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通过对油菜地蜗牛不同发生密度的调查,取得了6组样本资料,运用聚集度指标等法,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蜗牛在油菜田间呈聚集型分布,其原因是蜗牛本身的生活习性所致;并通过几种抽样方式比较表明,以“Z”字形抽样结果最佳,其次是直行式和棋盘式;同时通过防治方法的比较,提出了经济简便有效的防治措施——撒施6%蜗克星诱杀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2.
通过一系列回交,将苗期抗小麦秆锈菌(pucci(?)i(?) grami(?)is f.sp tritici)的部分显性基因由阿拉拉特小麦(Ttriticum araraticum)的2个品系(PGR 6126和PGR 6195)导入了六倍体小麦。该基因对小麦秆锈菌的绝大多数小种均有中等水平的抗性(侵染型为1~+—2)。由于它与Lr13(1.0%)、Lr23(4.7%)、Lr16(34.4%)、Sr36(21.9%)等基因及Sr9(28.0%)位点均具有连锁关系,因此该基因很可能定位于2B染色体短臂上。其基因符号被指定为Sr40。目前正在进行将该基因和与该基因紧密连锁的Lr13基因重组的工作,这种重组体在小麦育种中十分有用。在转移抗秆锈性的同时还进行了将阿拉拉特小麦的抗叶锈基因导入六倍体小麦的试验,但未获成功。  相似文献   
103.
不同密度棉花施肥水平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省棉花大面积生产有棉田施肥量愈来愈多,种植密度愈来愈稀的趋势.其结果是棉株封行早,中下部和内围的早期蕾铃大量脱落,上部和外围的晚桃增加,以致棉花品质下降,产量不高不稳.为此,1982  相似文献   
104.
M.N.Uddin等测定了4个人工杂交种及其亲本、1个推广杂交种(Comet)以及75个纯系(用一粒传法选自每个杂交种)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和植株重。粒重表现出了最强的杂种优势,而其余产量组分的正的杂种优势,组合间各不相同。所有人工杂交种的株高都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在杂交种和纯系中,高产均与中等位重和中等株高相联系,但杂交种和纯系各性状的测定值均比其亲本的高.在株高和主要产量组分(即单位面积位数和位重)方面,高产纯系与杂交种是相近的,这证明有可能从利用杂种优势的杂文种中找到基本性状与其杂文种相同的纯合…  相似文献   
105.
膨化大豆复合营养舔砖对舍饲圈养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膨化大豆复合营养舔砖对舍饲圈养山羊的应用效果,选用3月龄左右,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相近,健康无病,生长发育良好的广西隆林黑山羊18只。采用对比试验安排,根据个体强弱、体重和体尺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结果表明:饲喂了舔砖的羊只健壮活泼,毛光亮顺滑,全期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83.59%,差异显著(P<0.05);舔砖组体长增加量、体高增加量、胸围增加量各阶段均高于对照组,而且0~32d体长增长量、全期体长增加量舔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舔砖组山羊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常量元素Ca、P、Na的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舔砖组与对照组比,每只羊多净增纯利40.8元,投入产出比达1:1.69,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06.
阿拉拉特小麦抗秆锈基因向六倍体小麦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7.
大麦黄矮病是世界小谷粒作物为害最严重,发病最普通的病毒病。已知北美普通小麦品种Anza及CIMMYT的几个小麦材料耐BYD。为了了解BYD耐性遗传基础。对Anza和9个其它耐性小麦材料进行了研究。将耐病材料进行杂交。并与敏感亲本Bobwhite或Bagula杂交。1990年在墨西哥Toluca附近的田间。用BYDV血清型MAV-Mex对亲本,F1及F2代进行了检测。1991年。在田间用相同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108.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广西合浦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 9 9%、1 4 3 2 %和 2 0 3 7% 3个不同粗纤维水平的日粮分别饲养 3组合浦鹅 ,测定其增重 ,并于 49日龄、70日龄每组用 5只鹅做消化代谢试验 ,70日龄每组用 1 0只做屠宰试验。试验结果 :第 1组、第 2组、第 3组试验期间分别增重2 487 9g、2 3 0 4 4g、1 75 6 8g ,第 1、2组显著高于第3组 (P <0 0 1 ) ,第 1、2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第 1组日粮的粗纤维消化率分别比第二组和第三组高 2 5 5和 2 98个百分点 (P <0 0 5 ) ,第 2组、第 3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各组鹅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9.
为了分析不同海拔梯度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而为调控其主要成分-苦马豆素产量提供新的途径。本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梯度(2 512,3 005,3 490,3 977和4 493 m)黄花棘豆中内生真菌的ITS序列,观测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随海拔升高的变化情况,并运用CANOCO 5.0软件对真菌优势群落与植物营养和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梯度植物营养成分及土壤理化性质间均差异显著;从5个海拔梯度的黄花棘豆的样本中获得3615854条ITS序列,在97%序列相似性基础上可划分为750个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真菌群落的丰富度(Chao1)指数以海拔4 493 m最高,为254.10,而多样性(Shannon)指数以海拔3 005 m最高,为3.05。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是青藏高原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的优势类群。RDA分析结果显示,真菌优势类群与海拔、粗灰分和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氮、磷和无氮浸出物呈显著相关(P<0.05)。海拔、植物营养及土壤养分含量均会影响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0.
黑龙江农作物病虫害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黑龙江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管理能力,依托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的网格化监测体系,研究开发了适用于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病虫害的基于Web的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和基于Android智能设备的终端调查系统。终端调查系统主要采用调查任务的模式用于基层监测点农作物病虫害数据的监测上报,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警,以及对基层监测点的管理。该系统在黑龙江省58个水稻种植区(县)应用,覆盖了全省600个乡村基层监测点。近3年指导水稻防控面积166.8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