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94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51篇
  37篇
综合类   408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172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八角销售有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特别近几年,八角价格一路低迷,有市无价.那么八角的管理是否还有效益,八角是否还有前景?六万林场经过调研,综合分析认为,当前八角市场低迷,价格偏低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22.
刘萍 《广西林业》2006,(6):9-10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各乡镇林业工作站(以下简称林业站)机构队伍、基础设施、管理手段、职能发挥等情况,以及2000至2005年上级下拨给各县林业站建设经费使用情况,根据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区林业站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自治区林业工作总站组织开展了全区林业站基本情  相似文献   
23.
建立葡萄脱毒技术并繁育和推广葡萄良种脱毒苗木,对于广西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研究团队在广西最先开展了葡萄脱毒技术研究。目前已建立了10种葡萄主要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建立了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的葡萄脱毒技术,且已成功对‘阳光玫瑰’葡萄、‘夏黑’葡萄和‘巨峰’葡萄三个优良品种的带毒单株进行了脱毒。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广西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
为筛选出防治沙糖橘采后腐烂的高效低毒杀菌剂,本实验分析测定了咪鲜胺、抑霉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甲基硫菌灵6种化学杀菌剂对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其在果皮、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有效防治沙糖橘采后腐烂。药剂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实失重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根据GB 2763-2016规定,在柑橘中咪鲜胺、抑霉唑、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最大限量分别为5 mg/kg、5 mg/kg、1 mg/kg和0.2 mg/kg。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参照葡萄中的最大限量分别是2 mg/kg 和3 mg/kg。经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处理的沙糖橘,在处理后第3 d果皮、全果和果肉中杀菌剂残留量低于最高限量。经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处理的果实,在处理后第3 d果皮中药剂残留量高于限量,全果和果肉中药剂残留量低于限量。经苯醚甲环唑处理的果实在处理后第3 d果皮和全果中残留量高于限值,果肉中残留量低于限值。  相似文献   
25.
以厨余垃圾鸡蛋壳为原料,将其进行一定预处理后,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并磨成鸡蛋壳细粉。将鸡蛋壳粉与甘氨酸按质量比1∶2混合后在70℃下反应90 min,再于室温下静置24 h后得到针状晶体,然后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经分析可知,反应产物为甘氨酸螯合钙。用X-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对800℃焙烧的鸡蛋壳有膜样品、无膜样品与甘氨酸螯合后得到的产品进行熔点测定;对未焙烧的有膜样品和无膜样品于200、400、600、800℃焙烧,样品反应前后的溶液进行滴定分析,经计算得到反应的螯合率。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反应溶液中游离钙含量明显升高,经计算得到的螯合率也比200、400℃焙烧样品高。  相似文献   
26.
张晓岗  刘萍  马琨  王娜 《西北农业学报》2020,30(12):1875-1882
根据宁夏南部山区气候和作物的生长特点,设计马铃薯‖玉米(P‖M,行比分别为4∶1,3∶2, 2∶3)、马铃薯‖蚕豆(P‖F,行比同前)、马铃薯不同品种(A‖B‖C,行比1∶1∶1)间作栽培模式,以马铃薯连作为对照,研究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的变化,探寻能够减轻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有效栽培模式。采用基于18S rDNA的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 技术研究不同间作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的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变化,构建真菌ITS克隆文库,利用Genbank数据库比对各栽培模式中ITS序列的测序结果,并作群落结构组成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间作栽培后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马铃薯与玉米、蚕豆间作后根际土壤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在门、纲和目的分类学水平上与连作相比明显下降,菌群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成熟期马铃薯‖玉米3∶2行比间作模式与连作的差异最大,属的比例下降67.74%。间作栽培后,黑孢属(Nigrospora)、地丝霉属(Geomyces)、圆盘菌属(Orbilia)、枝顶孢属(Acremonium)、四枝孢属(Tetracladium)等9个属的真菌消失,同时新增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毛壳属(Chaetomium)、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小球腔菌属(Pleosporineae)等13个属的真菌,其中马铃薯‖玉米3∶2行比间作后巨孢囊霉属比例高达60.35%。可见,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能有效改善马铃薯根际土壤的真菌菌群结构,使其微环境得以改善,缓解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27.
【目的】为滇黄精花粉形态学研究及进一步的分类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个不同花色的滇黄精品系,在植株形态比较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花粉形状、外壁纹饰、极轴长(P)、赤道轴长等方面进行观察描述和比较。【结果】P1、P2和P3这3个品系之间除了花色的差异,在多数植物学特征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而P4具有植株较矮、叶片窄小、花被短小以及根茎呈圆柱状、其横切面黄色等特点;滇黄精花粉粒大,长球形,极面观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具远极单沟,沟缘整齐,沟膜较清晰,无萌发孔,外壁很薄,两层,外壁表面具细网状雕纹;4个品系的花粉大小及形态结构上差异不大,花粉长68~70μm,极轴59~72μm,赤道轴23~31μm,极轴(P,μm)×赤道轴(E,μm)分别为65μm×25μm、70μm×28μm、64μm×26μm、66μm×26μm,P/E为2.5~2.6。【结论】尽管4个滇黄精品系花色迵异,但在花粉大小及形态结构上差异不大,难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  相似文献   
28.
从速生树种杨树花中提取的食用天然色素。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该色素的主要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急性毒性试验,Ames以及蓄积试验对该色素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表明,该提取色素主要成分为矢车菊花青素,使用该天然色素具有成本低、可利用价值高,安全、无毒等特点,是食用天然色素中又一优良新产品。  相似文献   
29.
在牡丹花绿蕾期全株喷洒0.2、0.5和0.8 mmol·L-1的亚精胺(Spd)水溶液,其中0.2和0.5 mmol·L-1的Spd溶液使花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提高,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花瓣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下降,以0.2 mmol·L-1Spd的处理效果较好;而0.8 mmol·L-1Spd溶液处理降低了花瓣SOD活性,并使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花瓣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30.
定期测定了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接种烟草野火病菌后叶片内5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烟草接种病菌后,SOD活性先上升,后在8d下降,低于对照;POD活性接种后在1d略低于对照,后上升较快,10d达到高峰,此后一直高于对照;PPO活性在接种后1d低于对照15.8%,但此后上升,16d达到高峰,18d下降低于对照;CAT活性变化与POD相似,接种1d低于对照,但此后一直高于对照,并于6d达到高峰,10d虽有所下降,但接着升高;PAL活性与CAT、POD变化相似,接种后1d活性低于对照28.3%,其后上升,10d达到高峰,是对照的2.11倍,并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