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79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选取泰安市和曲阜市典型小流域,系统地研究了小流域坡面土壤磁化率与土壤侵蚀状况的空间分异特征,明确了土壤磁性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自山顶往下,坡面空间尺度上的土壤磁化率均呈波状变化,总的趋势是底部高于上部。坡面中部表土磁化率为林地〉草地〉农地,坡面不同空间部位的土壤侵蚀强度为上部〉底部,农地〉草地〉林地。从不同坡向的比较来看,阳坡的土壤磁化率低且变异幅度大,其土壤侵蚀强度大于阴坡。土壤磁化率与土壤侵蚀强度呈反相关关系.不同空间部位的土壤磁化率高低可直观地反映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32.
目前已形成一种先进的风蚀模型 ,并且通过 45个多点多年田间试验的风蚀数据得到验证。在RWEQ中 ,把残茬、土壤可蚀性和土壤糙度参数看作是系数。在RWEQ计算程序中 ,表面残茬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而腐解 ,通过耕作措施将残茬掩埋或整平。土壤糙度根据耕作工具的不同而变化 ,并随着降雨量、灌溉量以及暴风雨侵蚀力的增大而衰减。用一个光学密度指数来描述风障的作用。斜坡上的风速是变化的 ,在土壤流失量的估计中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土壤流失数据是从年平均降雨量在 191~ 12 5 5mm范围内的试验点上收集的 ,土壤沙粒含量浮动在10 %~ 87% ,大部分的风蚀数据来自 2 6hm2 的圆形地块 ,也有一部分来自面积较大的 5 2hm2 圆形地块和 36~ 12 8hm2 矩形地块。实际测出的土壤流失量在 0~ 31 2 1kg/m2 之间 ,而用RWEQ估计出的同一地块流失量为 0~ 39 15kg/m2 ,对估计和实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两者相关性显著。目前RWEQ技术已在一系列的土壤、气候、作物条件下得到验证 ,尚需在非矿质土壤上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3.
根际施肥对防治苹果缺铁黄叶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德州市为试验地点,对用TL-Fe根系输液法矫正苹果缺铁黄叶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L1根系输液6d后,苹果叶片全铁含量比ck增加104.16%,活性铁含量增加307.61%,14d后叶片全铁和活性铁达到最大值,分别比ck增加了147.35%和393.04%,然后开始下降。TL2处理6d后,苹果叶片全铁和活性铁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比ck增加273.22%和642.14%,然后开始下降。TL1处理苹果叶片花全铁、活性铁、挂果数、座果率分别比ck增加140.79%,137.24%,230.35%和696.56%,但花朵数比ck减少25.18%。TL2处理苹果叶 片花全铁、活性铁、花朵数、挂果数、座果率分别比ck增加157.90%,189.16%,38.21%,214.82%和150.46%。从试验结果来看,两种浓度TL(TL1,TL2)根系输液对矫正苹果缺铁黄叶病均有较好的效果,均可持续一年的时间,但相比较而言,以TL1处理效果更好,也更经济。  相似文献   
34.
35.
美国有关流域内磷素管理措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存在的水质问题已经引起对减少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这一课题的重视。评估 3种关于减少流域内动物粪肥施用的磷管理方案的结果表明 :如果使用 5 0mg kgMehlich - 3磷的农学临界值 ,则所研究流域中 5 5 %的土地将不能施用化肥或粪肥态的磷肥。超过 190mg kgMehlich - 3磷这一环境临界值 ,流失到水中的磷量会增加 ,因而将来在此流域 32 %的面积上要限制磷的施入量 ,使其少于作物收获带走的那部分磷。最终采用一个能说明磷的可能来源和转移危险的数值评估磷指标管理措施。它表明此流域中没有一个地区属于磷流失高危区 ,而且表明处于磷流失中等危险状况的地区 (在这些地区应采取保护措施 )也只是位于水流渠道附近的地区。在所研究的流域内 ,磷指标管理措施是指把磷流失量减到最小值作为目标的最好的管理方法 ,而且与其它策略相比 ,它影响的土地面积更少  相似文献   
36.
