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53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15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17篇 |
农学 | 258篇 |
基础科学 | 246篇 |
188篇 | |
综合类 | 1556篇 |
农作物 | 146篇 |
水产渔业 | 347篇 |
畜牧兽医 | 902篇 |
园艺 | 344篇 |
植物保护 | 1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137篇 |
2019年 | 158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49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239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230篇 |
2011年 | 236篇 |
2010年 | 252篇 |
2009年 | 225篇 |
2008年 | 207篇 |
2007年 | 170篇 |
2006年 | 156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16篇 |
2002年 | 94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2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对肉兔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在育肥期肉兔上的应用效果。选择出生日龄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726.55±94.92) g]无显著差异(P0.05)的伊拉肉兔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mg/kg杜仲叶提取物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100~300 mg/kg杜仲叶提取物可提高肉兔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但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300 mg/kg的杜仲叶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肉兔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200 mg/kg的杜仲叶提取物还可显著提高肉兔血清中球蛋白含量(P0.05),不同程度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P0.05)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综合考虑所测指标,在本试验的3个杜仲叶提取物添加量中以200 mg/kg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2.
通过棉花沟灌试验,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沿灌水沟分布的均匀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沟灌棉花株高和各器官含水率沿灌水沟分布的均匀性较高,为弱变异,其余生长和产量指标受个体差异或栽培管理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沿灌水沟分布的均匀性稍差,为弱变异~中等变异。沟灌水氮管理措施主要对棉花根系含水率、茎粗、茎叶干物质量和伏前桃沿灌水沟分布均匀性产生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高施氮量、高灌水量处理根系含水率、茎粗和茎叶干物质质量沿灌水沟分布的均匀性较高,沟灌水氮管理措施提高了伏前桃沿灌水沟分布的均匀性,但对产量沿灌水沟分布的均匀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以红糖、糖蜜、豆粕作为碳源研究三种碳源培养的生物絮团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絮团含量:红糖组>糖蜜组>豆粕组,三种碳源培养的生物絮团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对pH值影响不大,三个试验组的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红糖组>糖蜜组>豆粕组。综上所述:红糖、糖蜜和豆粕作为碳源的生物絮团养殖均能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同时生物絮团养殖可以降低换水量,减少养殖废水排放,生物需团技术在今后的南美白对虾及其他经济鱼类养殖过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6.
为探讨黄海冷水团锋面温度波动对底播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影向,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温度波动对虾夷扇贝生理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温度波动范围为15-10-15℃,升降温幅度为5℃/2 h,共进行了4次温度波动,分别测定了3个规格虾夷扇贝死亡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等生理、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温度波动4次后,大、中、小3个规格虾夷扇贝的死亡率均较低,分别为4%、6%、6%,其中,大规格虾夷扇贝的死亡率低于中、小规格,并且大规格虾夷扇贝在前2次温度波动时出现死亡,第3次温度波动后,不再出现死亡.3个规格组在B1(波动1次)时的耗氧率与初始相比,均为降低;随着波动次数的增加,耗氧率逐渐增加而高于初始水平.除小规格组的B1外,排氨率均随温度波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规格组的B3(波动3次)显著低于波动初始(P<0.05);中规格组的B4(波动4次)显著低于波动初始(P<0.05).虾夷扇贝的免疫指标对温度波动更为敏感:温度波动1次或者2次时,3个规格组的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适宜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波动,也会对虾夷扇贝的生理、免疫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E(VE)(60mg/kg标为e或300mg/kg标为E)和硒(Se)(0mg/kg标为s或2.5mg/kg标为S),制成4种试验饲料(s/e,s/E,S/e,S/E)分别饲喂初始体重为38.5±0.15g的牙鲆70d,观察其对生长性能、肝脏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非特异免疫力以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添加高剂量VE的两组饲料(s/E,S/E),牙鲆的特定生长率和吞噬率明显地提高(P0.05)。饲喂添加硒的两组饲料(S/e,S/E),牙鲆血液和肝脏的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70d投喂实验结束后,利用鳗弧菌进行攻毒试验,不添加硒和低剂量VE(s/e)使牙鲆的累积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 相似文献
128.
129.
缺硼对脐橙幼苗硼分配及叶片细胞壁组分硼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