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林业   179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113篇
  222篇
综合类   746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517篇
园艺   115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田间小区实验,对生物发酵残渣农业处理和利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两年对水稻、小麦、玉米、甜菜和苜蓿的实验证明,发酵残渣的施用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水田的施用效果要好于旱田,水田的最佳施用量为22.5t·hm^-2,旱田最佳施用量为11.25t·hm^-2。发酵残渣的施用可以降低旱田土壤pH值,提高旱田和水田的有机质含量。发酵残渣的农业利用是其处理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粉细胞内微丝和胼胝质的结构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揭示其与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ms(A)-西农1376及对应正常可育系(A)-西农1376为试材,用TRITC-phalloidin标记细胞内微丝,苯胺蓝标记胼胝质,qRT-PCR技术分别对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aADF(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类葡聚糖合成酶TaGSL(Glucan synthase-like)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1)在减数分裂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这三个时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粉细胞的微丝结构与可育系没有显著差异:前期Ⅰ,微丝分布于整个细胞质中,细胞核区域也可见少量微丝环绕细胞核;中期Ⅰ,微丝分布在细胞质中,在形成纺锤体部位染色更深,形成纺锤体微丝,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体微丝伸向赤道板;后期Ⅰ,在向两极移动的染色体的中间部位染色较深,微丝分布较多。(2)在早末期Ⅰ,与可育系相比,不育系花粉细胞没有形成清晰且明显可见的中国灯笼状成膜体微丝结构,且在细胞中线部位亦没有清晰可见的微丝累积。(3)晚末期Ⅰ,可育系花粉细胞在形成细胞板的部位是线性的、平滑的,成膜体微丝消失,而不育系花粉细胞在形成细胞板的部位形成了很大的缝隙,同时,可育系胼胝质在细胞板处的沉积比较平滑,而不育系胼胝质在细胞板处的沉积较可育系相比缺乏,并且是褶皱的、有裂纹的。(4)四分体时期,可育系花粉可见围绕细胞核的辐射状微丝,不育系花粉细胞中微丝呈模糊状态,并且不育系中胼胝质染色的整体荧光强度较可育系减弱。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aADF和类葡聚糖合成酶TaGSL在减数分裂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不育系中TaADF的相对表达量是可育系的4.28倍,由于TaADF表达量上调,加剧了细胞内微丝解聚,微丝结构受到破坏,同时不育系中TaGSL表达量下降,只有可育系的0.83倍,胼胝质的沉积也受到影响。【结论】TaADF在不育系中上调表达,破坏了细胞内微丝的正常结构,使微丝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进而可能导致花药发育中与育性相关的某些代谢通路等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微丝结构的破坏导致细胞板形成出现异常也可能是引起胼胝质在细胞板处沉积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微丝和胼胝质的异常变化与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为评估淡足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在室内环境条件下,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寄主日龄和所取食食物对淡足侧沟茧蜂寄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人工饲料或玉米叶片,淡足侧沟茧蜂对3日龄和5日龄寄主幼虫的寄生率、结茧率、出蜂率及对寄主致死率均显著高于8日龄寄主.另外,在同日龄情况下,淡足侧沟茧蜂对取食玉...  相似文献   
84.
尿素配施有机物料时土壤不同氮素形态的动态及利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尿素配施有机物料时土壤不同氮素形态的动态和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尿素与C/N比高的小麦秸秆配施时,降低了作物吸氮量;与C/N比低的鸡粪配施时,增加了作物的吸氮量。但尿素单施,尿素与小麦秸秆配施,与鸡粪配施的生物量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尿素的水解和硝化在14d以前完成。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秸秆降低了土壤中NH4-N和NO3-N的含量,而配施鸡粪增加了它们的含量,这与作物吸氮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土壤中微生物氮也参与了对作物的供氮过程。作物对“老固定态铵”的利用能力很弱,施肥会显著的增加土壤固定态铵的含量,这些“新固定铵”在作物生长期能被吸收利用。几种处理氮肥利用率的顺序为:尿素>尿素与鸡粪配施>尿素与秸秆配施。  相似文献   
85.
生物炭对设施土壤化学性质及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生物炭对设施土壤的改良作用,研究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施用不同用量的生物炭对设施土壤化学性质及黄瓜生产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速效钾和硝态氮含量作用效果差异显著,当季施用生物炭的处理明显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60~152 mg/kg,有效减缓了速效磷的下降趋势14.57%-18.42%,与对照相比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1.76~2.59倍,土壤pH值提高了0~0.22个单位,生物炭对降低表层土壤的电导率效果显著。施用生物炭能够增加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提高5.64%~13.2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7.21%~40.73%,硝酸盐含量降低0.94%~8.34%。[结论]当季施用生物炭明显提高了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和黄瓜产量,改善了黄瓜品质,而施用生物炭1年后促进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86.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及烟叶品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2,他引:26  
通过田间精准实验,设六个不同的处理,对生物有机肥和麦秆还田结合使用在提高土壤供应养分的能力及烤烟烟叶品质的影响方面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供应养分的能力,激发土壤中氮素、磷素的释放,提高烤烟烟叶中的钾含量,并降低烟叶中全氮含量、烟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等有害因子,极大地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87.
喀斯特地区烟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贵州省毕节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烟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皆在为喀斯特地区烟草种植的平衡施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烟田土壤各养分指标均属中等程度变异。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研究区烟田土壤全氮、全钾、速效磷变异函数的最适模型是球状模型,全磷和速效钾的最适模型是线性模型,碱解氮、pH和有机质的最适模型为指数模型;速效磷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而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pH和有机质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普通克里格插值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表明,研究区域内烟田土壤全氮、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布呈现空间连续分布的特点,而全磷、碱解氮和pH、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这主要与喀斯特地区复杂的立地因子和人为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8.
生物性不育剂防治林业鼠害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生物性不育剂防治森林害鼠试验,结果表明,雌成年鼠怀胎率下降55%,高投药量会得到高效。  相似文献   
89.
宋继昌  巨霞  赵宏彬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105-107,110
为明确矮秧菜豆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对产量的影响,以矮秧菜豆新品种青菜豆2号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生育期中,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在青熟期达到最大,从苗期至花荚期,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与气孔导度(Gs)同步减小,表明此阶段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而从花荚期到青熟期,Ci随着Gs的增大而减小,此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属非气孔因素,即叶肉细胞光合活性增加,CO2同化能力降低,也是叶片羧化活性不同的反映。通过对青菜豆2号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联性分析得出,苗期各光合生理指标对产量的关联性均表现为最高,而青熟期各光合生理指标的关联性表现较低。  相似文献   
90.
小麦蛋白质含量稳定化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