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6篇
  14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警犬“贝特”平静地躺着,忽然非常吃力地把那只打着点滴的前腿伸出来,哆嗦着搭在张会理的手上,然后慢慢地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个情景虽然过去了已经整整15个年头,但每次只要想起来,张会理的心里仍然像针刺一样,眼里含着泪水,哽咽着背过身子。  相似文献   
102.
奶牛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A(Vitamima)又称视黄醇。它是一个具有酯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维生素A1、A2两种。奶牛维生素A缺乏症是以生长发育不良、视觉障碍、神经症状及器官粘膜损害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疾病。临床上以病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为了探明茶园土壤酚酸含量分布情况。[方法]对来自江苏、安徽、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共计97份茶园土壤样品中水溶性酚酸和复合态酚酸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茶园土壤中复合态酚酸含量分布范围在91.9~2612.95μg/g,93.2%的样本数在100~1 500μg/g;水溶性酚酸含量分布范围在1.81~32.7μg/g,而大部分茶园水溶性酚酸含量在20μg/g以下,占样本总数的91.75%。[结论]与其他作物相比,茶园土壤中水溶性酚酸含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4.
建立快速而简便的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烟叶中的营养元素含量,采用4 mL 60% HNO3和2 mL 30%H2O2作为消解体系,对烟叶样品进行微波消解,节省了赶酸的繁琐步骤,减小了由于标准溶液与样品溶液酸度不一致所带来的误差;采用EDR模式测定K、Na、Ca、Mg、Fe,消除了干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5种元素的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 5,检出限在0.015 4~0.042 3μg/L之间,回收率在90.71%~98.27%之间,RSD在1.17%~4.27%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验证了ICP-MS不仅适用于痕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测定,还适用于宏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5.
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60Co-γ射线、紫外线、零磁空间和EMS诱变处理对苜蓿SP1代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筛选最优诱变处理梯度,选育适合高寒地区种植的苜蓿新品系或品种。以‘公农1 号’、‘Wega7F’、‘WL319HQ’、‘敖汉’4 个苜蓿品种试验材料,设置60Co-γ射线150、300、450 Gy射线强度,紫外线30、60、90 min 照射时间,EMS 0.1%、0.2%、0.4%(v/v)溶液浓度,零磁空间处理180 天;测定苜蓿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 值以及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公农1 号’450 Gy60Co-γ处理、紫外线处理时间为30 min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a 含量最高,均高于对照3.17 mg/g,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均低于对照。‘Wega7F’在紫外线60 min 时间处理下,叶绿素b 值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公农1 号’在450 Gy 60Co-γ辐射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最高,a/b 比值最小,其他3 个品种在150 Gy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最高,但a/b 比值最小。各苜蓿品种不同诱变处理净光合速率大小依次为:60 min 紫外线处理的‘Wega7F’>零磁空间处理的‘敖汉’>0.4%EMS 处理的‘WL319HQ’>0.4%EMS处理下的‘公农1 号’。150 Gy60Co-γ射线、60 min 紫外线、0.4%浓度EMS处理为苜蓿正向变异处理,有利于筛选有益诱变突变体。  相似文献   
106.
对在甘肃核桃主产区引进的10个核桃栽培品种从树种特性、坚果品质、丰产性、抗逆性等4方面进行综合性状评价,筛选出‘丰辉’‘清香’‘辽宁4号’‘中林1号’等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甘肃核桃主产区集约化生产的主栽品种;‘元丰’粗脂肪、矿物质养分高,产量高,但坚果果个小,可作为油用品种规模化栽培;‘晋龙1号’‘晋龙2号’前期产量低,但树体高大、抗性好,可在劳动力少、土地充裕地区作为生态经济林适宜发展。  相似文献   
107.
基于深度和彩色双信息特征源的Kinect植物图像拼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图像拼接对制作全景图具有重要作用,传统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图像拼接方法受光照不均匀或风吹影响,存在错位和缺失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Kinect彩色和深度双信息特征源的图像拼接方法。首先对获取的植株彩色图像采用SIFT算法进行特征点提取和特征点匹配,利用Kinect收集到的植株深度数据去除误匹配,采用RANSAC算法寻找投影变换矩阵,最后通过最佳缝合线算法进行图像融合。室内和室外试验结果表明,该文基于Kinect彩色和深度双信息特征源的图像拼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光照、风吹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避免了图像缺失、亮暗差异、重影等拼接错误,该文方法图像拼接时间较短,平均匹配准确率达96.0%,较传统SIFT图像拼接方法平均准确率提高了5.9%。  相似文献   
108.
为探讨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苜蓿越冬率及抗寒效应,选用龙牧806、公农1号、WL319HQ和敖汉4个苜蓿品种与草地羊茅同行3∶7混播,分析整个越冬期间单、混播根系形态学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隶属函数评价各混播组合的抗寒性能。结果表明,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处理越冬率均高于其单播处理;随着外界环境低温的胁迫,同一苜蓿品种混播处理根颈直径、主根直径及侧根数均高于单播处理,但根颈入土深度、主根长度,单播处理高于混播处理;越冬前随自然温度的下降,苜蓿根颈直径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11月15日—4月30日整个越冬期根颈直径变化不明显;抗寒性高的品种根颈分枝较多。4个苜蓿品种单播及与无芒雀麦混播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均随着气温下降其含量增加,翌年春随着气温回升而降低,其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在11月中旬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则是随着温度变化在整个越冬期呈现先升后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通过越冬率调查和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得出供试材料抗寒性大小依次为公农1号+无芒雀麦公农1号WL319HQ+无芒雀麦WL319HQ龙牧806+无芒雀麦龙牧806敖汉+无芒雀麦敖汉。  相似文献   
109.
为探讨猪远端缺失基因5(distal-less homeobox 5,Dlx5)的多态性、群体分布特性及其与体尺和胸椎数的关系,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猪Dlx5基因g.394C>T位点在6个中外猪品种中的多态性分布,并分析了该位点与猪体尺和胸椎数的关系。检测结果表明,经HhaⅠ酶切后在6个猪品种群体均发现了CC、CT和TT 3种基因型,其中C等位基因在莱芜黑猪中为优势等位基因,而T等位基因在里岔黑猪、鲁莱黑猪、杜洛克猪、大约克猪和长白猪中占优势。在该多态性位点,莱芜黑猪、里岔黑猪、鲁莱黑猪、杜洛克和长白猪群体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而大约克猪群体偏离平衡状态(P<0.05);基因型在群体间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群体遗传特性分析表明,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254~1.991之间;杜洛克猪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182,属于低度多态,其余品种均在0.254~0.374之间,属于中度多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多态性位点对莱芜黑猪体长、体高、屠前活重、腹围、胸围、腿臀围和胸椎数以及里岔黑猪胸椎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Dlx5基因g.394C>T位点在猪群中存在多态,基因型分布在莱芜黑猪与其他猪种间不同,与猪体尺和胸椎数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