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45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641篇
林业   1760篇
农学   1007篇
基础科学   1101篇
  1054篇
综合类   7171篇
农作物   974篇
水产渔业   814篇
畜牧兽医   4115篇
园艺   1370篇
植物保护   471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919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902篇
  2011年   762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870篇
  2008年   802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70篇
  2005年   710篇
  2004年   635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527篇
  1998年   507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54篇
  1995年   407篇
  1994年   438篇
  1993年   424篇
  1992年   352篇
  1991年   377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72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9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林分空间结构会显著影响其林下幼树更新.为明确其影响林下幼树更新的关键因子,以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青冈栎林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测量幼树株数密度、树高、地径和冠幅,计算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指数以及聚集指数代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林下幼树更新情况,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究两者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表明,青羊湖国有林场13...  相似文献   
982.
智能通风技术初步实现了粮情监测系统功能从单一粮情监测向粮情智能控制的过度。通过将智能通风和人工通风两种储粮通风方式的降温效果、换气效果和设备能耗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①智能通风能够杜绝有害通风和无效通风,并能及时控制通风降温过程中粮温的回升;②在相同时间内,与人工通风相比,经过智能通风的仓房各层粮温和总平均粮温降幅较大,温差小,全仓粮温较为均匀;③智能通风可以减小冬季通风降温过程中粮温变化幅度,延缓春季粮温回升速度,提高储粮稳定性;④与人工通风相比,智能通风的单位能耗较低。  相似文献   
983.
抛栽稻成本低, 易操作, 高产稳产潜力大, 深入研究抛栽稻对我国水稻生产的轻简化栽培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抛栽稻高产形成及生态生理特征。稻麦两熟制下, 以常规粳稻南粳44和杂交粳稻甬优8号为材料, 以洗根手插为对照, 从摆栽、点抛和撒拋3种抛栽方式下水稻产量形成的茎蘖动态、LAI、光合势、物质生产等方面的特性, 并从株型特征、后期根系活力、光合特性、物质积累与转运等方面探讨抛栽稻高产形成的生态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甬优8号摆栽、点抛、撒抛3种抛栽方式的2年平均产量分别较对照(洗根手插)高21.9%、18.3%和13.2%, 南粳44分别较对照高18.3%、14.1%和9.87%, 两品种产量均为摆栽>点抛>撒抛>洗根手插, 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抛栽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 但总颖花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 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总颖花量较高。抛栽稻较对照, 高峰苗数多, 成穗率高或与其相当, 最终有效穗数足,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高, 群体质量较对照更稳健。抛栽稻高产稳产的生态生理基础为: 秧苗移栽大田后分蘖早, 分蘖叶位多, 分蘖性强, 分蘖质量高、数量足; 抽穗期株高适中, 茎鞘粗壮, 叶系配置好, 通风透光强, 物质积累量高, 库源协调, 产量潜力更高; 后期根系发达, 叶片衰老慢, 光合生产能力强, 群体茎鞘物质输出与运转协调, 籽粒充实度高。就不同抛栽方式而言, 精确摆栽和点抛生长优势显著高于撒抛, 更易于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84.
应用ISSR与SRAP两种分子标记,研究国内外96份烟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不同栽培类型种质的遗传演化关系。表明烟属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间的遗传相似性(GS)在0.28~0.58之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83。普通栽培种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在0.61~0.99之间,栽培种内的遗传多样性为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当相似系数在0.67作切割线时,基于2种标记的96份烟草种质资源的聚类结果为,(1)普通烟草栽培品种材料91份聚在同一大类,而黄花烟、黏烟草、浅波烟草、哥西氏烟草、香甜烟草5个种也分别为单独的个类,同普通烟草栽培种类群完全区别开来;(2)从进化上看,烤烟和晒晾烟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最近,香料烟和黄花烟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普通烟草栽培种中国内外来源的烟草品种亲缘关系极其相近,遗传分化现象甚微;(3)2种分子标记虽然原理不同,但分析结果趋势相近(r=0.68,P=1.000)。  相似文献   
985.
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已报到的研究材料,综述了中国南方稻区再生稻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水稻品种均可获得一定的再生稻产量,常规品种的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而三系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又较两系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低;留桩高度各地因组合不同和生态条件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为10~40 cm;各节间腋芽在温度、光照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均能较好的萌发,施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有效促进腋芽的萌发,并能提高再生芽的成活率;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汕优63’再生稻结实率≥70%的临界低温指标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21℃;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可以用来预测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经济施用量;超级杂交稻也可获得较好的再生稻产量。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还可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6.
2002-2015年临夏州耕地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临夏州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临夏州2002-2015年耕地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5年,临夏州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0.2858hm2/人增长至0.4753hm2/人,增长了66.31%。2002-2015年,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从0.2775hm2/人下降至0.2431hm2/人,下降了12.40%,呈下降趋势。临夏州耕地未出现生态盈余,人均耕地生态赤字由0.0083hm2/人增长至0.2322hm2/人,增长了26.98倍,整个研究时间尺度内生态赤字呈较快增长趋势。表明临夏州农业生产超出了耕地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再加之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地关系愈发紧张,引起耕地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在不断加剧,临夏州耕地资源的利用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87.
采用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巴山榧树3个地理种群种子形态特征、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巴山榧树种子形态特征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重庆南川种群种子变异较大,甘肃武都种群相对较小;3个种群种子大小顺序表现为,甘肃武都>四川万源>重庆南川,长度、宽度和重量在种群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长宽比在重庆南川种群和甘肃武都种群阃差异显著,重庆南川种群种子在形状上趋向椭圆形,甘肃武都种群种子则更趋圆球形.巴山榧树种子具有休眠现象,萌发率较低;1年生幼苗苗高呈“S”型曲线增长;3个种群种子萌发率、幼苗苗高与种子大小顺序表现一致,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影响.应加强巴山榧树的保护和繁育.  相似文献   
988.
研究目的:探索征地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以期为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和拓展安置途径等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推动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研究方法: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312户失地农户的实地走访以及321份问卷调查取得研究所需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结果:(1)单因素评判结果显示,征地后66.85%的农民收入水平下降,77.11%的农民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不太完善或不完善,63.72%的农民发展空间狭小,63.42%的农民对征地的满意程度不高;(2)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征地后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农户占43.50%,生活水平下降的农民占32.74%,生活水平提高的农民仅占23.89%。研究结论:征地后虽然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农户占比重较大,但由于征地产生的收入水平下降,同时农民因为年龄和文化程度而导致的发展空间的狭小以及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机制的影响,仍然有近1/3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拓宽农民的就业途径和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989.
豫南麦区小麦产量的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南麦区主要包括南阳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常年小麦播种面积达2520万亩,在全省小麦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小麦一直单产较低,一般亩产在300~400kg徘徊,与亩产600kg的小麦高产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增产潜力巨大。本文旨在查找豫南麦区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进而探讨制定一套提高豫南麦区小麦产量的有效措施,实现豫南小麦产量新突破。  相似文献   
990.
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对黄淮海夏播区玉米生产与科研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区热量较为充足,雨热同季,可一年两熟,这一区域主要种植夏播玉米,一般种植较早熟的品种;地区间整体农业条件差异相对较小,水资源总体比较缺乏;自然灾害较多,尤其在玉米生长季节多大风、大雨.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多与塘四平头血缘有关,本区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郑单958,约占本区种植面积的35%以上.在大面积利用的种质资源中,对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矮花叶病等病害的抗源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