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研究荷黄级进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方面与纯种荷斯坦奶牛的异同,将32头奶牛根据荷斯坦牛血统含量分为3个组,测定了各组的不同月龄体重、体尺指标和泌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荷黄级进杂交代数的提高,杂种后代在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方面与纯种荷斯坦牛的差距逐渐缩小;荷黄级进杂交三代与纯种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乳脂率、15月龄体重、体高、胸围、腹围差异不显著,改良效果明显,适宜在北方农区生产体系中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92.
以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青贮发酵益生菌(Max200)和矿物盐载体结合益生菌合剂以及植物细胞壁降解活性制剂(MIXⅡ)的玉米青贮饲料作为粗饲料,将27头‘平凉红牛’公牛(未去势)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Max200组、MIXⅡ组,经过180d育肥,分析肉牛的生长育肥指标、胴体品质、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的Max200组和MIX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肉牛的日干物质采食量(P<0.05);Max200组和MIXⅡ组‘平凉红牛’日增质量分别较对照组高0.09、0.05kg,料肉比分别较对照组低0.49、0.28,说明玉米青贮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提高了青贮饲料的转化率;Max200组和MIXⅡ组‘平凉红牛’的屠宰率分别较对照组高2.08%、1.11%,净肉率分别高2.82%、1.51%,胴体产肉率分别高2.04%、1.12%;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相同的肉牛活质量价格时,Max200组、MIXⅡ组‘平凉红牛’分别较对照组平均多赢利297.73、170.13元/头.  相似文献   
93.
公路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路域(沿带状公路向周围延伸一定距离的空间范围)野生动物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陆生脊椎动物。本文就如何利用样带法和样方法对路域陆生脊椎动物种类、数量、公路交通造成的动物死亡数等进行调查作了详细阐述。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公路对不同类别或种类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呼吁国内学者开展更多公路对陆生脊椎动物影响的实质性研究,并将成果运用于研究地区以后的路网设计与改造实践中。  相似文献   
94.
优质水稻新品系香5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用中国香稻与9311杂交,再与鄂中5号复交,并经连续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该品系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熟期适宜、香味浓、配合力强等特点。该文总结了香5的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该品种大田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5.
“水稻-虎纹蛙”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稻-蛙”模式中。经济效益达2163—4683元/667m^2,而对照单纯种植水稻的试验地中,经济效益仅607元/667m^2。“稻-蛙”模式是单纯种水稻经济效益的3.56—7.71倍。值得提出的是。“稻-蛙”种养模式栽培出的水稻由于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其稻谷的质量要比对照单纯种植水稻的稻谷更好。“稻-蛙”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6.
近年湖北潜江地区植棉面积稳定在30khm^2左右,面积、单产、总产、原棉收购量居湖北省前列。在历年种植过程中,出现了种植结构不当、主次不分、品种多乱杂、密度过稀、病虫蔓延、施肥不合理、化调技术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调整种植结构、合理种植密度、选用优良品种、科学用肥、全程化调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7.
旨在研究牛至精油(oregano essential oil,OEO)与莫能菌素(monensin,MON)对荷斯坦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前期阶段选用了体重相近((41.31±2.23)kg),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初生犊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采用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全脂牛乳和颗粒饲料,其他3个试验组在饲喂全脂牛乳和颗粒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4 g·kg-1牛至精油、3.6 g·kg-1莫能菌素和7.6 g·kg-1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的混合物,饲喂至56、70日龄时,从每组中选取6头体重相近的公犊,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指标,并通过口腔导管的形式采集犊牛的瘤胃液,检测消化酶活性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1)添加牛至精油显著提高了56日龄犊牛血清中TP、SOD、GSH和GSH-Px的浓度(P ≤ 0.05);莫能菌素对56、70日龄犊牛BUN浓度有降低的趋势(P<0.10)。2)牛至精油显著降低了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了白色瘤胃球菌的数量(P ≤ 0.05);莫能菌素显著降低了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原虫的数量(P ≤ 0.05),并有降低白色瘤胃球菌数量的趋势(P<0.10),在56日龄时,莫能菌素有降低犊牛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数量的趋势(P<0.10);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在56日龄时,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有交互作用的趋势(P<0.10),而在70日龄时则呈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3)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56、70日龄犊牛瘤胃中胃蛋白酶浓度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莫能菌素在抑制瘤胃内原虫数量上强于牛至精油,牛至精油对提高主要蛋白质降解菌数量的作用效果优于莫能菌素。总之,牛至精油可改善犊牛的健康状况以及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牛至精油作为天然植物抗生素可替代犊牛期预防性治疗的其他类抗生素生长促进剂。  相似文献   
98.
为阐明陇东肉牛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运用PCR扩增陇东肉牛PON1基因所有外显子序列并测序,通过Seqman软件完成序列拼接,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其碱基组成、开放阅读框及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原子组成、氨基酸残基数、亲水性和疏水性、分子质量、等电点、二级结构、高级结构等。结果显示,陇东肉牛PON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 068 bp,编码355个氨基酸残基,其中数目最多的为亮氨酸(Leu),数目最少的为半胱氨酸和色氨酸(Cys和Trp)。碱基组成中A+T含量(56.55%)高于G+C含量(43.26%)。与GenBank中牛PON1基因序列(登录号:EU289337)比对分析发现,在PON1基因外显子4、6、8、9中存在突变,但均未导致氨基酸发生变化,为同义突变。PON1蛋白的原子组成是C1810H2796N454O533S12,分子质量为39.83 ku,理论等电点为5.24,为稳定的水溶性蛋白质。PON1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延展链、α-螺旋和β-转角分别由159、116、55和25个氨基酸构成,最终形成了以无规则卷曲和延展链为主的混合型。PON1蛋白的疏水性结果表明,第8位苏氨酸(Thr)疏水性最强(最高分值2.878),第299位脯氨酸(Pro)亲水性最强(最低分值-2.222)。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陇东肉牛PON1蛋白功能及探讨PON1基因突变对甘肃地方肉牛胴体、肉质性状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黑龙江省原麝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麝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世界共有五种麝,即原麝(Moschusmoschiferus)、林麝(M.berezowskii)、马麝(M.sifanicus)、喜马拉雅麝(M.Ieucogaster)和黑麝(M.fuscus),五种麝中国均产,并且是主要分布区,其分布区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少数周边国家也有麝的分布。 原麝分布于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的阿尔泰山区和安徽省的大别山区。黑龙江省分布的原麝为指名亚种  相似文献   
100.
天然林水文功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南省天然林的现状分析入手,对不同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阐述。天然次生林以阔叶林为主,生物多样性丰富,粗腐殖质层A0层厚,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与人工林比较,乔根重及乔、灌草面积指数高,凋落物多,森林水文生态功能强。天然次生林一次最大土壤贮水量1326.5t/hm^2比人工林的706.845/hm^2大87.67%;天然次生林冠一次最大持水量6.148t/hm^2,比人工林的3.039t/hm^2倍,天然林在防洪蓄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