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2篇
  15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5种马病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马疱疹病毒1型(Equineherpesvirus1,EHV1)、马动脉炎病毒(Equinearteritisvirus,EAV)、马流感病毒(Equineinfluenzavirus,EIV)、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infectiousanaemiavirus,EIAV)和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Ea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virus,EEEV)等5种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用芯片点样仪逐点分配到处理过的玻片上,制备成检测芯片。提取样品中的RNA,进行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上进行特异性杂交,对杂交结果进行扫描检测和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制备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和鉴别上述5种病毒,可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的最高稀释度为10-6的病毒液,约25个病毒DNA拷贝,但其它病毒材料未见红色荧光信号,证明了本方法的特异性。在进口马的隔离检疫期间,采集马鼻肺炎、马动脉炎中和抗体阳性但病毒分离阴性马匹的白细胞悬液,分别在EHV1和EAV位点处可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证明基因芯片技术不但快速、准确和敏感,而且可同时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42.
<正>蚕种催青质量关系到孵化率高低、孵化整齐度、蚁体强健、蚕茧优质高产问题。我市近几年蚕桑生产发展速度较快,每年发种量以5~10万张的速度递增,1991年发种93.8万张,1992年发种103.8万张,1993年发种109.2万张,1994年发种115.6万张。由于我市强化了对催青技术质量的管理,实用孵化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1991年春为97.1%,1992年春为97.5%,1993年春为97.2%,1994年春为98.20%。我们就近四年的实践,对我市强化蚕种催青(农村)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3.
吴华  杨明芳 《江苏蚕业》2004,26(4):53-54
<正>2004年4月上旬,盐城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晚霜袭击,这是自1962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霜害。东台、大丰、射阳、盐都等地从4月4日凌晨4时到早晨7时,形成明霜,最低气温下降到-2.3℃,农作物均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桑树受害特别严重:早生桑处在"雀口"阶段,桑树受害程度较重的枝条从上到下所有的芽均被冻死,受害程度一般的枝条上部8~9个芽被冻枯;晚生桑处于"脱苞"阶段,桑树受害较重的枝条上部7~8个芽被冻死,受害程度一般的枝条上部4~5个芽被冻枯。由于此次霜害四十年一遇,冻害发生后,我们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针对学术上霜害后,桑树剪梢与不剪梢两种方法,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现将性状调查分析及结论作一概括,谨与同仁们商讨。  相似文献   
44.
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Voss.)Koehne.],别名海棠、海棠花、垂枝海棠、解语花,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安徽、陕西、江苏、浙江、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0~1200m的地区,多生长于生山坡丛林中和山溪边。垂丝海棠花色艳丽,花姿优美。叶卵形或椭圆形。花朵簇生于顶端,花瓣呈玫瑰红色,朵朵弯曲下垂,如遇微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在亚抑菌浓度单一药物的持续诱导下,鸡源大肠杆菌(E.coli)对临床常见药物的耐药表型变化,本实验采用亚抑菌浓度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持续诱导培养LG30鸡源E.coli和O78标准菌至30代,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各不同诱导代次的菌株对常见药物的耐药表型.结果表明在亚抑菌浓度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持续诱导培养下,受试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持续下降,当诱导至20代,各诱导菌已成为多重耐药菌株,继续诱导至30代,各诱导菌对药物的耐药程度加重,但各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升高速率变慢.表明细菌在单一药物诱导下可以较快进化为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46.
母猪围产期的管理是最关键的管理环节,其关键难题有母猪的延期妊娠、产程过长和产后感染问题。由于母猪属于多胎动物,子宫角特别发达,一般窝产仔数均在10头左右,有的母猪窝产仔数较高,可达16头以上。  相似文献   
47.
结合国内高等农业院校动物中毒病学的传统教学概况,针对动物中毒病学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更为适应新时期网络课程教学的要求,本文从动物中毒病学网络课程的定义与特点、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特色、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思路、网络课程体系结构及模块的开发与建设等方面对动物中毒病学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假眼小绿叶蝉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群,也是陕西茶叶主要的害虫之一。笔者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等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几乎无防治效果。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效,施药1 d后的防效分别为57.0%和32.4%,施药3 d后的防效分别为63.2%和60.2%,施药7 d后的防效分别为86.9%和70.6%。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治茶叶主要虫害假眼小绿叶蝉提供了新的药剂选择。  相似文献   
49.
2017年,本实验室从东北三省分离收集猪大肠杆菌239株,检测受试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表型及耐黏菌素菌株的mcr-1携带率,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有112株菌检出mcr-1,检出率为46.9%(112/239),有9株对黏菌素耐药的菌株未检出mcr-1。mcr-1阳性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喹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恩诺沙星和乙酰甲喹的耐药率均极显著高于mcr-1阴性菌。结论:mcr-1耐药基因与猪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表型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临床分离株对氟苯尼考(FFC)的耐药性及floR基因的流行与分布情况,收集河南、湖北、江西、陕西、湖南、山西、安徽等7个省份合作猪场送检的病死猪肺脏、脾脏、支气管黏液等206份病料样本,从中分离APP并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FFC的敏感性,PCR及测序方法检测floR基因,并用随机引物PCR(AP-PCR)方法分析临床分离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了APP 28株,分离率为13.59%。4株APP对FFC耐药,耐药率为14.29%;15株携带floR基因,floR检出率为53.57%,高于APP对FFC的耐药率;有11株分离菌floR阳性但对FFC并不耐药。分析RAPD系统树状图发现,28株APP被分为几乎无核苷酸同源性的A和B 2大类、25种RAPD型,其中A类25株,分22种RAPD型,14株携带floR基因,这些菌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0%~80%;B类3株,分3种RAPD型,1株携带floR基因。本研究提示APP的floR基因主要以水平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