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林业   271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171篇
  150篇
综合类   1279篇
农作物   144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579篇
园艺   218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61.
广东省番荔枝真菌病害的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东省番荔枝主要产区进行病害调查,发现真菌病害9种,其中6种是国内新报道的播荔枝病害,以焦煤病,类叶点霉叶班病、根腐病及炭疽病在有的地方发生多,对主产区较有影响。  相似文献   
962.
奶牛的双胎难产不仅会导致犊牛窒息死亡,还可能会引起母牛的死亡。临床上对难产奶牛实施助产时,若操作不当,引起产道拉伤还会引发后续的生产性疾病,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为了在临床上解决奶牛双胎难产的问题,实验阐述了1例双胎犊牛同时为倒生的难产奶牛的助产处置和产后护理。结果表明助产处置后,成功产下两公犊牛,均存活;经过产后护理,双胎难产母牛胎衣正常排出,产后10 d内体温正常,血酮值稳定,肝功能指标和能量指标正常,无异常状况。说明正确的助产和有效的产后护理方式,可以减少双胎难产奶牛母畜子畜的死亡,预防母畜产后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3.
对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果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以比吸附量和比解吸量为考察指标,进行了D-101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生药浓度0.025 g/m L;最佳上样量为0.23 g/g(生药量/树脂量);最佳吸附时间为30 min;上柱液p H为2.0~4.0;吸附速率为1 BV/h;洗脱液为3 BV 70%乙醇,洗脱流速为1 BV/h。在此最佳条件下得到的山刺玫果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由20%提高到85%左右。采用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山刺玫果总黄酮的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为山刺玫果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4.
本文以水稻稻瘟病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稻稻瘟病识别方法。基于Tensor Flow开源框架,使用TensorFlow-Keras建立起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对水稻的常见健康状态、稻瘟病的图片集学习获取模型特征,最终获得的模型可以用于检测判断。深度学习模型采用ReLU作为激活函数,并对模型中的超参数学习率进行网格搜索,获取更合适的模型超参数。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测试,测试验证率达78%。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有效识别水稻稻瘟病,为水稻病害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5.
966.
介绍艳果红山楂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以及果实经济性状,从栽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其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艳果红山楂的栽培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7.
对2012年10月27日傍晚时分,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大楼所在地降水过程前后的双通道微波辐射计与雨量计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双通道微波辐射计的一些测量特征,以为人工增雨作业时机的选择提供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68.
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9号是以外引材料叙利亚S75为母本、定西3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018—2019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3 034.5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58%。2020年在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3 546.9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73%。籽粒含粗蛋白质(干基)140.0 g/kg、湿面筋321.0 g/kg、赖氨酸3.8 g/kg,沉降值32.1 mL,吸水率60.5%,稳定时间1.6 min,最大拉伸阻力142 E.U,拉伸面积26 cm~2。适宜在海拔1 700~2 300 m、年降水量350~400 mm的甘肃中部春麦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969.
研究农田土壤耕层有机碳库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耕层土壤碳库变化,并采取合理的种植管理方式来减少土壤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本文通过对杭州湾南岸滨海围垦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的研究,揭示在不同围垦年限、土壤类型演变及典型种植模式条件下,滨海围垦区土壤耕层有机碳库的变异规律。2007—2009年,共调查采集了浙江省慈溪和余姚2市北部滨海围垦区域内耕层(0~20cm)代表土样2 353个。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方法和GIS空间插值算法,分别计算各因子之间的重要性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围垦区内耕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值9.78g/kg,变化范围在1.04~38.22g/kg之间,属中等强度变异。在不同种植模式或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种植模式"稻-稻"及土壤类型为在水稻土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其平均含量分别达到了18.13g/kg和21.42g/kg;而在"菜-菜""果园"种植模式与在滨海盐土、潮土条件下耕层土壤有机碳较为接近(介于8.30~9.48g/kg之间)。在不同围垦年限下,有机碳平均含量在7.14~10.96g/kg之间;除1724—1918年外,在其他围垦年限下耕层土壤有机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相同围垦年限条件下,不同土壤类型之间有机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植模式的"稻-稻"与"菜-菜","稻-稻"与"果园"之间有机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变异具有较高解释能力(22.87%),其次是土壤类型(8.68%)和围垦年限(4.12%),并且土壤类型与围垦年限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r=0.64,P0.001)。研究区内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变异上呈现中北部较低,西北和东南部较高的特征,并与种植模式的分布差异基本一致,种植模式对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变异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类型变化,而围垦年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70.
1992~ 1993 年连续两年用不同用量和浓度的赤霉素喷施BT型粳稻不育系,研究赤霉素对 BT型 粳稻不育系自交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赤霉素处理对自交结实无显著影响,而年度之间自交结实差异 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