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中梁30号(原系谱号9996-8-1)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生产上具有持久抗条锈性的小麦品种holdfast为母本,抗病高产品种中梁22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0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冬性,幼苗半匍匐,叶片披垂,叶深绿色;穗长7.18 cm,穗纺锤型,白色,顶芒,颖方肩;籽粒红色、卵圆形、粉质、饱满;每穗结实小穗14.96个,穗粒数30.77粒;千粒重38.83 g,容重779.0 g/L;株高平均105.7 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生长整齐;抗旱,耐瘠性强,丰产稳产性好,抗寒性好于中梁22号;早熟,平均生育期272.7 d.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0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holdfast为母本,中梁22号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株高105.7 cm,穗长7.18 cm,千粒重38.83 kg,容重779.0 g/L,籽粒含粗蛋白13.08%(干基)、湿面筋29.4%,属丰产中筋粉专用优良品种。该品种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对条锈病表现高至中抗。经2006-2008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5 845.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增产13.9%。适宜甘肃冬麦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在简述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主要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基因标记和定位、品种鉴定和指纹图谱绘制、物种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现状,并对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38份冬小麦品系抗条锈病基因Yr5和Yr10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甘肃天水近年育成品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情况,选用与Yr5和Yr10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对38份冬小麦品系进行抗条锈病基因检测。结果表明,38份品系中,有15份品系检测到Yr5基因,有1份品系检测到Yr10基因,分别占被检测品系的39.5%和2.6%;品系0817-4同时检测到Yr5和Yr10基因,由于两基因对目前流行小种有较好的抗性,建议品系0817-4可在甘肃天水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中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冬小麦抗条锈育种进展与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甘肃省冬小麦抗条锈育种在抗锈丰产品种的选育、抗条锈基因的利用、抗条锈病新基因的挖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构建抗锈种质资源库、利用多种育种技术、充分利用有效抗条锈基因、相对持久抗性品种的利用和品种合理布局的育种思路,以及进行联合攻关、增加育种投入、加强育种与推广的联合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的群体结构、变异动态和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为病害流行预测、防治以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02—2014年从陕西省8个市(区)的28个县(区)和毗邻的甘肃省、四川省和湖北省部分地区共采集鉴定小麦条锈菌标样2 779份,监测到条锈菌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45个,其中,CYR33和CYR32为目前陕西省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新致病类型G22-9和G22-14虽然目前出现频率不高,但对贵农系列、92R系列以及Moro均有毒性,且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小麦条锈菌群体中Hybrid46致病类群和水源11致病类群占绝对优势,这与我国小麦品种抗病基因单一化有较大关系,应加强开发和利用新的、多元化的抗源材料。对2 952份陕西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抗病性测试结果表明,其整体抗性水平呈上升趋势。综合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和抗病性分析结果,目前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应以抗CYR33和CYR32为主,同时注意对G22-9和G22-14的抗病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抗条锈冬小麦种质中梁22号的改良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利用抗条锈冬小麦种质中梁22号为亲本选育新品种(系)的方法及成效。通过中梁22号的改良利用,培育出的新品种(系)中梁30号、中梁98627、天选49号等其丰产性均较中梁22号有显著提高,并具有优异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8.
本对引进的 80 份土耳其小麦资源材料进行了连续 3 年的抗病性鉴定,发现所有材料对白粉病均表现为免疫,对条锈病表现免疫的材料有 15 份,近免疫材料有 1 份,高抗条锈病材料有 3 份。对上述 19 份抗病材料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平均株高为 82.5cm,以矮秆、弱冬性为主,穗型均为纺锤形,千粒重介于 35.6~52.3g 之间。筛选出的 19 份优异抗病种质资源可在小麦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天水及陇南地区位于中国中部,不仅是中国东部广大主产麦区的条锈病秋苗菌源基地,也是陇东、甘肃中西部和青海春麦区流行的主要菌源提供区,是中国条锈病流行的关键地区,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在33.0万hm~2左右。因此要求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同时丰产、优质、抗旱、耐瘠。基于这一点,我们小麦中心以中梁15号与八倍体小黑麦“加非乃”远缘杂交F_1为母本,以普通小麦87136F_1为父本,通过复合有性杂交,并经多年连  相似文献   
20.
中梁2 2号是天水市农科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于1 988年以(中5×S3 94) F1为母本,以当地抗旱耐瘠品种咸农四号为父本,采用亚远缘杂交、回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条锈、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种。1 995~1 997年分别参加品比,1 997~1 998年参加天水市区试和生产试验,2 0 0 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0 0 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 特征特性中梁2 2号属冬性,中晚熟品种,生育期2 66d;幼苗生长匍匐,叶披垂,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株高80~1 1 0 cm,株型紧凑;穗纺锤型,无芒,白壳,穗长6.0~9.0 cm,穗粒数32粒左右,籽粒红色,卵圆形,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