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9篇
  1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穗发芽抗性STS标记Vp1B3在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中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在临近收获前发生穗发芽,不仅劣化小麦加工品质,而且降低小麦产量。提高小麦穗发芽抗性水平是小麦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实验以258份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为试材,利用已报道的小麦穗发芽抗性标记Vp1B3对其进行多态性检测,以了解该抗性标记在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中的分布规律,寻找新的等位变异类型,并结合部分品种的发芽指数,分析不同等位变异类型与穗发芽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检测的258份供试材料中,a带型(13.9%)、c带型(41.1%)和e带型(34.5%)等3种带型为主要扩增带型,占总变异类型的89.5%;b、d、f带型为本研究所发现的新的等位变异类型,占总变异类型的2.4%。此外,杂合带型以及无扩增产物的分别占总变异类型的3.5%和4.6%。对选取的部分穗发芽抗性不同的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带型品种的发芽指数(GI,47.9%)明显高于a带型(GI,22.6%)和e带型(GI,24.3%)的品种,但c带型的品种中也存在GI值较低的高抗穗发芽品种,而a带型和e带型的品种中同时也出现了GI值较高的感穗发芽品种,说明小麦穗发芽的遗传机制比较复杂,其抗性不仅仅受Vp1B3基因控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其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组成类型以及分布状况,以加快小麦育种进程.本研究收集260份小麦作为亲本材料,根据已开发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Pm2、Pm4、Pm13和Pm21J的分子标记对其进行辅助标记鉴定.统计结果显示,260份亲本材料中,有124份材料含有Pm2单基因(占47.690/01;1份材料含有Pm13单基因(占0.38%);10份材料含有Pm2+Pm4聚合基因(占3.84%);7份材料含有Pm2+Pm13聚合基因(占2.69%);4份材料含有Pm2+Pm21聚合基因(占1.54%1;其余114份材料经上述4种标记检测没有发现相应的带型.结合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的结果表明:含有Pm2单基因的材料抗性不稳定,含有Pm2、Pm4、Pm13和Pm21聚合基因的材料抗性稳定,其余没有检测出上述相应标记带型的材料中也存在抗性优异的材料,但其抗病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期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新的抗源.  相似文献   
23.
日光温室配备滴溉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利用水平,而且能有效地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利于蔬菜生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新疆塔城地区果蔬生产基地,滴灌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日光温室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24.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灌浆与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豫麦8679/京411及豫麦8679/和尚麦为亲本构建2个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简称群体1和群体2),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发育过程中鲜重、干重的变化特点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发育阶段,鲜重变化呈抛物线趋势,花后10~25d为籽粒鲜重增长最快的阶段。籽粒干重变化呈“S”形,15—30d为干物质积累的最快时期。群体1中,籽粒鲜重和干重的平均增重速率与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478^**和0.848^**;其次为花后36—40d籽粒干重、鲜重的增重速率,与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4^**和0.309^**。而群体2中与千粒重相关性最大的为籽粒干重平均增重速率(r=0.663^**),第二为籽粒鲜重平均增重速率(r=0.534^**),第三为花后11~15d籽粒鲜重增重速率(r=0.435^**)。说明籽粒发育过程中,干重、鲜重的平均增重速率与千粒重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根据GenBank中小麦Viviparous(Vp1)-B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检测中国小麦(Triticum aestivum)微核心种质,结果表明,在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中Vp1-B1存在较为丰富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出4种等位类型,分别为Vp1-B1a(35.3%)、Vp1-B1b(18.5%)、Vp1-B1c(40.7%)和Vp1-B1e(5.5%).其中,具有Vp1-B1a基因的小麦品种其籽粒平均萌芽指数较高(49.8%);Vp1-B1b、Vp1-B1c和Vp1-B1e大都分布在萌芽指数较低的品种中,特别是具有Vp1-B1b等位基因的品种平均萌芽指数最低,仅为18.9%,具有Vp1-B1c和Vp1-B1e等位基因的品种平均萌芽指数分别为25.7%和25.6%.经改良的变性PAGE凝胶电泳检测及测序分析表明,Vp1-B1e为新的等位类型,和Vp1-B1c基因的相似性最高,达99%;和后者相比,其在第3内含子区域发生ATAT 4个碱基的插入以及2个SNP.  相似文献   
26.
