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高效利用辽西半干旱区有限农业水资源,在2006~2007年进行了两年的田间有限补灌制度研究。结果表明,有限补灌对籽粒产量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处理的产量、灌溉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终优选确定了辽西半干旱区有限补灌制度,为该区春玉米大田补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2.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区域性作物生长季气候干旱预测,指导春玉米高效节水补灌生产.[方法]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方法选取了与干旱指数最相关的因子,利用阜新市阜蒙县1965—2019年逐日气象数据,探索建立了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PSO-WNN),将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亏缺指数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精度,并利用模型...  相似文献   
33.
玉米品种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与抗旱性有关的五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5个玉米杂交种缺水胁迫下与正常水分情况下各项指标的比率(相对值),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品种耐旱性进行分类。根据聚类系统树图,15个品种可分为四类,即抗旱性表现为强、较强、一般、弱。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抗旱性不同的品种,五项指标平均值向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差异主要由RWC、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决定。可溶性糖含量和POD变化不明显,对品种的抗旱性影响不大。说明在玉米杂交种抗旱性评价中,RWC、MDA含量及叶绿素含量是可靠性较高的生理生化指标,应首先予以考虑选用。  相似文献   
34.
水肥耦合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在辽西半干旱区开展了连续4年的春小麦田间水肥耦合试验,研究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水肥单因子对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影响顺序为水>磷>氮.其中,氮、磷施用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是正效应,而灌水量对水分利用效率是负效应.水肥多因子对水分利用效率有交互效应,氮与磷之间、氮与水之间的交互效应极显著,对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正效应.磷与水之间表现为负效应,但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超过10 kg/(hm2·mm)的水肥优化管理方案为,施氮量102.6~239.3 kg/hm2,施磷量84.3~139.0kg/hm2,灌水量41.0~170.9 mm.获得最大水分利用效率的施氮量220.6 kg/hm2,施磷量76.0 kg/hm2,灌水量117.4 mm.  相似文献   
35.
植物纤维地膜的土壤水热及作物产量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寻找塑料地膜的替代产品,解决应用塑料地膜造成的严重农田污染问题,对一种植物纤维地膜进行了玉米田间覆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纤维地膜在玉米苗期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作用,有利于保全苗,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露地相比,覆盖植物纤维地膜在不同测定时期内可提高土壤温度0.5℃~1.7℃,增加土壤含水量1.4%~6.1%;提高产量10.8%。植物纤维地膜覆盖8周后抗张强度损失率接近90%,120 d后地表残留量基本为零,表明该膜具有很好的降解性。  相似文献   
36.
采用完全组合设计,在长期试验基础上探讨了枯、丰2种降水年型滴灌追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水年整体产量高于枯水年,高水高氮和高水低氮处理在丰、枯水年间产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枯水年滴灌对产量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氮互作对产量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氮对产量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丰水年滴灌对产量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氮对产量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氮互作对产量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降水年型间产量随滴灌量的增大而增大,枯水年滴灌对产量的提高幅度大于丰水年;随追氮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丰水年增加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均大于枯水年.通过分析,确定了不同降水年型适宜的水肥施用模式:播种期沟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450 kg/hm2后,在枯水年滴灌48 mm、追氮120 kg/hm2,丰水年滴灌36 mm、追氮240 kg/hm2.  相似文献   
37.
东北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沈阳地区为例,通过大田试验,对天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的波动变化与降雨量和棵间蒸发密切相关。种植密度对土壤储水区的分布有一定影响,高密度时20~40cm土层水分变化最大,低密度下最小。依靠自然降雨,适宜种植密度为48000株/hm2,产量可达12 567.3 kg/hm2。  相似文献   
38.
辽西半干旱区春玉米有限补灌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高效利用辽西半干旱区有限农业水资源,在2006~2007年进行了两年的田间有限补灌制度研究.结果表明,有限补灌对籽粒产量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处理的产量、灌溉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终优选确定了辽西半干旱区有限补灌制度,为该区春玉米大田补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9.
旱地春小麦集雨补灌增产机制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查明集雨补灌对不同种植模式小麦的增产机理,于1998年在甘肃中部旱农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少量灌水使沟播春小麦出苗率提高,小穗数及穗粒数增加;在植株生长的需水关键期补灌,小麦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提高,地上部干物质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有效小穗数及穗粒数增多,穗粒千重及千粒重增大,最终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提高。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提高是旱田补灌作物增产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0.
低山丘陵半干旱区春小麦田水肥耦合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旱棚控制条件下,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方案,对辽西半干旱区春小麦田水肥耦合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建立了水肥耦合数学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各因子的主因素和单因素效应、两因素和三因素间交互耦合效应以及多因子间的耦合和限制作用类型,并提出了以水调肥矫正模型。为该区水肥耦合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互馈作用的人工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