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针对Web甘志挖掘中的会话识别问题,在最常用的Timeout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平均时间阈值的识别方法.通过动态计算会话中请求记录间的平均时闻间隔,个性化地调整页面的时间阚值,相对于传统的时所有用户页面使用单一的先验闻值,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长对话.最后对生成的侯选会话集进行二次识别,使识别出的会话更为合理有效.实验结果表明,会话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2.
为了确定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使用方法和适宜剂量,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g/hm2对水稻稻飞虱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1~45d的防效为75.21%~99.01%,表现出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d即可发挥药效,持效期高达45d以上;建议用量为180~360g/hm2,即12~24g/667m2,兑水50~60kg/667m2。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豫中烟区不同烤烟品种根系发育、化学成分及产值的影响,在豫中烟区选取中烟100、豫烟6号和豫烟10号3个品种,探究了相同肥料用量下的常规栽培与水肥一体化处理对烤烟产量、化学成分、根系发育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下,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且显著的提高烟叶产量并提升烟叶品质,但不同品种间的表现存有差异。其中,对豫烟6号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利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株高、茎围和最大叶面积分别提升了19%、4%、7%;烟碱含量提升了15%,总氮含量提升了32%,氯含量降低了40%,钾含量提升了43%;上等烟比例提升了25%,产量与产值分别提升了7%、19%;根系体积提升了19%,总吸收面积提升了20%,活跃吸收面积提升了26%;根系活力、ATPase活性与常规栽培处理组相比,分别上升65%、33%。总体而言,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豫中烟区烤烟产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但针对不同品种烤烟提升效果不同,豫烟6号表现最优,适宜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筛选一种双重防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的安全、高效、经济的替代药剂。[方法]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剂对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相比常用药剂75%肟菌·戊唑醇WG和20%三环唑WP,20%嘧菌酯和12.5%苯醚甲环唑混配剂的防治效果增加10%左右。[结论]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剂安全性好、防效高,可推广示范,建议使用剂量为750 m L/hm~2。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不同烤烟品种(系)二萜类物质代谢特点,为高香气烟草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306、红花大金元、云烟87、K326、豫烟11、豫烟12共计6个烤烟品种(系),通过q-PCR技术对二萜类物质合成关键基因DXR、CYC-1、CYP71D16、CPS2、ABS进行检测,应用GC-MS技术对二萜类物质及调制后二萜类降解产物进行测定,并对其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DXR、CYC-1和CYP71D16在8306和豫烟11中高表达,CPS2仅在产生顺-冷杉醇品种(系)8306和豫烟11中高表达,ABS在不产生顺-冷杉醇的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87和豫烟12中高表达。在产生顺-冷杉醇品种(系)中CPS2基因第二外显子第456位碱基表现为G,在不产生顺-冷杉醇品种(系)中碱基表现为T。8306和豫烟11具有较高的西柏三烯二醇含量,顺-冷杉醇和赖百当烯二醇仅在8306、豫烟11中检测出。调制后,8306和豫烟11的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各品种(系)均未检测出赖百当类降解产物。豫烟11的感官质量评分最高,表现为香气质和柔细度稍好、浓度稍浓、刺激性稍小、灰色较白。二萜类物质总量与香气量、柔细度、杂气、刺激性和感官质量评价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萜类降解产物总量与香气质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烤烟品种(系)二萜类物质及其降解产物、基因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8306和豫烟11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DXR和CYC-1、CYP71D16的上调表达。部分品种不产生顺-冷杉醇与CPS2碱基突变表达受阻有关。结合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认为,二萜类物质及其降解产物能够起到增添香味、柔和烟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不同烤烟品种(系)叶片组织结构、腺毛及分泌物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烤烟品种(系)叶片组织结构差异、腺毛发育及腺毛分泌物代谢特点,应用扫描电镜、数字显微镜及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对高香气品种(系) 8306、豫烟11号等8种烤烟品种(系)的叶片组织结构、腺毛密度及腺毛分泌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长柄腺毛是优势腺毛。上表皮腺毛普遍多于下表皮腺毛。豫烟11的短柄腺毛密度、8306的长柄腺毛密度、K326的保护毛密度分别较其他烤烟品种高;西柏三烯二醇是腺毛分泌物组分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赖百当化合物包括冷杉醇和赖百当二醇,仅在豫烟11、8306、12451中少量存在,在其他烤烟品种(系)中均未发现;(3)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厚/叶厚、腺毛密度及腺毛分泌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高香气烤烟品种(系)的叶片组织结构、腺毛密度、腺毛分泌物总量均显著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37.
