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1篇
  34篇
综合类   36篇
园艺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比较了太阳能集热器分别以空气和水为热储能媒介时对卵石层的储热特性. (1)利用由直径为47mm,长度为1500mm的28根真空管组成的太阳能集热器和直径为50~100mm的卵石,设计了热循环储热系统,在宽4m、长2.7m、高2.6m的房间内的供热量为10.8 m2.(2)对不同热储能媒介的热储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空气作为媒介时,卵石层中热储能为55MJ·d-1,以水为媒介时热储能为49MJ·d-1.(3) 以水为媒介时卵石层的温度变化相对以空气为媒介时的温度变化较小,并且稳定.  相似文献   
72.
以安徽省、江西省和上海市的典型生物质农作物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和棉花秸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生物质的化学组成特性,比较分析不同种类秸秆性质的异同,推断不同秸秆适宜的能源化利用途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热化学转换时更易转化为CO、CO2,棉花秸秆热化学转换时更易转化为CH4;棉花秸秆不适合热裂解液化生成生物油,其次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更适合生产乙醇;油菜秸秆不适于直燃发电。本研究可以为3个地区不同类型生物质能源利用时的原料选择及热化学转化设备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不同贮存温度对木屑热裂解生物油理化性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贮存温度下生物油理化性质稳定性的差异,以鼓泡流化床松木木屑快速热裂解制取的生物油为样品,考察了不同贮存温度(4℃,27℃,40℃)条件下,两组(1号,2号)生物油特性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对贮存前后生物油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低温(4℃)贮存使生物油含水率下降,而室温(27℃)和高温(40℃)贮存则使其含水率有所上升。在没有水分剧烈变化的影响下,生物油运动黏度上升的幅度与贮存的温度相关,温度越高,上升幅度越大。各种温度下,生物油pH值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且变化幅度也较小。通过对红外光谱典型吸收峰的频率位移和透光强度分析表明,生物油中各种官能团上电子剧烈运动,从而加强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的结果表明,35 d的高温贮存催化了一些化学反应的进行,使得生物油的组分更加复杂化。因此,低温贮存对控制生物油的不稳定性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4.
NaOH预处理对水稻秸秆沼气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在试验室自行设计的小型沼气发酵装置上进行了厌氧发酵试验,研究不同质量百分数NaOH预处理对水稻秸秆沼气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NaOH预处理后,水稻秸秆组分被破坏,其中半纤维素降解十分明显;产气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发酵时间有所缩短。其中NaOH质量百分数为6%的处理组产气率最高,为246.6 mL/g(干物质),且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50%。综合来看,以NaOH质量百分数为6%的预处理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5.
pH值对固定化酵母甜高粱茎秆汁液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慧  刘荣厚 《农机化研究》2007,(10):106-108
以可溶性糖含量为113g/L的甜高粱茎秆汁液为试验原料,采用摇瓶发酵方法,在水浴摇床上进行发酵.试验中,pH值分别选取3.5,4,4.5,5和5.5这5个梯度,考察其对固定化酵母发酵甜高粱茎秆汁液制取酒精过程中酒精产量、CO2失重率以及残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选取4.5时,可获得较高的酒精产量、CO2失重率以及较低的残糖.  相似文献   
76.
花生壳热解试验及其剩余物特性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有效控制生物质热解反应终温,本文在热分仪上,分别以40℃/min和60℃/min二种不同升温速率进行了花生壳热解试验,并以花生壳及其热解反应过程中缓慢热解反应阶段(≥400℃)剩余物为原料,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升温速率对不同温度时的热解试验剩余物成分影响不大,光谱曲线趋于一致,在450℃以下,剩余物的成分随着温度而变化,从450℃到600℃,FTIR光谱图上的透光率已经没有明显变化。因此,生物质热解反应终温应控制在450℃左右。  相似文献   
77.
78.
本文分析了农村能源管理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农村能源计算机管理系统,介绍了该管理系统的结构,数据库设计及程序设计思想,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评价通过对系统调度运行表明,该系统通用性强,操作方便,因此,利用计算机进行农村能源管理,对提高农村能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