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1.
气温变化对哈尔滨市呼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71-2011年的气象数据,系统分析了呼兰区41年内气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呼兰区≥10℃的有效积温变化范围为2 378.5~3 007.2℃,5年滑动平均曲线整体呈震荡上升趋势;呼兰区玉米苗期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16.11~22.50℃,5年滑动平均曲线波动频率较大,但整体呈震荡上升趋势;玉米拔节期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20.02~25.92℃,5年滑动平均曲线呈明显的波动变化;开花期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18.28~26.61℃,5年滑动平均曲线处于平稳状态;灌浆成熟期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16.41~20.37℃,5年滑动平均曲线整体呈震荡上升趋势.这些结果表明呼兰区玉米生育各阶段温度基本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求,近15年玉米生育期内有效积温的震荡升高有利于选择中晚熟玉米品种,但干旱发生的几率增大.  相似文献   
12.
    
花——赏心悦目、优美动人,历来被人们视为吉祥、幸福、繁荣、美好和团结友谊、抒发心境、寄寓情感的象征。也是庆贺、纪念、交往的礼物。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赏花、养花的高雅风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花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花卉能丰富……  相似文献   
13.
以吉林省过去50年来大面积种植的8个春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1980s、1990s、2000s和2010s各2个代表性品种),采用整体研究思路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年代主栽玉米品种生理成熟后茎秆质量变化规律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年代更替品种的植株农艺性状更加优化,适应密植群体;节间长度分布更加优化,上部节间长度增加,下部节间长度相对降低。以基部第3节间的穿刺强度、第4节间的断裂强度和第5节间的弯折强度综合衡量茎秆质量,2010s年代品种完熟期至收获期茎秆基部节间质量明显优于1980s、1990s和2000s年代品种,降低生理成熟后植株倒伏的风险。1980s、1990s、2000s和2010s年代品种完熟期后21 d第3节间的穿刺强度降幅分别为42.8%、47.5%、36.2%和31.3%;第4节间的断裂强度降幅分别为57.1%、52.6%、45.8%和51.8%。2010s年代品种收获期子粒产量最高,分别较1980s、1990s和2000s年代品种显著增加57.2%、23.1%和18.8%。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即甜质型玉米,是普通玉米的一个变种,又称为蔬菜玉米、水果玉米、罐头玉米,子粒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10倍左右。甜玉米新品种万甜1826是由河北省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而成,母本SW44来源于D2331,父本SW45来源于(418xSW29)xSW29。该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广,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万甜1826甜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即甜质型玉米,是普通玉米的一个变种,又称为蔬菜玉米、水果玉米、罐头玉米,子粒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10倍左右.甜玉米新品种万甜1826是由河北省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而成,母本SW44来源于D2331,父本SW45来源于(418×SW29)×SW29.该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广,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叶源调减(“减源”)对不同密度群体的产量,干物质及氮、磷、钾元素积累转运的影响,以期为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及养分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不同密度,分别为常规生产种植(60 000株/hm 2)和高密度种植(90 000株/hm 2);副区为不同减源强度处理,于开花吐丝期将植株的每1片绿叶横剪1/2、1/3、1/4(用T1、T2、T3表示),不剪叶为对照(CK),测定吐丝期(减源后)至成熟期植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与转运情况。【结果】 在常规生产种植密度下,不同减源处理的穗粒数、百粒重、产量均较CK显著降低(P<0.05),其中T1、T2、T3处理分别较CK平均减产32.1%、20.3%和11.9%;而高密度处理,T3处理显著提高了穗粒数,产量显著增加,较CK增产7.7%。与CK相比,不同减源处理均提高了营养器官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转运率,减源程度越大,干物质与养分转运率越高,其中在常规生产种植条件下,T1处理营养器官的氮、磷、钾转运率2年平均分别较CK提高25.4%、19.1%、10.7%,T2处理的分别提高14.3%、9.8%、5.2%,T3处理的分别提高19.0%、10.7%、8.4%;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T1处理营养器官的氮、磷、钾转运率2年平均分别较CK提高17.1%、12.8%、5.8%,T2处理的分别提高12.6%、8.0%、3.6%,T3处理的分别提高14.9%、11.3%、3.9%。常规生产种植条件下不同减源处理降低了籽粒中氮、磷、钾的积累量,而高密度种植条件下适当减源,籽粒中氮、磷、钾的积累量有所提高,其中T3处理2年平均比CK提高11.8%、6.9%、6.1%,而T1、T2处理籽粒氮、磷、钾积累量2年均值分别比CK降低20.4%、23.4%、20.0%和10.3%、15.6%、16.0%。【结论】 高密度玉米群体存在叶片冗余,适当减少叶源量(剪叶1/4),促进了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磷、钾营养元素向籽粒的合理转运,提高了成熟期籽粒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积累量,显著提高产量。因此,在玉米生产中合理增加密度,在高密度群体下适当调减叶源量,是春玉米进一步高产和养分高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作物模型在我国玉米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模型在我国发展与应用日趋完善,已成为农业科研领域重要的研究工具,在区域化模拟、农业预测与风险分析、宏观农业决策制定、未来气候情景模拟、优化栽培措施及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对当前国内作物模型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6个生长模型概况和在玉米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及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模型进行应用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作物模型在我国玉米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对现有主要模型存在问题及今后需开展的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近几年社会发展进步,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养殖业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之一,牛养殖产业也在诸多优势条件下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并且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提高,牛养殖产业的规模和养殖数量也获得大幅度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包括牛的传染疫病,它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限制了牛养殖业向着集约化方向的发展。春季作为牛疫病暴发的高峰期,很容易因为昼夜温差大等各种不利因素导致牛身体出现异样,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和管控,会极大的降低牛养殖产业经济效益。对此,本文主要针对春季牛养殖疾病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不同植物生长抑制剂对黑心菊矮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心菊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促控灵、矮壮素3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在株高20 cm时对黑心菊矮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浓度为1000mg/L对对黑心菊的矮化效果最为显著;促控灵浓度为2.0 mg/L时对黑心菊的矮化增粗效果最为显著;矮壮素浓度为1000mg/L时对黑心菊的矮化增粗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吉林省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3个不同年代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遮雨棚土柱栽培试验,研究长期水分亏缺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及干物质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水分亏缺使老品种(1970s和1990s)果穗叶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幅度大于当代品种(2010s)。水分亏缺下,当代玉米品种叶片和茎鞘干物质转运率高于老品种,与对照相比,2010s、1990s和1970s玉米品种叶片和茎鞘干物质平均转运率分别提高了48.9%、47.7%和33.8%。水分亏缺下,玉米花前贮藏同化物转运对子粒产量贡献率随着年代的推进而降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产量贡献率则随着年代的推进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