为在设施农业土壤中筛选获得兼具高效除磷能力和良好环境适应性的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从设施大棚采集40 cm以上土样,梯度稀释后经PAOs平板初筛、异染粒染色复筛聚磷菌,结合形态学和16S rRNA测序鉴定种属。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聚磷菌的除磷率和菌体磷含量,PCR验证聚磷作用关键基因ppk。采用活菌计数法分析聚磷菌的耐盐和耐高温率,对峙培养法分析对病原菌的抑菌率。本研究共筛选得到7株聚磷菌,经鉴定分别属于节杆菌(Arthrobacter spp.)、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p.)、红球菌(Rhodococcus sp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4个菌属。好氧条件下,所有菌株均具有除磷作用,其中A.ureafaciens Fp64的除磷率最高(70.52%),R.rhodochrous Fp31的菌体含磷量最高(18.74%)。在除磷率大于50%的4株聚磷菌中,均可扩增获得ppk基因。所筛选聚磷菌兼具多种其他生物学特性,其中A.ureafaciens Fp64和A.keyseri Fp38具有病原菌拮抗和耐盐性,M.esteraromaticum Np20具有病原菌拮抗和耐高温性,R.rhodochrous Fp31具有极其显著的耐盐性。本研究所筛选的菌株具有较高的除磷能力和菌体含磷量,兼具拮抗病原菌和良好环境适应性等特点,有望用于控制土壤渗漏液磷流失,为进一步研发针对设施农业土壤环境的高效生物除磷技术提供了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38.
中兽医疗兽病,常用汤、散剂,可基层兽医在治猪病时由于灌药麻烦而乐用西药。为寻求中草药适应猪病治疗新途径。笔者自五八年起,结合临床进行此项研究,多年来,曾用蒸馏法,水煎醇沉法,结晶析出法等制成中草药针剂多种。经一般针剂指标检查基本符合要求的,用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封闭及穴位注射等方法应用于兽医临床。目前基层兽医用鱼腥草、桉叶素、一见喜、一支黄花、青蒿、大蒜、板兰  相似文献   
39.
植物抽提物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进行了 3种植物 (药菊、紫茉莉和板蓝根 )丙酮抽提物对不同病毒抑制作用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稀释 5 0倍的紫茉莉根组织抽提物对TMV、CMV和TuMV的抑制效果最好 ,药菊次之 ,板蓝根最差 ;这几种植物抽提物对不同种病毒的抑制效果也有差异 ,紫茉莉根组织抽提物对TMV抑制作用最明显 ,对TuMV次之 ,对CMV稍差。另外 ,紫茉莉根组织的抽提物对病毒系统的抑制作用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40.
土壤中的莠去津残留会对大豆等后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还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为建立莠去津污染土壤高效修复技术,本研究进行了莠去津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并比较了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以莠去津为降解底物,从长期施用该农药的农田土壤中分离降解菌,根据菌落形态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对降解菌进行鉴定。通过发芽试验,验证降解菌对莠去津抑制大豆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播前冲施、浸种和播后冲施对降解菌缓解莠去津药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获得了一株莠去津高效降解菌Zatd001,鉴定结果为类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sp.)。菌株Zatd001能有效缓解莠去津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3种施用方式都能显著降低莠去津对大豆植株的毒害,各生长指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3种施用方式修复效果大小顺序为:播前冲施>播后冲施>浸种处理,但各施用方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菌株Zatd001能有效缓解莠去津残留会对大豆造成药害,且施用方式灵活方便,该研究对降解菌在修复莠去津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