以供家禽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40.
吡丙醚乳油防治柑桔吹棉蚧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吹棉蚧(Icerya purchasi )是柑桔生产中分布广,危害比较严重的主要害虫,浙江省1 a发生约2~3代,一般在5~6月为第一代,7~8月为第二代,第三代在10月发生.近几年来,柑桔吹棉蚧在浙江省桔区有局部危害上升趋势,2007年8月年采用100 g/L吡丙醚乳油进行了防治柑桔吹棉蚧的田间药效试验,获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