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1篇
  1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加酶高粱青贮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36头黑白花奶牛,按胎次、泌乳月、日产奶量基本一致进行逐头配对,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牛每天饲喂20千克酶制剂处理的全株高粱青贮,对照组每天饲喂20千克全株玉米青贮藏,干草及混合精料成分和饲养量完全一致。试验期为34天。结果显示:试验组奶年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2.72千克,平均日产奶量增加10.19%,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日平均产奶量(p=0.0074)。说明用酶制剂处理可以显著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恩诺沙星(Enrofloxacin)是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属繁殖期杀菌剂,对多数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支原体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由于它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易吸收和体内分布广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随着该药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临床多种病原菌已对其产生明显耐药,使得抗菌活性显著下降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03.
掌握流域源头泥石流流动形态的信息对实施措施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监控困难而鲜有对荒废溪流源头泥石流进行观测。为监测其流动形态,在日本中部的大谷滑坡内的"一泽"流域上游建立了监控系统。通过实地监测获取的视频图像分析,将其流动形态分为两种:一种以石砾为主,另一种以泥水为主。以石砾为主的泥石流因有更大的流阻而不能用曼宁公式计算;后者的流速可用曼宁公式计算。在泥石流流动中,石砾在前,泥水在后。在典型的泥石流波动中,石砾流流经时,流深最大;在泥石流流经时,流速最大。某些波动仅包含一种流动形态。在流动中,石砾的颗粒大小不同。在"一泽"流域上游泥石流颗粒大小分布不清晰。  相似文献   
104.
钾肥基施利于甘薯块根产量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施钾方法对甘薯块根产量形成的影响,可为甘薯高产稳产寻找合理的钾肥施用方法,并阐明其增产机理。【方法】 选取典型的食用型甘薯品种红香蕉和北京553为试材,于2013~2014年两个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设4个施钾处理:不施钾肥(CK)、全部钾肥基施(JS)、全部钾肥封垄期追施(FS)、基施钾肥和封垄期追施钾肥各占50%(1/2 JS+1/2 FS)。在主茎第4、5片展开叶上标记13CO2,24、48和96 h后取样,用质谱仪(Isoprime 100)测定不同部位的13C含量。从甘薯栽秧后50 d开始,每隔20 d取样直到收获。按根、茎、叶、柄四部分分别称重,将主茎自功能叶所在位置至基部等分为三段,取上、下两端用于测定蔗糖含量。收获期测定生物产量和块根产量,计算经济系数。【结果】 甘薯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块根产量,增产21.33%~34.38%。各施钾处理之间比较,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经济系数和块根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基施钾肥处理的经济系数和块根产量最高。栽秧后50 d,基施钾肥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功能叶光合产物在块根中的分配率都显著高于其他施钾处理。栽秧后50 d和110 d,基施钾肥处理光合产物源端装载和库端卸载的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栽秧后150 d,所有施钾肥处理趋于一致。栽秧后50 d,基施钾肥处理光合产物转运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施钾处理,栽秧后100 d和150 d,施钾肥处理间效果趋于一致。在栽秧后50~130 d,基施钾肥处理的块根膨大速率一直高于其他施钾处理。【结论】 在相同供试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钾肥施用时间越早,越有利于甘薯早发、快长,促进块根早形成、快膨大;光合产物由叶片向块根运转效率的高值持续期越长,越有利于提高光合产物在块根中的分配。因此,全部钾肥基施甘薯经济系数和块根产量最高,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施钾量对不同生长时期甘薯碳水化合物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甘薯的抗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食用型甘薯品种‘泰中6号’为材料,以硫酸钾(K2SO4)为供试肥料,水分处理设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和30%~40%,依次代表正常供水(W1)和干旱胁迫(W0);钾肥设K0、K1、K2、K3四个水平,K2O用量分别为0、120、240和360 kg/hm2。分析了不同生长时期甘薯干物质含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内源激素含量及收获期块根产量。【结果】干旱胁迫下甘薯植株干物质含量、块根和淀粉产量显著降低,施钾有利于甘薯植株干物质含量的提高、块根的膨大和淀粉的生成和积累,甘薯植株和块根干物质含量、块根淀粉含量和积累量最大均为K2处理,较K0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1.7%、43.6%、10.6%和50.6%。相同钾用量条件下,干旱胁迫下块根单薯重显著高于正常灌水,单株结薯数显著低于正常灌水。正常灌水条件下施钾后甘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干旱胁迫下施钾使甘薯叶片和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增大,较K0提高幅度最高分别达到31.4%和36.0%。干旱胁迫下施钾后甘薯叶片和块根IAA、ABA、ZR和GA含量显著增大,较K0提高幅度最高分别达到12.7%、15.7%、12.0%、10.4%和21.4%、15.6%、65.7%、13.0%,促进了甘薯植株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干重的提高,块根淀粉积累速率增大。【结论】干旱胁迫下施钾促进了干物质向块根的分配,提高了甘薯块根单薯重,从而增加了单位面积甘薯块根产量。干旱胁迫下钾素提高甘薯块根和叶片内源激素(ABA、IAA、ZR、GA)含量,块根内源激素含量的增加促进了块根淀粉的合成和积累,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增加促进了地上部茎叶生长、茎叶干物质积累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增强了甘薯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6.
