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7篇 |
1篇 | |
综合类 | 47篇 |
水产渔业 | 100篇 |
畜牧兽医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水温(20±0.5)℃下,给体质量(50±10)g的鲫Carassius auratus单剂量口灌20mg/kg(体质量)甲苯咪唑后0.25h、0.5h、0.75h、1h、1.5h、2h、4h、6h、8h、12h、24h、36h、48h,及72h,采集鲫血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药动学DAS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研究甲苯咪唑在鱼体内的吸收和消除规律。结果表明:单次口灌给药后,甲苯咪唑在血浆中的药时关系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每天给药一次,连续3d,氨基甲苯咪唑(MBZ-NH2)于25d后低于检测限(0.0465μg/m L)。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25d。 相似文献
102.
三北地区冷水鱼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5—8月对三北地区主要冷水鱼养殖的虹鳟、大西洋鲑、银鲑、西伯利亚鲟等发病鱼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期为冷水鱼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发病鱼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西北地区青海的虹鳟主要为烂鳃、出血等;东北地区辽宁的银鲑为体色发黑、内脏有出血点等;东北地区黑龙江的大西洋鲑主要表现为肠炎、烂鳃等;华北地区的北京西伯利亚鲟表现为体表严重出血、吻端周围红肿等。无菌条件下从患病鱼内部器官取样划线培养细菌,并进行氧化酶反应、革兰染色、API 20生化鉴定、16S rRNA保守序列分子鉴定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从患病的辽宁银鲑中分离到12株杀鲑气单胞菌、1株不动杆菌;从牡丹江大西洋鲑中分离14株杀鲑气单胞菌、6株温和气单胞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6株不动杆菌、2株黄杆菌;青海虹鳟鱼中分离到9株温和气单胞菌、6株维氏气单胞菌、6株不动杆菌、2株黄杆菌、2株鲁氏耶尔森菌;从北京房山西伯利亚鲟鱼中分离到3株海豚链球菌、3株不动杆菌、10株停乳链球菌、2株维氏气单胞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1株黄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89株菌中有92.13%和96.63%的菌株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具有很强的耐药性,有100%、93.26%、91.10%、92.13%、91.01%和94.38%的菌株分别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敏感,其中对左氧氟沙星无耐药菌株;另外,不同地区相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3.
将恩诺沙星(enrofloxacin)按照0、20、40、60、80、100 mg/kg的浓度,对小体鲟及史氏鲟口服给药5d,停药2d后对其血浆及肝脏组织中GST活性及GSH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鲟血浆和肝脏组织中GST活性和GSH含量均随着给药浓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规律性变化,并在40 mg/kg给药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小体鲟血浆及肝脏中GST活性分别为23.235、68.670 U/mgpro,GSH含量分别为27.616、39.317 mg/g pro;史氏鲟分别为42.835、101.835 U/mg pro,27.852、51.192 mg/g pro.2种鲟肝脏组织中GST和GSH酶系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血浆中,且史氏鲟血浆和肝脏组织在各给药浓度下GST活性和GSH含量均高于小体鲟. 相似文献
104.
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效学。主要包括: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生长动力学曲线、杀菌动力学曲线、抗菌后效应、四种培养因子对恩诺沙星体外抑制嗜水气单胞菌活性影响的体外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MIC、MBC和MBC/MIC分别为0.16μg/mL、0.32μg/mL和2,嗜水气单胞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h后进入对数期生长,大约持续10h;在用药4~8h时达到最大药效,由杀菌曲线可知恩诺沙星具有浓度依赖性;浓度为4MIC的抗菌后效应大于8MIC的对应值,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作用的最适pH值为7~8;二价阳离子(Mg2+)对恩诺沙星药效影响较大;随着Mg2+浓度增大,药效降低;血清可降低恩诺沙星的药效;细菌数量对其抗菌活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5.
