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9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的7个种分布广泛,不仅可用于木材生产,而且在坚果生产上也占有独特地位。基于形态学、同工酶、子叶储藏蛋白和RAPD数据,通过对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栗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中国板栗(Castaneamollissima)是世界栗属植物的原始种,长江流域是中国板栗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土耳其是欧洲板栗的起源中心之一。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已发表了基于形态学、同工酶、RAPD和ISSR数据的两张栗属植物的遗传连锁图谱,其中一个是用欧洲板栗种内杂交后代F1全部单株构建的,另一张是用美洲板栗与中国板栗种间杂交后代F2单株构建的,并已经定位了3个假定的栗疫病抗性位点;并且证明在多年生木本果树上同工酶基因可通过连锁关系分析与形态基因整合为1个单一基因图而无需另外的杂交。从栗属植物中已分离纯化了包括可抑制HIV-1反转录酶活性的Mollisin在内的几丁质酶等抗真菌蛋白、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热击蛋白、红血球凝集素、脱水素、花粉过敏原等功能蛋白质,并已经克隆了包括伤害应答基因在内的部分功能蛋白质相关基因。因此,作为具有独特性质的栗属植物,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就此本文对栗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功能蛋白纯化和有关基因克隆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位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板栗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河北省板栗生态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丰和燕明2个板栗品种为试材,应用编号为ISSR52的引物,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dNTPs、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和甲酰胺等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20μLISSR反应体系各组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Buffer(含2.0mmol/L的Mg^2+),dNTPs0.2mmol/L,TaqDNA聚合酶1.0U,引物0.2μmol/L,模板25ng。加入2.0%的甲酰胺有利于减轻背景的干扰。利用该体系对9个河北省板栗品种(系)和1个山东省板栗品种进行了分析,以明确河北省板栗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53个ISSR引物的重复筛选,获得了19个稳定的ISSR引物,在10个品种(系)中共产生93条带,33.3%为多态性务带。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明确河北省板栗可分为燕山和太行山2个生态型,并且太行山地区的板栗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板栗单株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鹏  孔德军  刘庆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281-1281,1304
[目的]探究影响板栗单株产量的几个主要园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板栗育种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与板栗单株产量有密切联系的8个性状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篷数/果枝与单株产量关系最密切,在生产上可作为丰产育种选择的主要性状,并得到了8个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通径系数及线性回归方程。[结论]蓬数/果枝、单果重量、粒/篷3个性状为影响板栗单株产量的关键性状。  相似文献   
14.
育苗期间幼苗不仅要长成一定的营养体,而且果菜类蔬菜秧苗的花芽也在这个时期里分化形成,因此,苗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秧苗的质量、熟性和产量。整个苗期可分为四个生育阶段,即发芽期、籽苗期、移植期和成苗期。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生长发育中心,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农业110"科技服务网络的诞生是提高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率的具体体现.7年来,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沈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利用"农业科普热线讲座"、"农业110"咨询服务电话、"农业科技服务队"三种服务形式,传授先进科学技术,解决农民的疑难问题,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6.
树种:板栗 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Linzhu’ 审定编号:冀s—SV—CM-004—2009 选育单位: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品种特性: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每母枝抽生结果枝2.7个,每母枝结蓬6.07个。栗蓬椭圆形,刺束密、中长。坚果扁圆形,果皮深褐色,有光泽。每栗蓬有坚果2.15个,单粒重7.27g。  相似文献   
17.
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包括7个种,即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茅栗(Castanea seguinii Dode.)、锥栗[Castanea henryi(skan) Rehd.et Wils.]、日本板栗(Castanea crenata Sieb. & Zucc.)、美洲板栗(Castanea dentate Marsh.)、美洲榛果栗(Castanea pumila Mill.)和欧洲板栗(Castanea sativa Mill.).不仅可用于木材生产,而且在坚果生产上也占有独特地位.基于同工酶、子叶储藏蛋白和RAPD数据,通过对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栗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世界栗属植物的原始种,长江流域是中国板栗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土耳其是欧洲板栗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 山区干旱,水源缺乏,用常规方法栽植板栗劳动强度大、栽植速度慢,成活率低。我们针对山区气候干旱、土壤条件差、水源较远的情况,摸索出了板栗秋季无水栽植新技术。工效比常规方法提高3~4倍,省工省力,成活率达到95%以上。 1 夏季挖坑贮水:雨季到来前后,在爆破后的围山转或水平梯田上每隔3~4米挖长、宽、深各1米的定植穴,表土和底土分放,拾出未风化的石块。把表土填入穴内,施入有机肥20公斤,或秸秆及杂草10~30公斤,底土填至距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碘比色法分别测定板栗果仁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双波长方法重复性和稳定性都好,栗仁中可溶性糖和脂类存在可使测定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20.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cus(Rupr.et Maxim.)Harms,Eleutherococeus senticosus(Fupr.et Maxim.)Maxin],又名豺节五加、老虎钌子、刺拐棒、五加参,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根茎和地上茎作药用。经多年的研究,证明刺五加有良好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冠心病、白细胞减少症、关节炎、老年病,并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但由于近年来的大量不合理和盲目采挖,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因此人们开始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