为发掘与小麦茎秆强度紧密关联标记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和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资源,本研究以126份小麦种质为材料,基于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对2011-2012、2012-2013和2013-2014三个年度的茎秆强度进行标记位点关联分析,并对关联住点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mc83(2B)、gwm539(2D)、barc358(5A)、barc59(5B)和barc134(6B)均与茎秆强度显著关联,且可在3个环境下同时检测到,表型解释率均大于8%;共发掘出11种优异等位变异,分别为wmc83-A110、wmc83-A147、wmc83-A151、gwm539-A120、barc358-A179/161、barc358-A185/161、barc358-A185/179、barc358-A190/161、barc59-A182、barc59-A191和barc134-A194,其中wmc83-A110的增效效应最大。供试材料的茎秆强度随优异等位变异聚合数目的增多而增大,其中黄淮南片麦区、黄淮北片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西南麦区的供试材料中携带2(40.3%)、1(27.8%)、1(35.3%)和4(50.0%)种优异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最高。内麦10号等9份材料聚合4种及以上的优异等位变异,且茎秆强度较高,可作为相应麦区小麦茎秆强度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7.
参照位于小麦2B染色体上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基因保守区序列(GenBank:AB254804)设计引物,以一组籽粒PPO活性两极端材料为扩增模板进行筛选,并以195份中国微核心种质材料对其有效性验证,旨在开发小麦籽粒PPO基因新分子标记。在设计的引物中,编号为F-4的引物PCR产物在籽粒PPO活性处于两极端的12份小麦品种中表现出规律性极强的多态性,在籽粒PPO活性极高的6个小麦品种扩增出了1条带(a),在籽粒PPO活性极低的6个小麦品种扩增出了3条带(a,b,c)。利用195个微核心种质材料对引物F-4进行有效性验证,其中123个材料扩增出了一条带(a带),其PPO均值为246.22A475U/(min·g·103),剩下的72个材料都扩增出3条带(a,b,c);其PPO活性均值为155.95A475U/(min·g·103);比前者低90.27A475U/(min·g·103),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一套中国春缺体将b条带定位于2A染色体上。扩增序列Blast分析发现,b序列与EF070148序列(2Ab)重合区域为99%,相似达99%,基本可以认定为同一序列;a序列与EF070149序列(2Da)重合区域达99%,相似为98%,基本可以认定为同一序列。位于小麦2A染色体上的PPO基因分子标记F-4可以在小麦PPO活性分子育种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8.
小麦RILs群体叶绿素含量和千粒重相关分析及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411/红芒春21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实验材料(包括177个家系),研究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及其与粒重的关系,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2011和2012年,花后7 d(I期)、14 d(II期)、19 d(III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连锁分析及QTL定位结果表明,2AS2存在一新的QTL位点(Barc5~Gwm448),控制I期和II期的旗叶叶绿素含量,于2011年和2012年均被检测到,可分别解释I、II时期叶绿素含量表型变异的16.38%~20.12%和17.27%~19.35%。而另一位点2AS1(Barc1138~Barc212)只在2011年检测到,可分别解释I、II期叶绿素含量变异的11.43%和9.67%。同时,该新位点(Barc5~Gwm448)也与千粒重变异有关,可分别解释其表型变异的13.35%(2011年)和10.14%(2012年)。未检测到花后其他时期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29.
利用马尔柯夫过程预测蒙阴县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成  刘霞  张光灿  姚孝友  张荣华  张荣 《土壤》2010,42(2):309-313
为了解蒙阴县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规律及其未来变化,由蒙阴县1997年和2007年2个时期的遥感图像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确定土地利用/覆被的初始状态矩阵和转移概率矩阵,据此用马尔柯夫模型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蒙阴县土地利用/覆被格局正处在一种变化状态,耕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呈减少趋势,到2017年耕地面积比例较2007年减少3.22%,林地、城镇村及工矿交通用地仍呈增加趋势,其中以林地增长幅度较大,到2017年其占比将达到43.45%。根据模拟结果可调整各类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为揭示寿光市地表温度的演变规律和变化特征,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累积距平等现代气候学诊断统计方法,对寿光市1961—2017年0 cm地温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日照、降水量和水汽压等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寿光市年、季平均地温及平均最高地温、平均最低地温均呈升高趋势,最低地温的增温幅度最明显,达0.54℃/10 a;年平均地气温差呈极显著递减趋势,平均每10年递减0.16℃;通过分析发现寿光地温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历了一场由冷到暖的突变。地温的季节性增幅差异较大,冬、春季地温的升高和最低地温的显著增温是引起寿光地温升高的原因之一,降水量和日照的减少,水汽压的降低是导致当地地温变化的重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