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加速小作物用农药登记和MRL标准制定的进程,开展小作物研究成为近年来农产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各国及国际组织对小作物的定义及分类的研究进展和有关的标准制定现状.并且对我国当前小作物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3-2012《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发布施行是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大突破。新标准解决了标准重复、交叉和过时等问题,标准值更加科学合理,规范、补充了术语和信息,建立了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程序,标准水平与国际一致,标准值部分严于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53.
美国环保署公告已从美国公司收到几份新有效成分农药登记申请。包括一个传统农药、一个生物农药和三个生物化学农药。Actagro公司(拜欧拉,加州)已申请登记植物生长调剂phocon,其成分是一种含量12%的来源于褐煤基矿物风化褐煤的有机酸。Becker Underwood公司(埃姆斯,爱荷华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烯啶虫胺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特性,采用批量平衡法和薄层层析法研究了烯啶虫胺在南京黄棕土、江西红土和东北黑土中的等温吸附、解吸和迁移行为,并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对烯啶虫胺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南京黄棕土、江西红土和东北黑土中的吸附常数Kd分别为0.37、0.44和2.59,属于难吸附的农药,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烯啶虫胺吸附的主要因素。土壤对烯啶虫胺的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 kJ/mol,表现为物理吸附过程。解吸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在土壤中的吸附有一定的可逆性,但不是完全可逆。烯啶虫胺在南京黄棕土、江西红土和东北黑土中分别表现为可移动、可移动和中等移动。  相似文献   
55.
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食品安全法》实施后,中国进一步加快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及体系建设,食品法典,作为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在中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中的意义突现。因此,加强对食品法典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分析和跟踪研究,加快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及残留标准体系建设,已成为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残留标准工作的重点,对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6.
为探明嘧菌酯在牧草中的安全性,对嘧菌酯在北京、江苏南京、河南郑州3个试验点牧草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牧草和土壤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氨基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峰面积定量。在0.01,0.10和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嘧菌酯在牧草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6.5%~97.4%,相对标准偏差为6.1%~10.3%;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2.4%~107.2%,相对标准偏差为2.3%~5.7%;嘧菌酯在牧草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均为0.01 mg/kg。嘧菌酯在北京、江苏南京和河南郑州3个试验点牧草中的半衰期为2.9~3.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2~3.7 d。参照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制定的饲料和干秸秆中嘧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15 mg/kg),按推荐施药剂量和次数施用嘧菌酯21 d后,所采收的牧草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7.
我国农药管理的核心是农药登记制度,农药登记制度突出特点在于它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农药标准是农药登记评审的重要依据,是农药科学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的集中体现。作为规范性技术文件,农药标准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在国际贸易及农药评价中得到国际贸易组织和各国管理部门的认可和遵循。为此,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以残留限量和农药试验评价方法标准建设为切入点,以逐步与国际接轨为目标,加快农药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登记评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58.
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涉及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中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和《关于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中的动物卫生、植物卫生和食品安全措施。农药登记管理法规、注册技术要求、标签标识、禁止或限止使用措施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就属于《TBT协议》和《SPS协定》这个范畴。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定以保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及防止欺诈行为等为目标,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介绍了农药安全间隔期(PHI)的含义、制定必要性,安全间隔期制定程序方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列举了部分作物中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分析了我国当前安全间隔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0.
第43届CCPR会议制修订农药残留标准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4~9日,第43届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简称CCPR)会议在北京市召开。这是我国作为CCPR主席国组织召开的第5次委员会年会,本届会议共设15项议题,重点审议了硫丹等40种农药在蔬菜等动植物产品中残留限量标准草案、CCPR应用的风险分析原则、食品与饲料法典分类修订建议草案、农药法典优先名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