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3篇
  13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棉花叶面积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快速准确的获得棉花叶面积信息,通过扫面仪获取棉花叶片和准图形的数字图像,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方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进行面积和周长计算。结果表明,GIS法提取的面积、周长信息与准图形面积、周长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21和0.01,远小于叶面积仪器的测量误差,说明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棉花叶面积测定是切实可行的。这种方法不受叶片形状、大小、厚薄、叶片幼嫩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叶面积不大的植物,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进行批量处理。因此和其他叶面积测定方法相比,GIS空间分析技术测定叶面积具有准确、快速、数据处理量大等优点,适用于科研和生产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2.
黄淮海地区Hargreaves公式主要参数的空间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Hargreaves公式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提高区域作物需水量的估算精度和罐区灌溉管理水平,该文基于黄淮海地区54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大气顶太阳辐射为自变量,以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为因变量,对Hargreaves公式主要参数进行拟合,并采用普通克里格方法进行空间化处理。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全年和夏季转换系数K变化趋势相同,均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春、秋、冬季变化趋势则相反;全年和夏季指数系数n变化趋势相同,均从黄淮海的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春、秋、冬季则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温度偏移量Toff总体表现为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率定后的Hargreaves公式与P-M公式的相关指数,全年最大,为0.79,春秋次之,分别为0.70和0.71,冬季最小,为0.46,拟合后相应参数的标准误表明拟合值全年最准确,冬季最差。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随着我国分子生物学以及自动化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林业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林业技术创新对于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价值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喷药无人机等现代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投入。因此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应当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从而不断地推动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
楝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开发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楝树是我国南部地区著名的"四旁"绿化树种,适应性强、抗性好,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文通过对楝树作为园林绿化树种的优势进行分析,探讨楝树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意义,并认为楝树是一种优良的乡土造景树种,应该在园林绿化中大力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35.
基于ASP.NET的灌溉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基于ASP.NET的灌溉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基于.NET平台开发,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5建立后台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进行编程.该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针对不同的用户权限分别进行录入、查询、特异性分析、图表显示等模块的设计,在保证系统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各地灌溉试验资料的快速分析和标准化管理,对于我国灌溉试验资料的整编、归档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茎变差监测数据标准化处理与转换系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研制的作物茎直径生长测量仪的配套软件,能将茎变差系统监测到的电信号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转换为指导作物实时灌溉的指标.开发该系统的目的是指导仪器使用者对监测到的茎变差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转换,以便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决策.该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运用C#...  相似文献   
37.
为了在气象要素类型不完整条件下采用Penman-Monteith方法估算小麦生长季蒸散量,运用2014/2015和2015/2016年度两个小麦生长季新乡历史日天气预报数据和对应日气象实测数据,以及修正后的太阳辐射参数和调节系数,首先验证天气预报气温值的准确性,并以预报气温为基础,估算实际水汽压和太阳辐射,最后利用天气预报气温和平均风速值,以Penman-Monteith公式为基础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结果表明:日天气预报温度数据可以代替气温观测数据;用天气预报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估算的水汽压和太阳辐射能满足Penman-Monteith公式的要求;用天气预报数据估算的辐射项的精度高于空气动力项的精度。总体上,用天气预报数据估算的日参考作物蒸散量中辐射项的精度高于空气动力项,用天气预报估算值总体偏低,但低估范围在7%之内,经统计分析,用天气预报估算与利用Penman-Monteith估算的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相关性较高(R2=0.77)。因此,采用日天气预报的气象资料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这一方法可行,建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辐射法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这给农业灌溉预报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保证,并对指导当地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8.
区域作物需水量估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国内外区域作物需水量估算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传统方法、定量RS方法在区域作物需水量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区域作物需水量估算研究中存在的非均匀地表影响和尺度转换等问题,指出只有将GIS、RS等先进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获取精度较高的DEM数据和土地类型等基础数据来考虑非均匀地表的影响,合理地布点、RS估算数据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和率定,才能比较准确地估算区域作物需水量。  相似文献   
39.
水分胁迫对盆栽冬小麦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寻求实现冬小麦优质高产的适宜水分指标,采用盆栽方式通过在小麦生育关键期(拔节期、灌浆期)设计不同的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冬小麦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重度干旱可明显提高小麦部分品质指标,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7.3%、37.6%;拔节期水分胁迫对有效穗数、穗粒数及产量影响大,而对千粒重影响最敏感的时期是灌浆期;灌浆期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5%~75%之间可使小麦节水高产,控制在45%~55%之间可实现节水、高产、优质三者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肥-沙混施)条件下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探讨肥-沙混施条件下作物库源动态变化特征,探求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为盐碱地改良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定位跟踪调查方法,于2015—2018年连续3个冬小麦生长季在河北省南皮县开展试验。设置掺黄河泥沙(SS)、配施生物有机肥(FF)、肥-沙混施(SF)和空白对照(CK)4个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小麦旗叶花后净光合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开花—花后20 d的平均值表现为SFFFSSCK, SF、FF和SS分别比CK高12%、10%和4%以上,尤其在花后20 d, SF、FF和SS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分别比CK高55.08%、27.32%和1.88%。随生育进程光合势呈单峰曲线变化,孕穗—开花期达到最大,开花30d后群体光合势快速下降,表现为SFFFSSCK,SF、FF和SS在孕穗—开花期的3年平均光合势依次分别比CK提高29.02%、18.79%和10.62%;其花后总光合势分别比CK高41.66%、24.72%和13.94%。在表征源库关系的指标上, SF的全生育期、开花前和开花后源生产能力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34.06%、40.52%和28.15%;SF的穗数、总粒数、最大潜在库容和有效库容量均为最高, 3年平均分别比CK高25.69%、30.00%、42.06%和38.84%。SF的产量、开花后源生产能力的转化率、粒叶比和经济系数均为最高,3年平均比CK提高41.08%、9.53%、8.50%和4.01%。本研究条件下,小麦的有效库容量与总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穗数和总粒数是影响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掺黄河泥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提高小麦光合性能,提高源生产能力,促进源库转化。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综合了掺黄河泥沙和配施生物有机肥的优点,效果最佳,更有利于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