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7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利用转sck高代稳定纯系水稻亲本进行杂交配组,并对所获得的组合及C162S01、C162S02亲本的农艺性状进行考察。与相应非转基因对照相比,C162S系列组合在株高、剑叶宽、千粒重较多组合出现变异,其余性状则只是有的性状、与个别母本组合出现显著变异,且C162S-1、C162S022株系所配组合变异规律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定差异:C162S01、C162S02除有效穗数、单株粒重无显著变异外,其他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异;M81S、D62AS系列组合,也只是少数性状且为极少数组合变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优质水稻恢复系测67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679是广西大学农学院用合浦普通野生稻与恢复系IR661、IR2061复合杂交(IR661∥IR2061/合浦野生稻)于2000年育成的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优,同时具有合浦野生稻抗寒性强的特性。用测679组配的杂交稻组合中优679(中9A/测679)、博优679(博A/测679)和优Ⅰ679(优ⅠA/测679)已先后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用明恢63、古154、靖西中稻大粘等三个茎秆比较粗壮、高大的恢复系、农家品种进行杂交、复交,从其后代中选择茎秆粗壮、高大、穗长大的单株与珍珠高粱杂交,杂交后代经过24代的选择,选育出新型恢复系特恢。比较了特恢与明恢63、9311、253、838、桂99、207等恢复系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特恢具有高大韧,与不育系配组杂种优势强大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26个不同杂交种F1作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后代(S1)果穗单粒重和含油率,并对这两个重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采用X2拟合优度检验和经验分布拟合优度检验对每个S杂交种S1(F2)子粒含油率分布的正态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平均单粒重为0.29~0.45 g,变异系数为4.4%~19.4%,含油率为4.52%~10.50%,其后代相对变异程度较高,变异系数较大(11.02%~27.9%)。只有材料4053-2 S1子粒含油率分布,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正态分布检验都符合正态分布,其它材料S1子粒含油率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含油率与单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铝对花生根尖线粒体膜脂 过氧化和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铝性不同的2个花生品种桂花21 (耐铝)和桂花23 (铝敏感)为材料,研究了铝对花生根尖线粒体膜 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和有机酸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花23根尖铝含量较桂花21高,苏木精染色深;桂花21 和桂花23根尖线粒体O2 ·、MDA含量在试验范围内随着铝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但桂花21增加的幅度低于桂花23; 根尖线粒体SOD及POD的活性随着铝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桂花21上升的幅度明显大于桂花23。铝诱导花生根系 柠檬酸和琥珀酸分泌显著增加,桂花23柠檬酸增加幅度较琥珀酸高,而桂花21中琥珀酸增加幅度较柠檬酸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稍为高大韧水稻籽粒灌浆期间部分生理特性的变化,探讨了其结实率较低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1)稍为高大韧水稻的株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总粒数、千粒重显著高于对照的,但结实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的,单株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均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2)在子粒灌浆前期,稍为高大韧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的高,根系活力较强,库大源足,但后期根、叶早衰。稍为高大韧水稻的茎鞘物质表观运转率(流)极显著低于对照的,后期源不足、库源不协调、流不畅是稍为高大韧水稻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用转sck基因的M81、R527、C162、秋B、D62B系列水稻及对照,进行了田间抗三化螟性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用枯心指数和白穗指数作评价指标,所有转sck水稻在早造和晚造大田种植中对三化螟抗性均明显提高,达中抗以上,而对照均为中感或感级。而且评价指标枯心指数和白穗指数之间,早造和晚造之间所得结果较一致,在以后抗螟虫鉴定中可考虑选用枯心指数或白穗指数作指标,在早造或晚造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以籼稻成熟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因子对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建立了籼稻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2,4-D可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但博B在仅含2,4-D的诱导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极低;6-BA和2,4-D共同作用显著提高出愈率,在2mg.L-12,4-D+0.5mg.L-16-BA的条件下,253的出愈率最高可达到92.9%,博B出愈率可达到84.8%,2,4-D的最适浓度是1.0-2.0=mg.L-1,6-BA的最适浓度0.5-1.0mg.L-1。不同比例的KT、6-BA、NAA和IAA配合使用有利愈伤组织分化,分化率均达到100%,成苗率最高达63.3%。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6-BA不仅对愈伤组织形成和质量有较好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在齐穗后15 d和成熟期,分别测量了4个不同水稻品种(系)茎秆3个不同节间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极限,以及节间横截实面积、节间茎粗、节间茎壁厚,并作了差异显著性测验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同一水稻茎秆不同节间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极限都随茎秆的成熟而增大,大小顺序一般为:第2节间>第3节间>第4节间,它们的差异显著性与水稻品种(系)、发育时期有关;不同的品种(系)茎秆同一节间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极限存在差异,差异显著性受品种(系)的遗传特性、节间位置和发育时期影响;节间横截面积、节间茎粗、节间茎壁厚与节间拉伸强度极限、弹性模量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广西杂交稻组合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分子标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推广面积较大的45份三系杂交稻组合的Xa-4基因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33份(73.3%)材料含有Xa-4纯合基因,9份(20%)材料含有Xa-4杂合基因.在广西杂交水稻育种中应注意避免抗性基因单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