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目的】蓝莓(Vaccinium spp.)是无根毛植物,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弱。华南地区是蓝莓栽培的新区,调查研究广东土壤条件是否适合蓝莓生长发育、树体养分是否平衡。【方法】以广东省河源市蓝莓园的4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在叶片和土壤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营养诊断法(DRIS)研究蓝莓树体养分平衡和盈亏状况,测定菌根侵染率,分析影响树体营养的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蓝莓树体养分水平存在品种差异,‘夏普蓝’养分水平最高,叶片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90、0.76、6.58 g/kg,铁含量63.73 mg/kg;树体养分的总体需求表现为磷>氮>钾,磷、氮含量处于偏低范围,钾含量处于平衡范围;土壤养分水平与叶片养分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根系菌根侵染率较低(15.0%~26.7%),导致根系吸收能力较弱。【结论】华南地区蓝莓树体的养分水平不平衡,与根系吸收能力弱和菌根侵染水平低有关,应该提高有机磷肥和有机氮肥用量,并接种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102.
从粤北大宝山采集了30份土壤样品及对应的植物根系样品,分析发现,取自污染区的27份土壤样品中,Cu、Zn、Pb和Cd含量不同程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对植物根系样品进行染色,观察丛枝菌根(AM)真菌侵染,发现81.5%的污染区根系样品中存在AM真菌侵染;土壤样品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各种AM真菌孢子和AM真菌菌丝.调查结果表明,大宝山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存在着多样性的AM真菌.  相似文献   
103.
人工神经网络在蚊虫自动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电传感器和瞬时波形记录系统记录了5种蚊虫的翅振波形。结果显示,每种蚊虫的翅振波形为相似的正弦波。蚊虫的翅振频率虽然彼此间存在交叉,但差异明显。因此,通过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对蚊虫的种类进行分类识别是可行的。研究中分别以蚊虫翅振频率和翅振波形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结果发现以翅振频率为特征值的神经网络的识别准确率高。该网络识别的平均准确率为72.67%,最高为89%。  相似文献   
104.
一株丛枝菌根真菌的形态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广东酸性土壤分离得到一种编号为2-1A1的丛枝菌根真菌.其孢子在土壤中单生,未见孢子果,椭圆形,黄色至褐色,孢子较大(170μm×230μm),孢壁一层,厚约11μm,M elzer s反应为黄色.其形态特征与Glomus flavispo-rum的特征描述相一致.提取其单孢子DNA,Nested PCR扩增其18S rDNA的NS31-AM1区,经序列测定,并在Gene-Bank上比对,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2-1A1与Glomussp.(DQ371674)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同源性为98%.分子鉴定的方法只能将其鉴定到球囊霉属Glomus.  相似文献   
105.
淡紫拟青霉在线虫生物防治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现今产品货架期短、土壤定殖率低及生防效果不稳定限制其大规模市场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淡紫拟青霉M-1微胶囊最佳包埋工艺,本研究发展了喷雾法结合钙离子固化法,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淡紫拟青霉M-1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添加量3.183%、菌粉与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比1.71:100、膨化鸡羽毛粉添加量4%、活性碳添加量4%、进料流量为3.7 L/h、CaCl2浓度为3%、壳聚糖浓度为0.858%,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于不同环境下存储,微胶囊剂型菌株稳定性均优于粉剂剂型菌株,室温下存储12个月,仍保存20%以上活菌数。土壤定殖试验表明,不同淡紫拟青霉M-1剂型土壤定殖效果为:羽碳双基双层微胶囊>碳基双层微胶囊>粉剂。由此可见,该工艺解决淡紫拟青霉大规模市场应用的瓶颈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探讨砂糖橘叶片黄化与矿质养分(尤其是镁营养)的关系,本试验对广东省砂糖橘主产区(肇庆市和云浮市)的53个果园进行土壤和叶片养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砂糖橘果园土壤整体呈酸性,有机质、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锌含量基本上处于适宜水平,而交换性镁和有效钙含量偏低,有效磷含量偏高;而叶片养分分析表明植株普遍缺氮、磷和镁,DRIS分析进一步表明植株还缺锌,但缺镁最为严重;相关性分析表明砂糖橘叶片中各养分间以及叶片养分与土壤pH、有机质及其有效养分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缺镁是造成砂糖橘叶片黄化的主要原因,为广东省砂糖橘的养分管理和叶片黄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在线虫生物防治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大规模生产技术的不成熟以及产品货架期短限制其工业化生产。为获得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建立其规模化生产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培养的组成、发酵条件以及烘干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麸皮:玉米粉为1:1、蔗糖添加量5%、尿素添加量0.1%、硫酸铵添加量0.1%、料水比1:0.67,固体发酵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为7 d、液体接种量为5%、固体接种量为0.5%,固体菌剂最适烘干条件为在35℃烘干24 h,在此条件下淡紫拟青霉M-1固体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9.47×109 CFU/g。在此基础上,基于自动化种曲机,建立淡紫拟青霉M-1规模化固体发酵工艺,并通过3个批次规模化生产进行验证,获得将近2 t淡紫拟青霉M-1固体菌剂产品,菌剂有效活菌数能达到15.6×109 CFU/g,杂菌率极低(<0.01%),水分含量为9.68%。由此说明,该工艺可用于淡紫拟青霉M-1工业化生产,且产品质量优异。  相似文献   
108.
秦淑琴  姚青 《防护林科技》2007,(2):82-82,87
根据塔里木盆地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了影响红枣造林成活率的因子,提出了提高红枣造林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选择抗旱品种;提高整地水平;选用良种壮苗;定植前进行苗木处理;规范定植技术;及时覆膜灌水;推广使用新的造林抗旱技术。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塔里木盆地干旱地区酸枣直播造林技术,一是直播酸枣嫁接建园的红枣造林方法;二是抚育管理技术;三是病虫害综合防治;四是越冬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0.
果园柱花草刈割处理对其与柑橘养分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萝岗’橙和柱花草为试材, 在根箱中研究了生草栽培体系中刈割对果树生长和养分竞争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 在低磷土壤中, 刈割可以显著减轻柱花草对磷的竞争, 促进柑橘的生长; 作用机制在于刈割强烈抑制了柱花草的根系生长, 使得根系长度显著降低, 空间分布也有所改变, 导致植株的磷含量、磷吸收量显著下降; 相应地, 柑橘根系对磷的表观吸收速率显著提高, 植株的磷含量、磷吸收量显著增加, 甚至达到施磷的效果, 根系长度也显著加长。认为刈割主要是通过对根系的影响来改变果树与生草之间养分竞争关系, 推测根系分布在养分竞争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