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8月中旬,在黑龙江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的水稻种植基地,采用大田膜下滴灌种植的4亩水稻穗粒饱满、长势喜人,预计亩产可达500公斤。  相似文献   
22.
绥德县2005~2007年鸡禽流感、新城疫免疫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部,是陕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全县年饲养蛋鸡50多万只,其中规模场32万只,散养18万只。绥德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从2000年起承担着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任务,根据农业部和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的安排,我站于每年的5月和10月,对全县鸡禽流感、新城疫免疫状况进行抽检。2005年至2007年共抽检鸡1807只,禽流感抗体合格1678只,合格率为92.9%,新城疫抗体合格1581只,合格率为87.5%。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健宫散治疗奶牛子宫炎对部分血液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对产后子宫炎作用机理,为早期预防奶牛子宫炎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年龄、体重和胎次相近的18头奶牛按临床症状、阴道分泌物的性状、B超检查分为3组,患病组(患子宫炎不治疗)、正常组(未患子宫炎)和治疗组(患子宫炎治疗),每组6头。治疗组灌服中药健宫散,患病组与正常组灌服生理盐水。灌药期为7 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1、4、7、11、15、20 d采集血液,通过ELISA方法检测用药前后3组奶牛部分血液及代谢指标。结果表明,健宫散能显著提高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数(P0.05),显著降低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粒细胞数、β-羟丁酸、尿素氮、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含量(P0.05)。由此可见,中药健宫散能调节部分血液和代谢指标,提高机体抗炎、免疫能力,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子宫炎。  相似文献   
24.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泥河沟试区旱作农业发展对策是:在充分利用降水的基础上合理施肥,以肥调水;同时,要选用和推广适合试区的抗旱作物和品种,积极推广现代耕作制度和模式。  相似文献   
25.
为分析中国新疆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毒株分子演变特点和疫情传播路线,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所有国家全部的PPRVF基因全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结合疫情毒株时空分布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新疆PPRV株F基因全序列,与2014年小反刍兽疫情中河南和北京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最高,为99.8%~99.9%,与中国西藏3个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7.7%,与中国采用的疫苗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2.9%,核苷酸同源性最低的是肯尼亚毒株,与国外毒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是印度毒株。F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中国新疆PPRV株属于基因Ⅳ系。F蛋白氨基酸同源性结果显示,除与科特迪瓦1989年毒株ICV89氨基酸同源性最低外,与其他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均与核苷酸的比对结果一致。中国新疆PPRV株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可能是由周边国家传入。  相似文献   
26.
西部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是食用豆的主产区和优势产区,西部发展食用豆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食用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认识不足、科研经费匮乏、基础性研究薄弱、种植分散、产业化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畅等,指出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建立优质食用豆生产基地、提高品牌效应、注重产后开发、发展新型农业栽培理念,以保障我国食用豆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近年来焦作检验检疫局截获白腹皮蠹疫情特点、趋势及规律,为检验检疫系统截获防护白腹皮蠹疫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自带的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白腹皮蠹疫情截获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上半年焦作检验检疫局共截获白腹皮蠹疫情14批,各年度截获白腹皮蠹疫情数依次为1批、0批、4批、2批、1批、1批、5批.所有截获白腹皮蠹疫情中乌拉圭5批占35.714%,阿根廷4批占28.571%,美国2批占14.286%,南非、荷兰、加拿大各1批占7.143%.截获白腹皮蠹疫情绵羊皮构成中,甜板皮(a)8批占57.14%,盐干皮(b)4批占28.57%,混合型2批占14.29%.除2006年没有截获外,每年均有截获,且各年度呈现一定程度的春夏两季发生白腹皮蠹疫情高峰.结论:近年来随着贸易国别的不断扩大,进境绵羊皮批数的增加,焦作检验检疫局截获白腹皮蠹疫情上升了5倍以上,焦作地区羊皮加工业受白腹皮蠹疫情的威胁日益增多,携带白腹皮蠹疫情的发生也呈增加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制定疫情防控计划、加强人员配备、强化企业安全、卫生意识、加强产品装运前除害处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近年来焦作检验检疫局截获白腹皮蠹疫情特点、趋势及规律,为检验检疫系统截获防护白腹皮蠹疫情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自带的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白腹皮蠹疫情截获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上半年焦作检验检疫局共截获白腹皮蠹疫情14批,各年度截获白腹皮蠹疫情数依次为1批、0批、4批、2批、1批、1批、5批。所有截获白腹皮蠹疫情中乌拉圭5批占35.714%,阿根廷4批占28.571%,美国2批占14.286%,南非、荷兰、加拿大各1批占7.143%。截获白腹皮蠹疫情绵羊皮构成中,甜板皮(a)8批占57.14%,盐干皮(b)4批占28.57%,混合型2批占14.29%。除2006年没有截获外,每年均有截获,且各年度呈现一定程度的春夏两季发生白腹皮蠹疫情高峰。结论:近年来随着贸易国别的不断扩大,进境绵羊皮批数的增加,焦作检验检疫局截获白腹皮蠹疫情上升了5倍以上,焦作地区羊皮加工业受白腹皮蠹疫情的威胁目益增多,携带白腹皮蠹疫情的发生也呈增加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制定疫情防控计划、加强人员配备、强化企业安全、卫生意识、加强产品装运前除害处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9.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适合旱地和水地的小麦栽培模式,试验选用旱地小麦品种‘普冰151’(P)和当地生产上广泛种植的水地小麦品种‘西农979’(X)与‘小偃22’(Y),研究农民习惯栽培模式(C)、节本高效栽培模式(J)和三省一高栽培模式(S)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下花后各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栽培模式C与栽培模式J相比,增加各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以及穗部干物质分配比例,但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转运量和转运贡献率均有所降低。栽培模式C下各品种均于灌浆后期30d左右出现灌浆"小高峰",且3种栽培模式下‘普冰151’均在花后30d出现灌浆"小高峰",这些是其分别获得较高千粒质量的重要原因。栽培模式S下‘普冰151’能够获得较高的产投比、物质净产比值和活劳动净产比值。相较于栽培模式C,栽培模式J下各品种的产量虽有小幅度降低,但其活劳动净产比值却得到提升。在旱地针对‘普冰151’采用栽培模式S,水地采用栽培模式J,能够使小麦生产达到省水、省药、省工、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旱肥地密度对大穗型冬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明密度对旱肥地冬小麦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在旱地高肥条件下,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大穗型冬小麦品种(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系)的苗高、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增高;而单株总分蘖数、次生根数、单株鲜质量、干质量等则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各密度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中秆大穗型品种(系)的农艺性状表现不如高秆中穗型品种(CK);成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多,且各密度间差异显著;穗长、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各密度间的差异大小却不尽相同;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基本苗315万/hm2的产量最高,其与基本苗420万/hm2时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可见密度对调节旱肥地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