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6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8个不同基因型组合为母本、以玉米单倍体诱导系JS6-1为父本,在长春、榆树和白城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研究单倍体诱导率、自然加倍率和秋水仙素处理加倍率。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和不同基因型材料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率、自然加倍率和化学加倍率之间差异显著,在长春的单倍体诱导率(15.9%)、自然加倍率(2.6%)和除草剂Amiprophosmethyl(APM)加倍率(15.6%)显著高于榆树和白城,说明长春更适合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不同基因型组合的诱导率和加倍率也存在显著差异。选择合适地点和基础材料,加强田间管理是提高单倍体育种效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2.
姜龙 《中国种业》2014,(12):32-34
介绍了影响北方粳稻种子贮藏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提高粳稻种子活力的贮藏前和贮藏期间的管理技术要点,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23.
实地氮肥管理对氮肥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江地区代表性品种牡丹江28和空育131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SSNM)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SNM的施氮量较常规施肥方法(FFP)降低了54.2%~61.5%,产量提高了1.6%~8.6%。SSNM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分别较FFP提高了42.7%~72.9%和132.1%~242.5%。此外,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还明显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胶稠度,降低了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改善了稻米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24.
水稻新品种牡丹江32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熟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耐冷、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25.
为评价瓜蒌散对临床性乳房炎治疗效果,将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分为西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同时以乳房炎阴性健康奶牛作空白对照。各组分别在0、5、10、15 d采集样品。统计中药组、西药组治愈头数及有效头数;测定乳汁中体细胞数;乳清中SA、ALT、AST、LDH含量;检测各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试验结果显示,中药组治愈率为57.1%、有效率为92.9%,西药组治愈率为23.1%,有效率为69.2%;给药15 d后,中药治疗组乳汁中SCC低于西药组(P0.01);西药组淋巴刺激指数低于健康组(P0.05);西药组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低于健康组(P0.05),中药治疗组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SA、ALT、AST、LDH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瓜蒌散具有加速受损乳腺组织修复作用,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6.
细粒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动物(牛、绵羊等)的内脏组织,引起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该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徐之杰等于2003年6月收集黑龙江省病例78例,2004年11月10日,我们在大庆地区发现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病例。  相似文献   
127.
用同一诱导系JS6-1对6份不同血缘的F2代材料进行杂交诱导,调查统计了单倍体幼苗的存活数、单倍体植株的雌雄不协调数、授粉数及最终收获的单倍体穗数,对单倍体诱导率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基础材料的单倍体诱导率和结实率存在较大差异,Q5的诱导率最高(12.8%),Q2的诱导率最低(8.7%)。不同基础材料的结实率Q3最高(54.4%),Q6最低(24.2%),最高结实率约是最低结实率的2.2倍。通过对单倍体结实率的研究发现,单倍体结实率与单倍体植株雌雄的协调性以及授粉成功率呈正相关,雌雄协调性对于单倍体结实率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提高玉米单倍体诱导率.【方法】2011—2012年采用大田试验,分析母本基因型材料、种质和世代的选择、生态环境、授粉时期、果穗部位等5个处理因素对玉米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和结论】不同材料同一因素下以及同一材料不同因素下单倍体诱导率均存在差异.母本基因型间单倍体的诱导率差异显著,尚未发现不同杂交模式与诱导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5大种质类群S1代为单倍体最佳诱导世代;三亚与长春相比更有利于提高单倍体的诱导率;早期授粉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率高于晚期授粉;果穗底部的单倍体诱导率低于顶部.  相似文献   
129.
江苏省大麦品种高产稳产性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江苏省新育成的12个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多数产量较高,占66.7%,高产稳产的品种(系)占50%,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为单95168和花94-30;高产不稳产、低产稳产和低产不稳产品种各占16.7%。  相似文献   
130.
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结合GIS技术和地统计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0~40 cm与0~80 cm土层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并对研究区盐渍化分级以及盐分剖面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层土壤盐分较高,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强度,且研究区土壤盐分总体上呈一定的表聚趋势;各土层土壤盐分的半方差函数均较符合指数模型,都表现为强空间自相关性;气候、微地形、地下水等结构性因素是主导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格局的直接因素.由盐渍化分级及盐分剖面特征分析结果可知:重度盐化土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轻度盐化土分布面积最小;研究区主要盐分剖面类型为表聚性,其次分别为均匀型和底聚型;此外,盐分剖面类型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被类型以及土地利用方式.该研究结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壤的精准改良与科学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