正复合肥、复混肥、掺混肥中氮元素有多种形态,主要分为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氰铵态氮、有机氮。第三方检测机构往往并不明确复合肥、复混肥、掺混肥待测样中氮的类型,常常按照未知样进行检测。本文提出了上述三种肥料未知样总氮含量检测的优化方法,旨在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上述三种肥料总氮含量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信息。复合肥、复混肥、掺混肥因养分含量高、不结块、营养种类较多、无副作用、便于存储与施用等多个优点,广为市场  相似文献   
107.
108.
黄羽肉仔鸡脂肪酶的发育规律及小麦SNSP对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取1日龄105羽黄羽肉鸡随机分成3组 ,每组35羽。以玉米—豆粕日粮为对照 ,小麦—豆粕、玉米—豆粕—小麦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提取物日粮为试验组。分别测定1 ,4 ,7 ,10 ,14 ,18及21日龄肉仔鸡胰脏和小肠内容物中脂肪酶的活性 ,以观察肉仔鸡脂肪酶发育的规律和小麦SNSP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肉仔鸡胰脏脂肪酶的活性在2周龄内逐渐增加 ,在第3周略有下降 ,在3周末达到最高值。小肠内容物脂肪酶活性变化不大。(2)除18日龄小麦SNSP提取物组外 ,小麦日粮和玉米—豆粕—小麦SNSP提取物日粮能分别降低所有日龄黄羽肉仔鸡胰脏脂肪酶的活性(P<0.05)。两组日粮也分别降低了4~10日龄肉仔鸡小肠内容物的脂肪酶活性(P<0.05)。体外研究表明 ,小麦SNSP对脂肪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09.
确定某鸭场疑似禽霍乱病的病原种类,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采用细菌分离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动物攻毒试验、药敏试验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20170549具有多杀性巴氏杆菌典型培养特征,菌落形态和菌体染色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基因测序结果均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该菌株对小鼠有强致病性;分离株对头孢噻呋、甲砜霉素、硫酸黏菌素、阿米卡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高敏;采用5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仅扩增到大小为1 050bp的目的基因片段,与A型结果相符。研究结果可为禽霍乱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自2007年A型塞内卡病毒(SVA)在猪体内被发现以来,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SVA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猪口鼻部囊泡的形成及破裂,以及蹄部冠状带水疱引起的跛行。用RT-PCR从河南某猪场具有水疱样病变的猪水疱皮或水疱液中检测到了SVA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并通过IBRS-2细胞进行SVA的分离和传代,将分离得到的SVA命名为CH-HNXC,扩增和测定了VP1基因序列后分析发现,分离株CH-HNXC与之前报道的2017年河南和福建分离株位于较近的进化分支中,与加拿大和泰国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表明SVA流行和进化中由相近时间点和较近地理位置带来高的同源性;分离株攻毒猪鼻吻部和蹄部可见水疱和溃烂、跛行等,表明本分离株能引起SVA所致的典型临床症状,为SVA在国内的流行提供了新的证据,为进一步研究SVA的致病机制、开发诊断试剂和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