耕作信息直接影响沉积物运移、磷素淋失和农业土壤的持水能力。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广大地区有关耕作措施的信息。美国农业学家P H Gowda等人用 6种基于地球卫星专题绘图仪 (TM)的对数模型来区别明尼苏达河下游流域的传统耕作措施和保护耕作措施 ,对来自TM数据所绘制的耕作图 ,用由自然资源保护服务机构收集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准确评价。对数回归模型易于应用 ,且有时效 ,并可产生准确的耕作图。用TM波段 5图像的或者波段 3与波段 5图像间差异的对数回归模型最佳值的准确率和K值的变化区间为 4 2 %~ 77%和 0 0 3~0 5 1。这种方法在大区域中快速收集耕作信息非常有前景  相似文献   
37.
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种环境激素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有极强的富集作用,对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威胁极大,目前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PAEs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与检测方法、生物富集与迁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降解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认为环境中的PAEs大部分来源于人工合成途径,可被土壤、沉积物及一些悬浮泥沙中的有机物质所吸附.PAEs进入土壤或大气环境后,通过作物吸收作用会在作物体内有一定残留,环境中的PAEs可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两种方式进行降解,生物降解被认为是PAEs降解的主要形式.文章指出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认为今后应着重从PAEs的环境行为、PAEs健康风险评价、PAEs污染的治理与削减技术以及PAEs替代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8.
采用土培试验方法,以铝敏感型甘薯品种商薯19号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的钙处理水平(0、0.8、1.6、2.4 g/kg),研究了钙对甘薯铝胁迫(1 g/kg)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施钙可以显著促进甘薯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PSⅡ(Photosystem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提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叶片中丙二醛的积累量。施钙可以有效提高甘薯对铝胁迫的抗逆性,有效缓解铝对甘薯的胁迫。  相似文献   
39.
紫甘薯对硒的吸收和累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紫甘薯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基施硒酸钠[Se(VI)]和亚硒酸钠[Se(IV)]条件下,紫甘薯对外源硒的吸收累积规律,并比较了施用两种不同价态硒的紫甘薯富硒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硒源均可显著提高紫甘薯各器官含硒量,且紫甘薯含硒量均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土壤施硒量为Se 8 mg/kg时,施用硒酸钠、亚硒酸钠收获期薯块的硒含量(干基)分别达到6.69、0.88 mg/kg。紫甘薯生育期40 d时各器官硒含量叶茎薯块,130 d时硒含量叶薯块茎。当硒酸钠施用量为Se 4 mg/kg时,紫甘薯薯块中的硒累积量最高达923.81μg/株,硒在紫甘薯块根中的分配率可达67%~70%,硒酸钠处理下,紫甘薯对硒的吸收利用率远远高于亚硒酸钠处理。综合紫甘薯含硒量和施硒量对生长的影响结果分析,施用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均能增加紫甘薯薯块的硒含量,紫甘薯对硒酸钠敏感性高于亚硒酸钠,生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用硒酸钠对作物造成的毒害。  相似文献   
40.
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施氮量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为甘薯氮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以鲜食型甘薯(龙薯9和烟薯25)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生物学指标、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型甘薯的蔓长、分枝数、节间长度、叶柄长和叶宽等生物学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当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薯块产量、商品薯率和单株薯块数。适量的氮肥可显著提高薯块中可溶性糖和Vc含量,薯块中可溶性蛋白、粗蛋白以及硝酸盐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二次曲线模拟可知:龙薯9和烟薯25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为166.60,153.13 mg/kg。甘薯的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且品种间氮素吸收效率表现为短蔓品种(龙薯9)小于长蔓品种(烟薯25),氮素利用效率表现为短蔓品种(龙薯9)大于长蔓品种(烟薯25)。减少氮肥施用量可显著提高甘薯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