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脱落酸在提高蔬菜抗寒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2.
早春日光温室黄瓜氮肥施用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春3号黄瓜为试材,采用D-饱和最优设计的方法,试验结果经计算机运 算,建立了氮肥、密度与黄瓜产量关系的回归方程,经计算机模拟,筛选出每667m2产量高于4500kg的优化组合为:每667m2施纯氮26.0 6~41.84kg,种植密度3395~3861株。  相似文献   
33.
对黄瓜蔓生品系及由蔓生品系基因突变和环境所致产生的矮生品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胚根、下胚轴及苗端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由基因突变产生的可遗传矮生变异体后代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过氧化物同工酶谱都与亲代表现出显著差异,而环境因素引起的自封顶矮化株后代与亲代在过氧化物同工酶谱方面则不表现差异。  相似文献   
34.
越冬茬日光温室黄瓜腐霉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近年来在济南及周边地区日光温室黄瓜发生的腐霉根腐病进行了调查,并鉴定其病原菌为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文中介绍了该病主要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并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5.
矮壮素对黄瓜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津优35为试材,在黄瓜幼苗期用30mg/L矮壮素溶液于嫁接后第7天喷1次(CK)和嫁接后第7天及第11天各喷1次,共两个处理,在六叶期进行形态及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喷2次矮壮素处理黄瓜节间长度缩短,第6节节间长度比CK植株平均短5.06cm;主根缩短31.3%,侧根的发生和伸长困难;叶片颜色加深,叶绿素8含量提高近20%;保护酶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代谢受抑。  相似文献   
36.
以长春密刺黄瓜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黄瓜胚胎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解剖学观察表明:黄瓜从雌花显蕾到种子发育成熟需经历60d左右,其间雌配子体发育经历18~20d形成成熟蓼型胚囊,开花前10d进入单核胚囊期,开花前7d左右出现二核胚囊,开花前3d出现四核胚囊,开花前1~2d形成八核成熟胚囊。受精过程在授粉后第2~3天完成。胚胎的发育经历3个阶段,授粉后2~11d为原胚期,11~25d为胚器官剧烈分化期,25~40d为胚器官的进一步充实分化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胚乳被吸收,最终形成无胚乳种子。  相似文献   
37.
植物CBL基因在逆境应答及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为了挖掘黄瓜CBL基因并预测CBL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黄瓜基因组中鉴定出6个CBL基因,并对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和顺式调控元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的CBL基因有2个分布在2号染色体上,4个分布在3号染色体上,外显子多为8个,编码区序列为603~759 bp。黄瓜CBL编码的蛋白存在一些保守的位点和基序。在黄瓜CBL基因的上游序列中,存在一些应答多种激素和逆境的顺式元件,且不同成员各不相同。这说明黄瓜CBL家族成员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黄瓜CBL基因在逆境应答中的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以生产上常用的几个砧木南瓜品种为试材,以耐热品种NT和不耐热品种CQ作为耐热性对照鉴定品种,发芽期和幼苗期对供试品种进行热胁迫处理,对发芽势、胚根长、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作耐热性鉴定。结果发现:发芽势、胚根伸长比、SOD活性、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为砧木南瓜的耐热性鉴定指标,POD活性可作为耐热性鉴定的重要参考,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不宜作为砧木南瓜的耐热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9.
山东省黄瓜地方品种资源亲缘关系的AFLP 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利用AFLP 技术对包括80 份山东黄瓜地方品种和24 份其他地区品种的遗传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用11 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 21%的扩增条带表现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山东黄瓜地方品种与日本品种和欧美品种分属不同类群或亚类群, 山东地方品种分为8 组, 各组内生态类型基本一致。试验得到不同生态型黄瓜的特征差异带和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40.
黄瓜叶面积的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叶面积差异极显著的黄瓜小叶自交系‘SJ57-h’和大叶自交‘系SJ11-1’配制成的P1、P2、F1、F2、B1、B2等6个世代为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结合春秋两季的试验数据,研究了叶面积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叶面积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E-0模型,即叶面积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且均具有大叶亲本优势,即叶面积大小更趋近于大叶亲本。春季,B1、B2和F2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75.1%、26.59%和61.19%,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0.36%、55.41%和21.39%,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25.03%、73.79%和39.01%;秋季B1、B2和F2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80.16%、34.82%和86.59%,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0、49.18%和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20.43%、65.48%和13.51%,表明黄瓜叶面积主要受两对主基因控制,B2世代受环境影响较大,B1、F2世代主基因选择率较高,B2世代多基因选择率较高,应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