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6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14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9篇 |
农学 | 138篇 |
基础科学 | 236篇 |
345篇 | |
综合类 | 1111篇 |
农作物 | 116篇 |
水产渔业 | 163篇 |
畜牧兽医 | 637篇 |
园艺 | 235篇 |
植物保护 | 1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64篇 |
2010年 | 126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116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134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8篇 |
1974年 | 4篇 |
1966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为验证“鸡传支喉炎散”的临床疗效,用“鸡传支喉炎散”对人工感染ILT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IBV(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的鸡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支喉炎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愈率为80%、有效率为100%.其疗效与清肺止咳散相当;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治愈率为76.6%、有效率为96.7%,其疗效与喉炎净散相当。鸡传支喉炎散的临床推荐剂量为2%拌料。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揭示外源单糖葡萄糖(Glc)和双糖蔗糖(Suc)对中性氯化钠盐胁迫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生化机制,以及两种类型糖在缓解玉米盐胁迫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自主选育的玉米品种垦玉6号为材料,在植物生长室采用1/2 Hoagland营养液培养玉米幼苗。玉米培养至两叶一心时分别采用0.5 mmol·L-1 Glc和Suc预处理3 d,以1/2 Hoagland营养液为空白对照,以等浓度甘露醇为渗透对照;然后,采用150 mmol·L-1 NaCl(1/2 Hoagland营养液配制)对玉米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4-6 d,以相应糖预处理和空白处理玉米的非盐胁迫为对照。于处理第4天取第2片全展叶进行玉米光合相关和抗氧化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于处理第6天进行株高、根长和干重测定;同时于处理第2、4、6天采用Li-6400XTR光合仪测定光合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空白未处理对照相比,Glc和Suc预处理导致玉米幼苗根长、干重和叶片含水量增加,但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株高,分别增高了6.39%和4.86%,并维持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其它供试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不显著;同时,盐胁迫可明显抑制玉米幼苗生长,盐处理6 d株高和根长降低了16.37%和12.17%,地上部及地下部干重分别降低了20.69%和25.00%。盐处理导致玉米叶片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增多,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叶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Hill反应活性,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下降, 其中胞间CO2浓度(Ci)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重要的是, 外源Glc和Suc预处理可显著促进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 其中Glc预处理的玉米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干重较S处理分别增加6.12%、4.49%、15.65%、18.52%, Suc预处理分别增加7.34%、4.87%、17.39%、22.22%。外源Glc和Suc预处理能有效改善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 显著减缓盐胁迫下玉米叶片Pn、Tr、Gs、Fv/Fm的下降速度, 缓解Ci的升降速度,提高叶片Hill反应活性,增加叶片持水量和光合色素的含量。同时,Glc和Suc预处理还显著减少盐胁迫下玉米叶片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其中,Suc预处理在清除H2O2及提高叶片Hill反应活性两方面均显著高于Glc。此外,与空白盐胁迫处理相比,除引起玉米叶片Hill反应和叶绿素a(Chl a)的显著变化外,采用等渗的甘露醇预处理玉米幼苗其供试生理生化指标未发生显著改善,亦未能引起供试生物学指标的显著改善。【结论】正常生长条件下,Glc和Suc处理可通过维持叶片较高的Pn,促进玉米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盐胁迫条件下,外源Glc和Suc不仅维持玉米幼苗较高Pn,而且通过增强光合膜系统稳定性、增加光合色素含量、提高PSII反应活性、改善玉米叶片气孔开放及碳同化能力等生理生化机制提高玉米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3.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BRDC),又称为“运输热”(Shipping fever),是由多种细菌、病毒和应激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牛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通称,高发于犊牛。BRDC分布广泛,给全球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中国养牛业的发展,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在中国各地奶牛场和肉牛场相继被确诊,严重威胁中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该病病因复杂,防治难度大,快速准确的诊断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BRDC的诊断技术,为该病的临床防控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目的】分析不同"库"容量对水稻灌浆后期叶、茎、鞘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及剑叶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Rubisco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型基因转录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寒地粳稻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穗数型高产品种‘龙稻11号’作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灌浆期分别进行不同剪穗处理,分别是无穗、半穗和全穗处理。【结果】表明,在同等的"源"条件下减小"库"容量有利于提高籽粒的粒重和成熟度,随着"库"容量的增加所需的灌浆时间就越长;没有"库"容时光合产物主要贮藏在叶、茎、鞘等营养器官中,但有"库"容时主要转移到"库"中,"库"越大转移的光合产物也越多;灌浆后期SPS、AI、SuS活性呈下降,期间的酶活性大小表现为全穗半穗无穗,"库"容量越大SPS、AI、SuS酶活性以及Rubisco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型基因的转录表达量也越高;Rubisco同工型基因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型基因的上调表达会促进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论】水稻高产甚至超产不仅要构建大的"库"容量,而且还要保障灌浆时间。 相似文献
107.
稗草对双季稻生长的影响及其防除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稗草是中国南方双季稻稻田的恶性杂草,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明确稗草对双季稻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稗草密度下水稻生长与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稗草的竞争干扰下,双季早、晚稻的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随稗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指数模型y=beax可以较好地拟合稗草对早稻分蘖数、有效穗数和产量的影响,而二次曲线模型y=ax2+bx+c拟合稗草与株高、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损失间的关系最佳;二次曲线模型y=ax2+bx+c均可较好地拟合稗草与晚稻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和产量损失间的关系。稻田使用化学除草剂(丁草胺、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防除时,双季早、晚稻稻田稗草的经济危害水平分别为1.64%~2.91%和1.28%~2.28%,经济阈值分别为0.63~1.23株/m2和1.30~1.85株/m2。稗草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导致水稻产量损失;通过对经济阈值分析,化学除草剂防治稗草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08.
有限元软件MARC以其高度的CAE分析能力以及超强灵活的二次开发环境,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得到机械设计行业的推崇。而农机具的设计则完全可以借鉴MARC在汽车以及其它通用机械设计当中的已有经验。本文基于对于MARC软件的基础结构,简要分析了其文件系统在农机具设计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0.
陕西省吴起县1998年确立了封山退耕的战略,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实施退耕还林后,吴起现有种子植物56科160属235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53科157属232种。中国特有属2个,包含中国特有种2个。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包括了种子植物科的8个分布类型和2个变型,以及种子植物属的14个分布类型和11个变型。温带成分构成了本区系的主体,本区系属于温带性质。同时本区系又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