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2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9篇
  28篇
综合类   310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太行山丘陵区群落演替进程中碳贮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植被演替过程中碳贮量分布格局,以太行山丘陵区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其生态系统碳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碳密度随演替进程逐渐提高,其排序为:乔木阶段(58.3 t/hm2)>灌丛阶段(43.1 t/hm2)>草本阶段(20.47 t/hm2);(2)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演替进程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其含量排序为:乔木阶段(0.94%)>灌丛阶段(0.84%)>草本阶段(0.34%);(3)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植被碳贮量逐渐增加,栓皮栎群落最高,达40.30 t/hm2;草本群落阶段最低(1.34 t/hm2);灌木群落居中(8.26 t/hm2).在碳贮量构成中,乔、灌群落的乔木层碳贮量所占比重最高;草本层所占比例最小.草本层碳贮量所占比例随演替进程呈下降趋势.(4)生态系统碳总贮量随演替进程呈上升态势.由草本阶段的21.81 t/hm2,增加到灌木阶段的51.36 t/hm2,乔木群落阶段达到最大,为92.63 t/hm2.生态系统碳贮量增加约4.3倍.在碳贮量构成中,土壤碳储量所占比重最大.土壤碳贮量占总贮量的比重随演替进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意义]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和"互联网+"的有效推进,利用ICT满足国民对田园农耕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农业游戏化作为一种新兴农业扶贫模式,将ICT拓展到农产品的销售过程,通过游戏化的方式使用户得以参与到农耕的过程当中,体验农耕的乐趣.[方法/过程]通过田野调查,结合二手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3.
杭州湾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文敏  吴明  王蒙  邵学新  姜小三  周斌 《土壤学报》2014,51(6):1351-1360
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调查采集杭州湾自然滩涂湿地土壤样品(0~10 cm、10~20 cm、20~30 cm),比较分析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裸滩的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碳(ROC)和轻组有机质(LFOM)的变化。结果表明:(1)0~30 cm各土层,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和裸滩的SOC平均含量依次为3.87~5.08 g kg-1,6.46~6.78 g kg-1,4.33~4.48 g kg-1和4.99~5.25 g kg-1,互花米草SOC含量高于相同土层的其他类型;(2)互花米草DOC和LFOM平均含量分别为90.69~98.90 mg kg-1,2.35~2.95 g kg-1,高于相同土层的海三棱藨草、芦苇和裸滩,而裸滩ROC含量(2.06~2.22 g kg-1)却高于相同土层的其他三种类型;(3)芦苇、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DOC占土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无显著性差异,而相同土层的DOC占土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大小依次为裸滩海三棱藨草芦苇互花米草;(4)SOC和DOC、ROC、LFOM、全氮(TN)、土壤含水量、p H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关系(p0.01),各指标与p H之间均表现为负相关性。研究表明互花米草的入侵增强了滩涂湿地的固碳能力,有机碳活性组分能够反映有机碳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4.
吴明 《湖南农机》2007,(4):18-18
部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后,因为对使用、保养、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甚少,违规操作使用而造成的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给一些农民的致富愿望投下了阴影,甚至造成终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5.
166.
基于有限容积法,建立了多孔介质相变自然对流换热模型。以在饱和含水多年冻土区敷设的输油管道为例,采用SIMPLER算法,数值计算了地表温度周期性变化条件下,埋地热油管道的非稳态传热过程,得到了不同季节管道周围冻土温度场、土冰层融化移动界面及水分迁移规律。研究表明:在地表温度的周期性波动下,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变化剧烈;受温度梯度和重力的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形成沿管道中心线自上而下的自然对流涡旋;随着地表温度的变化,自然对流涡旋中心的形态和强度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温度梯度对水分迁移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7.
油田注水系统结垢腐蚀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注水系统结垢腐蚀比较严重,基于注水水质的分析结果,开展了结垢趋势的理论预测,结果与该厂现场垢样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一致:该厂注水系统中存在CaCO3和CaSO4的结垢趋势。分别对碳酸盐和硫酸盐的结垢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碳酸盐垢的形成,压力的增加可以使CaCO3、MgCO3和CaSO4垢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pH值越高,形成碳酸盐垢的趋势越强,而对硫酸盐垢的形成基本无影响;两种垢的结垢趋势均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减弱;流速会影响注水中碳酸盐和硫酸盐在管道内表面的结垢过程。研究结论为高升采油厂解决结垢腐蚀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8.
[目的]对橡胶树高效气刺微割采胶新技术进行全面总结,为其他生产单位应用该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红卫队的气刺微割采胶新技术的7年(1999~2005年)生产性应用试验进行了总结,并对该技术的关键技术点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该项气刺微割新技术不仅可以省工省皮,而且使产量持续增加。尽管胶树排胶时间明显延长,但橡胶树体内的生理代谢反应亦表现正常,干胶含量仍较平稳。[结论]气刺微割技术是一项可行而又高效的新型割胶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9.
采用微生物大池发酵,超滤浓缩技术生产提取纺织用纤维素酶。对菌种筛选、培养基配方、接种量、培养温度、时间等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对产品的品质、应用进行了测试评价。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