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1篇
  129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杜梨,又名棠梨,落叶乔木,为淮北市乡土树种。适应性强,长势旺盛,萌蘖力强,抗有毒气体及病虫害,可作荒山绿化、行道树、庭院、公园绿化优选树种,也可作梨树砧木。因此,培育优质杜梨苗,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
孙波 《中国棉花》2010,37(4):9-9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二五团电视台在每日的柳沟新闻之后,天天播送统一供种以及良种补贴的通知。各连队也都按团发6号文件认真宣传,使这一支农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不少连队已开始着手按团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分配量落实相关良种补贴的通知。  相似文献   
23.
24.
新规程中有些条款的规定不具体,不明确。第一,发芽试验中光照强度没有明确值,光照时间的长短?哪些种子需光照?哪些种子不需光照?如玉米发芽不给光照中胚轴长的长。第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方法多,哪些为标准方法?第三,各检测项目中没有规定送验(取)样品重量。第四,净度分析中对不同孔径的套筛没有具体规定是否用筛,套筛规格是多少等?  相似文献   
25.
羟氨苄青霉素钠是一种新型青霉素类兽用药。该药为广谱抗菌药,吸收迅速,1小时可达到治疗效果,作用时间长。治疗肝胆系统组织感染效果高于青霉素4倍、氨苄西林的2倍。3年来,笔者应用羟氨苄青霉素钠,治疗奶牛急性乳房炎25例,全部治愈。现介绍一典型病例。1病例介绍2002年6月30日,逊克县边疆镇百合村李某饲养的1头奶牛患急性乳房炎,当地兽医应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后,无效,来我处求诊。2临床症状患牛精神浓郁,行步迟缓,腹围缩小,鼻镜干燥,口腔干燥,呼出腐臭气,舌有黄苔,巩膜发红且有血丝,食欲不振,反刍停止,体温41.5℃,脉搏快而弱,118次/分,呼吸8…  相似文献   
26.
第三眼睑又称瞬眼,为一变体的结膜皱褶,位于眼内眦,其前缘有色素沉着。第三眼睑腺脱出又称“樱桃眼,”是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对于脱出物严重充血、肿胀甚至破溃者,可采用摘除术。此病多发于观赏犬,采用摘除术,在将眼病治愈的同时还可达到美观的效果。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患犬泪  相似文献   
27.
杨轶华  梁鸣  孙波  宫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2):142-147
通过荚蒾种子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分析探讨荚蒾种子内源抑制物主要存在部位及其可溶性化学特征,为荚蒾属植物种子破除休眠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4种荚蒾种子水和甲醇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种皮水溶性抑制物活性:蒙古荚蒾朝鲜荚蒾暖木条荚蒾鸡树条荚蒾,胚乳水溶性抑制物活性:蒙古荚蒾鸡树条荚蒾暖木条荚蒾朝鲜荚蒾;种皮脂溶性抑制物活性:暖木条荚蒾蒙古荚蒾朝鲜荚蒾鸡树条荚蒾,胚乳脂溶性抑制物活性:鸡树条荚蒾朝鲜荚蒾蒙古荚蒾暖木条荚蒾。鸡树条荚蒾、朝鲜荚蒾、暖木条荚蒾内源抑制物主要是脂溶性物质,前两者较集中分布于胚乳,后者多存在于种皮;蒙古荚蒾以胚乳中水溶性抑制物为主。  相似文献   
28.
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孙波  骆永明 《土壤》1999,31(3):113-119
综述了近十年来研究超积累植物吸收和储藏重金属的机理以及影响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根际环境因素的进展,以期推动国内在这一国际热点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孙波  廖红  苏彦华  许卫锋  蒋瑀霁 《土壤》2015,47(2):210-219
根际是养分进入作物系统的门户,也是土壤-根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微域。根际界面过程决定了氮磷养分的供应强度和有效性,最终影响了氮磷养分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生产力。近年来,国内外在揭示农田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中不同界面的养分转化、吸收和运输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了影响土壤氮磷转化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因子;研究了丛枝菌根系统形成的信号机制及其对氮磷吸收的基因调控机制;从信号网络、根系质子分泌和根构型的角度系统揭示了作物根系应对根际环境氮磷养分供应的形态和生理响应机制。未来针对根际氮磷高效利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土壤-根系-微生物不同界面的协同机制和调控原理,在根际微域和土壤团聚体尺度开展微生物食物网及其关键功能微生物分布格局和演替规律的研究;揭示根构型对根系–微生物协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养分缺乏条件下根内质子分泌和关键转运蛋白对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调控机制;针对粮食作物,研究根系-微生物对话中已知信号物质(如独脚金内酯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和新的信号物质(小RNA)的网络作用机制及其对多养分协同代谢的影响;最后,针对不同气候、土壤、作物类型区,提出提高氮磷利用效率的根际生物调控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0.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136,自引:5,他引:1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 1∶40 0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估算 ,并且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 :10 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 1 19kgm- 2 到 176 46kgm- 2 之间 ,2 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 0 2 7kgm- 2 到53 46kgm- 2 之间 ;10 0cm和 2 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 84 4Pg (1Pg =10 15 g)和 2 7 4Pg ;土壤有机碳密度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 ,东北地区、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等森林、草甸分布的地区有机碳密度最高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与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等沙漠化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低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气候、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