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90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22篇 |
农学 | 233篇 |
基础科学 | 271篇 |
222篇 | |
综合类 | 1798篇 |
农作物 | 265篇 |
水产渔业 | 141篇 |
畜牧兽医 | 742篇 |
园艺 | 229篇 |
植物保护 | 1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161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113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200篇 |
2013年 | 164篇 |
2012年 | 226篇 |
2011年 | 217篇 |
2010年 | 184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170篇 |
2007年 | 171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88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153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特色小镇是以一定的产业为支撑并具有特定社会文化功能的新型形态,与城市和乡村发展紧密相连。选取了日本白川乡合掌村、台湾九份小镇和重庆蔺市镇3个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别针对其发展模式作出简要的剖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总结概括出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要点:(1)特色小镇的建设应立足于地方的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属地特色,因地制宜,精准定位,有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突出市场的主体地位,实现特色小镇与周边城市、乡村、产业、人口的四大统筹;(3)建立健全政策支持和约束机制是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72.
秀水09系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秀水110/嘉粳2717//秀水110。经2002~2005年四年试验,表现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等特点。该品种既适宜在浙江、上海等地作单季移栽稻种植,又适应直播、抛秧等轻型栽培。2005正通过了浙江省和上海市品种审定,并推荐进入国家区试,2007年通过国家生产试验,20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1)。 相似文献
73.
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行为特性与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强度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行为特性与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西伯利亚鲟电麻醉阶段包括部分失去平衡期、完全失去平衡期、完全麻醉期和鳃动停止期等4个时期。电麻醉时西伯利亚鲟呈现趋阳性;随着电压升高,到达各麻醉阶段时间与恢复时间逐渐缩短。西伯利亚鲟到达完全麻醉期时间在15 V、20 V、25 V、35 V组间均有显著差异,在30 V与35 V时分别仅为97.0 s和68.8 s,而恢复时间为0 s。各试验组西伯利亚鲟在电麻醉时鳃动频率均增加,而恢复阶段均降低。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摄食与活动状态均无显著影响。随着电压升高,钾离子与镁离子浓度先下降后上升,钙离子则先上升后下降。钠离子与氯离子浓度变化较大,均是15 V组时浓度最低,20 V时浓度最高。磷离子浓度呈现增高趋势。pH值在麻醉后降低,对照组与其余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西伯利亚鲟幼鱼适宜电麻醉强度为25~30 V,电麻醉是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从进口羊毛中分离出致病性蜡样芽胞杆菌肖国平,姚永华(张家港动植物检疫局)我们在对进口羊毛进行检验时,发现Ascoli氏试验阳性反应检样,经进一步作分离培养及动物接种试验,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1样品采集及炭疽沉淀试验按无菌操作法采集进口羊毛。将样品置三... 相似文献
75.
一粒小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从野生一粒小麦中发掘有用基因,随机选取33个普通小麦EST-SSR标记和定位于小麦A基因组的41个普通小麦基因组DNA-SSR标记,对35份一粒小麦、3份四倍体小麦和1份普通小麦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扩增这些标记位点的引物中有45对在一粒小麦上有扩增产物,其中33对检测出位点多态性,而且基因组DNA-SSR标记的多态检测率明显高于EST-SSR标记多态检测率。这些多态位点包括211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有6.03个等位变异。利用PHYLIP分析软件按UPGMA方法对这些一粒小麦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5为界,可以将其分为7种类型。这种聚类关系与对应种质的白粉病抗性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根据聚类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相关种质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的起源和变异。对一粒小麦与野生二粒小麦种质的遗传距离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二粒小麦的A基因组可能有不同的起源。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在自然生长条件下若干因素对萝卜(RaphanussativusL.)小孢子胚诱导及胚再生植株的影响。[方法]首先探讨不同萝卜品种的出胚能力,然后分析热激、低温预处理和培养基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最后研究胚状体再生成苗与植株继代培养情况。[结果]对22份萝卜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12份获得胚状体,3份获得再生植株,出胚材料中90%以上为杂种一代。4℃低温预处理0~3d小孢子出胚率无明显差异;培养基中加入1~2滴0.5%活性炭和一定浓度6-BA可显著促进小孢子诱导产生胚;不同萝卜品种适宜的热激温度和时间有所不同;发育正常的子叶型胚成苗率为100%;胚萌发分化早期适宜培养基为B5+2%蔗糖+1.2%琼脂,后期可逐渐将琼脂浓度降低;FCM测定小孢子植株自然加倍率为30%,单倍体占少数,四倍体与嵌合体(二、四倍)均为30%;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人工加倍率达60%。[结论]该研究完善了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提高单倍体获得频率,加快这一技术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步伐。 相似文献
77.
超低温冷冻对日本鳗鲡精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日本鳗鲡精子内总ATP酶、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的影响。运用试剂盒分别测定了冷冻前后日本鳗鲡精子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超低温冷冻保存后,日本鳗鲡精子的活力下降,精子内GR活性显著升高(P<0.05),酶活性从冻前的358.52±45.65 U/L上升到646.30±70.30 U/L;其它几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总ATP酶、CK和SDH的活性分别从冻前的3.14±0.61 U/ml、17.10±3.51 U/ml和32±5.94 U/ml下降到1.83±0.43 U/ml、7.33±1.74 U/ml和21±1.41 U/ml,LDH、SOD和CAT活性分别从冻前的2 266.67±313.25 U/L、220.47±32.94 U/ml和48.51±5.94U/ml下降到1 195.91±198.51 U/L、84.16±22.11 U/ml和21.8±4.14 U/ml。超低温冷冻对日本鳗鲡精子酶活性和精子活力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8.
本试验旨在探讨冷季不同饲养方式———放牧与舍饲对大通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牦牛冷季育肥和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选取30头体重[(213.50±13.12) 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2岁大通公牦牛,随机分为放牧组与舍饲组,每组15头。放牧组牦牛为传统放牧方式,舍饲组牦牛为舍饲全混合日粮(TMR)。预试期15 d,正试期190 d。试验结束后测定2组牦牛的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显示:1)饲养方式显著影响了牦牛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牦牛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了22.93%和63.46%(P<0.05)。2)饲养方式显著影响了牦牛的瘤胃发酵参数(P<0.05)。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牦牛的瘤胃液pH和乙酸/丙酸分别降低了5.61%和24.09%(P<0.05),瘤胃液氨态氮、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分别增加了54.07%、15.65%、13.85%、98.61%、32.35%、88.60%和68.12%(P<0.05)。3)饲养方式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9.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正趋向年轻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教学岗位,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使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完成角色转换,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0.
利用GIS技术对樱桃进行气候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新泰樱桃生长发育所需气候条件,运用山东省1: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泰安市及泰安周边县市1970—2000年30年的气候资料,建立了泰安市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小网格推算方法和气候要素地理推算模型对新泰樱桃适宜种植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新泰樱桃的合理布局和优化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