三北地区鱼源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三北地区鲤、鲫、草鱼、大西洋鲑等鱼体内分离到的气单胞菌共16株,结合革兰氏染色、氧化酶反应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后,采用K-B药敏纸片法测定16株菌对10类25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6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阳性细菌;Blast比对分析发现实验菌株的16S rRNA序列分别与Gen Bank数据库中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不同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相似性达95%以上;系统发育树显示16株菌分别与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不同菌株聚为一支,而与肠杆菌、志贺菌和弧菌分支较远,从而判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16株分离菌中有3株维氏气单胞菌、4株嗜水气单胞菌、3株温和气单胞菌和6株杀鲑气单胞菌;药敏试验中16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阿莫西林、三甲氧苄氨啶、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利福平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95%以上,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普遍较敏感,不同菌株之间的耐药谱存在很大差异。为气单胞菌的鉴定及三北地区淡水鱼细菌病的药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将试验鱼暴露在硝基苯质量浓度为100×0.017,50×0.017,25×0.017,12.5×0.017,6.25×0.017,0 mg/L的水体中,72 h后置于清水中,于1,2,3,4,5,9,14 d分别取样,测定其对硝基苯敏感的生化指标:鳃Na+,K+-ATP酶、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丙二醛.结果表明:硝基苯质量浓度低于12.5×0.017 mg/L时,鳃Na+、K+-ATP酶的活力基本保持不变,而达到25×0.017 mg/L时,鳃Na+、K+-ATP酶的活力开始较明显地降低;质量浓度超过12.5×0.017 mg/L时,GSH-PX活力一直表现为诱导作用;高浓度组(25×0.017,50×0.017,100×0.017 mg/L)与对照组相比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至第4 d则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硝基苯染毒浓度越大,对鲤鱼影响越明显,染毒浓度越大,鲤鱼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也就越长. 相似文献
107.
108.
中药方剂对施氏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口灌方法研究了贯众、方1、方2这3种中药方剂水煎剂对1+龄施氏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每50 kg施氏鲟贯众、方1、方2给药剂量分别为9、175、36 g,以口灌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组。给药结束后,取部分鱼高温30℃热刺激2 h后,与其他常温试验组同时采样,对鱼体生长状况、血清中蛋白含量、4种酶活性及6种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方2能有效提高施氏鲟增重率。方1能提高施氏鲟血清中AKP活性,对促进施氏鲟免疫反应及机体代谢有一定作用,且其药效在高温刺激下不仅稳定性良好,还有一定的提高,能促进鱼体对热应激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但方1也表现出对鲟鱼肝肾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和负担。贯众对保护鱼体心血管具有一定作用,而方2则对其有所损伤。结果还表明,高温热刺激对用药后鱼体心血管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压力或不良影响。中药方剂的使用对促进鱼体免疫力提高、增强抗应激能力有较好作用,但仍应继续探索科学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采用体内药动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应用Excel2007、药动学3p97软件和kinetica4.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了鲤鱼血清中甲砜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ila的活性,为甲砜霉素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细菌陛败血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给鲤单剂量口灌30mg·kg-1剂量的甲砜霉素后,药物在鲤体内吸收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1.361h血药达峰(Tpeak),峰浓度(Cmax)为39.825μg·mL-1,吸收速率(Ka)为2.58h,分布半衰期T1/2(ka)为7.317h,滞后时间(TL)为0.234h,消除半衰期T1/2(ke)为77.292h。在半效应室内,EC50为15.62h。PK-PD同步模型参数AUC/MIC血清为35.37h,Cmax/MIC血清为24.89。通过抑制效应SigmoidEmax模型得到8.52~47.94mg·kg-1为临床使用甲砜霉素(TAP)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剂量。建议甲砜霉素在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给药方案为:药饵的治疗剂量为47.94mg·kg-1,预防剂量为8.52mg·kg-1。 相似文献
110.
养殖鲟鱼暴发病病原菌分离及药敏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濒死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心、肝、肾、脾等组织中分离到细菌性病原20株,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分别包括致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6株、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c)5株、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5株、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4株。16种常见药物的药敏实验显示,分离菌株均对多粘菌素B、妥布青霉素等6种药物较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等6种药物耐药,仅有部分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及敏感度的变化趋势。该研究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养殖鲟细菌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细菌继发性感染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