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为阐明不同绿肥施用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设置绿肥添加室内培育试验观测了培养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动态,通过拟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土壤有机碳矿化情况.试验表明,整个培养过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前期迅速下降,培养中期缓慢下降,培养后期趋于稳定状态.施入绿肥的土壤与不施肥和单纯施用化肥相比,具有更高的微生物活性,进而使土壤平均矿化速率提高了2.8%~110.3%;但随着绿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潜在可矿化C量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并未显著增加,仅能说明通过施用绿肥可增加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72.
利用猪场废弃垫料制备番茄栽培基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猪场废弃垫料再利用,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养殖垫料与炉渣混合制成的基质栽培番茄,根据番茄对栽培基质的特性要求,测定其基质的理化性质(pH值、电导率、容重、孔隙度),筛选合适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垫料经过堆肥后完全腐熟,以垫料为主的配方A且不含炉渣的处理基质A5的番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干质量最大,分别为23.1 cm、0.44 cm、16.38 g、1.64 g。且处理基质A5的各理化性质较适宜作为番茄的栽培基质,其容重为0.63 g·cm~(-3),总孔隙度为78.5%,水气比为4.06。利用炉渣、养猪废弃垫料、菌渣作为蔬菜栽培基质属于废弃物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目前较为环保的一种废弃物再利用方式,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3.
生物炭对茶园酸性红壤氮素养分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福建省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严重,高坡度开垦茶园会造成土壤养分淋失,引起土壤酸化。为研究生物炭对茶园酸性土壤氮素养分淋溶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对照CK(C0N0)、单施常规量氮肥(C0N1)、单施两倍量氮肥(C0N2)、常规施氮肥增施2%生物炭(C1N1)、常规施氮肥增施5%生物炭(C2N1)5个处理,研究不同生物炭和氮肥添加处理下茶园酸性土壤氮素养分淋溶变化和规律。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条件下,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大,淋滤液体积显著降低,全氮、硝态氮、铵态氮的淋失量显著降低。添加生物炭处理土柱中NO-3-N和NH+4-N的淋溶开始时间均晚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土柱,且NO-3-N的浓度峰值较NH+4-N的出现早。与C0N1相比,生物炭施用处理(C1N1和C2N1)显著提高了土壤pH,NO-3-N的淋溶量分别降低了60%和77%,NH+4-N的淋溶量分别降低了40%和39%。就不同氮素形态而言,C1N1和C2N1处理中均先检测到NO-3-N,说明生物炭对NH+4-N的固持能力大于NO-3-N。研究表明在茶园酸性红壤中添加生物炭可减缓氮素损失,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结果为茶园酸性红壤的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4.
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结合信息熵对湖北省2012年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型城镇化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湖北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规律;12个地市发展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低水平-颉颃阶段.湖北省城镇化建设需要从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和“襄十随”的城市群角度进行统筹规划,以民生发展为目标,兼顾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Lyd)外地引进菌株与本地栽培菌株的遗传差异性和菌丝形态特征,为荷叶离褶伞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真菌18S rRNA(V4)和ITS(ITS1–ITS4)(18S rRNA-ITS)序列对外地引进和本地栽培的荷叶离褶伞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多重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通过分析碱基序列突变和遗传距离远近明确荷叶离褶伞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通过菌丝体生长及形态变化确定荷叶离褶伞的遗传学差异。【结果】18S rRNA-ITS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外地荷叶离褶伞菌株(Lyd-LR1、Lyd-LR6、Lyd-LR10、LydLR15和Lyd-LR17)发生较高比例的碱基缺失和碱基替换突变,且ITS序列同源性下降至80.09%~89.72%; LydLR1和Lyd-LR6菌株的碱基突变比例高于Lyd-LR10、Lyd-LR15和Lyd-LR17以及福建本地栽培菌株(Lyd-LRX和LydLRY)。进化树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Lyd-LR1和Lyd-LR6与Lyd-LR10、 Lyd-LR15、 Lyd-LR17、 Lyd-LRX、 Ly...  相似文献   
76.
全面推进乡村高效生态农业优化协同发展,是福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与重要举措。本研究在阐述高效生态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潜力和挑战,以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与农业绿色发展要求为依据,提出以“四带十集群三体系”+“4个层次链接互补”+“3大新兴创业工程”为主架构的福建省高效生态农业空间优化布局与发展规划要点,同时因地制宜优化构建以主要河流沿岸为生态廊道、主要山脉和漫长海岸为依托的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的乡村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以区域特色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为主体、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的农产品优质生产与安全供给的创新发展格局,并结合福建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提出政策法规、机制创新、组织实施、有效服务、科技兴农、人才队伍等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