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CLSI推荐的初筛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方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2株鸭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氨苄西林等8种抗菌药及其与舒巴坦联用对产ESBLs鸭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分析探讨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与ESBLs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临床分离的12株鸭大肠杆菌中,有9...  相似文献   
22.
提出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新型缓冲元件: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利用珠海三思计量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性能智能电子万能实验机,对不同缓冲元件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集成了弹簧与橡胶用于缓冲材料的优点,较弹簧缓冲元件大幅度提高了最大缓冲力和缓冲容量;虽然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的缓冲效率低于弹簧缓冲元件的缓冲效率,但其衰减系数却远远大于弹簧缓冲元件;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的衰减系数略高于橡胶缓冲元件的衰减系数.综合考虑最大缓冲力及缓冲容量,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的缓冲性能优于弹簧缓冲元件;橡胶种类和厚度是影响弹簧-橡胶复合缓冲元件缓冲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孟春 《森林工程》2014,30(5):11-17
为研究土壤呼吸的物理过程及真呼吸,通过对土壤呼吸产生和传输的物理过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考虑扩散和对流作用对土壤CO2传输的影响,建立土壤CO2传输物理模型,在两个研究样地上进行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土壤真呼吸及其昼夜、月际变化;各次观测各种处理真呼吸的昼夜变化特征体现了林地土壤自养及异养呼吸的昼夜变化特征,土壤CO2排放通量与真呼吸的差值很小;观测期内两林地土壤表面CO2排放通量均值均小于真呼吸均值,表明在春、夏和秋三个季节土壤CO2表现为积累的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土壤呼吸本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孟春 《森林工程》2000,16(2):34-34
本文叙述了四旁绿化树在控制倒向与自然倒向间夹角大于90°时的伐木技术要领,并对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5.
依托UGNX系统建立锻造单钩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建立吊钩的主体尺寸之间及与截面尺寸之间的参数化关系,在此过程中通过UGNX的结构仿真模块中所带结构分析解算程序NX.Nastran和自带第三方解算程序Ansys对吊钩截面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确保参数化设计的同时满足强度的要求。利用其加工模块对锻造单钩的锻模编制数控加工刀路,实现计算机数字化模拟加工,检查参数化设计后的吊钩制造工艺性是否合理,从而全面验证参数化设计的合理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6.
本文根据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带岭林区东方红林场森林经营调查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帮助下,对东方红林场景观多样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小区域的森林资源向着有利于森林资源良性方向发展。文章还对现实的森林经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森林采伐作业对保留木损伤率的影响,降低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中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实现现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油锯择伐作业中对保留木损伤率的影响,可知:采伐强度、林分密度和采伐木单株材积是影响保留木损伤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对择伐强度、林分密度和采伐木单株材积3个影响因素与保留木损伤率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择伐强度、林分密度和采伐木单株材积对保留木损伤率有显著影响,它们对保留木损伤率的贡献(解释能力)大小依次为:择伐强度(贡献率为34.7%)>林分密度(贡献率为33.4%)>采伐木单株材积(贡献率为31.9%).根据各影响因素对保留木损伤率的贡献大小,可以明晰作业、环境与树木之间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采伐作业对保留树木的损伤.  相似文献   
28.
人工林白桦伐根腐朽程度对林隙内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腐朽程度人工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伐根林隙内土壤温度的测定,研究了伐根对林隙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隙土壤表面温度呈现不同的变异情况,但与伐根无关;有伐根林隙随伐根腐朽程度的加剧,土壤表面下10cm处温度差异性增加;未腐朽和初步腐朽伐根林隙土壤表面下10cm处温度变化趋势--伐根处温度较低,周围温度较高,温度变化梯度最大值发生在伐根南、北侧;严重腐朽伐根林隙伐根处土壤表面下10cm温度较高,且伐根周围温度变化梯度最大.  相似文献   
29.
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人工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时空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林地在垂直方向上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值差异性不显著,而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则差异性显著,非毛管孔隙度变异性属于中等变异,毛管孔隙度变异属于弱变异,但其变异性不论在深度方向上还是在时间序列上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两林地总孔隙度均值随土层深度先增加后减小,但这一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在时间序列上总孔隙度的变化差异性显著,总孔隙度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属于弱变异性;两林地土壤密度均值随土层深度先减小后增加,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在时间序列上土壤密度差异性显著,7、8、9月份较低,土壤密度变异属于弱变异,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两林地毛管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均值随土层深度先增加后减小,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在时间序列上差异性显著,呈季节性变化,毛管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变异既有弱变异也有中等变异,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0.
采用室内培养土壤方法,运用LI-8150测定了3次3昼夜不同厚度土壤表面呼吸通量。结果表明,随土壤厚度的增加,各次试验各时间跨度呼吸通量虽呈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速率相差很大,没有呈现线形增加的趋势。随观测时间的延续,呼吸通量增速最大值由10到20 cm厚度转变到20到30 cm厚度。呼吸通量的增速决定了各层次厚度呼吸通量的贡献率,各厚度呼吸贡献率与呼吸通量增速的大小具有相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