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3篇
  65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本试验对蒜薹采后呼吸特性、蒜薹小包装的适宜气体成分及保鲜膜小包装在蒜薹贮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保鲜塑料薄膜小包装的研制及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自2004年《种子法》颁布以来,我国种业冲破体制机制的桎梏,发展速度与规模前所未有,2016年作为新《种子法》实施的元年,也注定拉开新一轮调整序幕。那么未来,新的法律条文将对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执法者和种子经营者在具体实践中,又会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本刊特邀律师武合讲,为您探索新《种子法》下的风险规避和维权路径。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究砒砂岩区不同林地土壤机械组成的差异,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部暖水乡境内的鲍家沟小流域选取立地类型一致的油松、侧柏、沙棘、柠条4种典型林地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为对照,每种林地设置样地3个,每个样地随机选取3个取样点,采集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样,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土壤机械组成,分析各林地各径级土壤颗粒含量和分形维数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油松林土壤颗粒最细,平均粒径φ值为3.591,其后依次是侧柏林(φ值2.280)、羊草草地(φ值1.416),表明油松、侧柏林对于土壤细颗粒的保护能力相对较强;不同林地土壤细砂含量差异较大,分形维数与土壤机械组成综合指数的第一主成分呈线性关系(y=0.0129x+2.108,y为分形维数,x为机械组成综合指数,P 0.05),与第二主成分呈二次项关系(y=0.036x~2+0.001x+2.27,y为分形维数,x为机械组成综合指数,P 0.05)。  相似文献   
54.
55.
我国非农部门的收益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农户小规模经营难以致富。国家出台引导劳动力流动和土地流转政策后,大量劳动力流转到非农部门,土地并未发生大量流转,农业生产率也持续增长。原因是农户按综合收入最大化经营目标配置不同质的劳动力,导致农业中节约劳动和与小规模土地相适应的技术与制度变迁,促进了农业要素的替代性和可分性特征形成。只要能够实现与土地小规模经营相宜的技术变革,农户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是必然低于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必须提高农村居民的就业技能,使之进入稳定和高收入的就业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够使农业规模经营取得更高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56.
林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长效性能的经济产业,它是集环境保护与经济价值为一体的公益事业和基础性产业链,只有盘活了森林资源,构建以林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开发林下经济,进一步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科技含量,科学探索林业生产机制的责、权、利改革,增加林业生产力投入,促进林业经济资源的经营水平,才能使荒山、沙地、绿起来,农牧民富起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经营权交给农牧民,使农牧民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理权、收益权。笔者重点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实现林权制度改革的科学性与提高农牧民实际收益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7.
设计了一套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运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技术设计概念和OOP面向对象思想,把每个泊车位设计成具有属性、方法和相应动作的独立对象,通过3G、CDMA、串口通信等方式使其与设备之间进行通讯交互,达到物与物之间的智能通信。  相似文献   
58.
建立同时测定鲜竹沥中愈创木酚、水杨酸、酪氨酸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Syncronis C18(250.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0.5%磷酸溶液(含0.5%三乙胺)-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40℃。检测结果表明,愈创木酚、水杨酸、酪氨酸分别在93.76~4 688.00 ng、100.24~5 012.00 ng、864.40~43 220.0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RSD<1.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0%、98.23%、98.09%。该方法准确度较好,操作简便,可用于鲜竹沥中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9.
玉米叶片氮含量的高光谱估算及其品种差异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准确、快速、及时地对玉米氮营养状况做出判断是氮肥合理施用的基础。该研究在水培条件下对3个玉米品种(组合)叶片氮含量(LNC)的高光谱敏感波段、估算模型及其品种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LNC与不同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存在品种差异,但3个品种(组合)都在500~649 nm和691~730 nm表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在同一波长获得最高的相关系数,说明可以利用统一的波段来预测不同品种的LNC。依品种建立了LNC与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NDSI)或比值光谱指数(RSI)的定量关系模型,NDSI(714,554)和RSI(714,554)所建模型的拟合度最好,直线和指数模型拟合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用来估算玉米LNC。玉米LNC估算中,以该品种数据所建模型的估算偏差最低,利用综合模型或其他品种模型则加大了估算偏差,高估与低估的最高偏差分别为35.6%和32.7%。在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玉米氮营养状况诊断的研究及应用中,应考虑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60.
草甸土近地表解冻深度对融雪侵蚀影响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室外人工模拟融雪水冲刷试验,研究了春季解冻期近地表草甸土解冻深度对坡面融雪水冲刷侵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解冻深度对产流及侵蚀有较大影响。由于冲刷过程中冻土层逐渐向下移动,解冻土层厚度增加,坡面产流和侵蚀也随之经历着此消彼长的复杂过程。对同一冲刷强度,解冻深度愈小,坡面初始产流时间愈早,前期侵蚀率愈大,冲刷后期侵蚀率增幅减小。初始解冻深度越大,坡面初始产流时间愈晚,前期侵蚀率较为稳定,但随冲刷时间的延长,坡面随解冻深度不同发生不同程度的细沟侵蚀,侵蚀量急剧增大,冲刷过程中侵蚀率大小的变化受细沟发育程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