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为分析流水和循环水对虾养殖模式的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细菌群落演替的差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COD)、弧菌总数和细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养殖第1、50、100天对养殖水体的细菌16SrDNA V4区域进行扩增和测序,对基因序列进行OTU聚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菌群落组成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流水养殖系统(FTS)和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COD质量浓度逐渐升高;养殖后期,FTS中三者质量浓度明显高于RAS;同时,2种养殖系统水体中弧菌和细菌总数不断增加,其中FTS中弧菌属的细菌丰度显著高于RAS(P<0.05)。细菌门水平分析显示,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两个养殖系统共同的优势类群。在属水平,FTS中主要细菌种群为弧菌属(Vibrio)、红细菌科(Rhodobacteraceae)和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而RAS中核心细菌种群包括红细菌科(Rhodobacteraceae)、交替单胞菌属(Altero... 相似文献
23.
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挖掘与油菜角果长度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为揭示油菜角果长度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油菜产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在江西农业大学试验地和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试验地2个环境下考察300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的角果长度性状,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pecific 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对300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并分析,利用获得的均匀分布于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上的201 817个群体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角果长度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探测与油菜角果长度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并基于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搜寻显著SNP位点两侧100 kb范围内的基因,通过BLAST获得关联区域内基因的注释信息,根据注释信息找出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农大试验地角果长度表型变异幅度为46.35—107.07 mm;红壤所试验地角果长度表型变异幅度为39.41—101.35 mm,两性状在2个环境下均表现出广泛表型变异。通过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关联分析,农大环境下共检测到121个角果长度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分布在A04、A06、A08、A09、C02、C03、C06和C09等8条染色体上,其中,A09染色体上分布最多(83个SNP),红壤所环境下检测到22个角果长度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其中,1个在C09染色体上,其余21个均分布于A09染色体,在两地探测到20个一致性SNP位点;通过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分析,农大环境下共检测到5个角果长度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其中,3个SNP位点与红壤所环境下检测到3个SNP位点一致,所有位点均位于A09染色体上。对MLM关联分析得到的显著SNP位点两侧100 kb区域内基因进行搜寻并进行功能注释,发现多个候选基因参与调节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与合成、花器官和种子的发育、信号转导等,它们可能通过上述功能影响油菜角果的生长,导致角果长度的差异。【结论】通过GLM和MLM两种分析方法探测到多个与油菜角果长度性状显著关联的基因位点,并在显著性位点附近搜寻到相关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4.
通过资料收集及问卷调研,采集验证样品测试分析,对比了稻虾养殖区与常规种植区的环境及产品安全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1)稻虾养殖区表层土壤(0~25 cm)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pH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稻虾养殖方式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养分;两种模式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变化不明显;土壤中抗生素及农药残留未检出。(2)稻虾共作模式灌溉水中全氮、全磷、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均高于常规种植模式;2种模式下灌溉水中重金属含量变化不明显,且均未超过规定的限值。(3)稻虾养殖区与常规种植区稻米中铅、镉、铬等8种重金属含量无显著差异,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污染风险较小;抽检的抗生素及农药残留均为未检出。(4)小龙虾(虾肉)中铅、镉、铬等8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规定的限量值,且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Pi均小于1;抽检的抗生素及农药残留均为未检出。 相似文献
25.
为探索十堰地区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中活性成分随生长年限的动态变化过程,以确定何首乌人工栽培的适宜采收时期,采用HPLC法连续测定何首乌移栽后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器官中二苯乙烯苷(THSG)和不同形态蒽醌类物质的含量。何首乌地下部干物质含量在移栽后3年内持续增加,移栽后的2年内增加最快,第3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何首乌不同器官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物质含量高低顺序均为:未膨大根块根茎,叶中上述2类物质的含量微少、难以检出;根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含量均在移栽后2年内呈"直线式"增加趋势,并于第2年12月份达到最大值,第3年与第2年同时期相比上述2类物质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茎中上述2类物质的含量在3年间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波动,均以每年12月份含量最高。十堰地区何首乌在移栽后第2年12月份的质量、产量相对较好,可作为人工种植何首乌适宜采收期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定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肝中玉米赤霉醇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参照不确定度评测数学模型和方法学评价指标,构建相关统计分析模型,获得真值结果的离散程度,分析该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优劣,并分析其在应用过程中影响不确定值的主要因素,最终确定猪肝中玉米赤霉醇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猪肝中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残留量分别为9.49μg/kg、9.21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04μg/kg、0.96μg/kg (k=2)。结论:该方法测量误差较小,测量结果可信赖程度高。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和方法的添加回收,在实际检测应用中需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27.
28.
为探明日龄对仔猪非特异性免疫形成的影响,分别于仔猪出生当天,3,14,23,28 d,随机屠宰杜长大仔公猪4头,采集股骨骨髓组织.用一优化的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半定量分析不同日龄仔猪骨髓组织抗菌肽PR-39 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日龄间仔猪骨髓组织PR-39 mRNA相对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出生时最低,吮吸初乳2 d后显著增加,14日龄时较3日龄显著下降,随后随日龄的增加,其表达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9.
氮磷钾肥对迟直播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0号(ZS10)和中油杂5号(ZYZ5)为材料,研究迟直播条件下氮、磷、钾的"3414"肥料效应,确定最佳施肥量以减少迟直播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总生育期和苗期各指标影响不大。ZS10的主花序长、总角果数、千粒重与氮肥显著相关;ZYZ5的实际产量与氮肥显著相关。磷肥与各性状间关系不显著;钾肥与ZS10的每角果粒数、ZYZ5的实际产量达到显著相关。随着氮肥增加,菜籽含油量下降而蛋白质增加;磷肥对菜籽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影响不大;适量的钾肥有利于含油量的增加但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