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为了研究SibZIP8介导谷子抗旱的分子机制,试验根据SibZIP8 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晋谷21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SibZIP8基因的全长cDNA。将所得的cDNA序列与表达载体p CAMBIA1302连接。通过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筛选,确定pCAMBIA1302-SibZIP8超量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该超量表达载体可用于SibZIP8基因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芝麻△9硬脂酰-ACP脱饱和酶基因SiSAD(△9 stearoyl acyl-carrier-protein desaturase)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并转入拟南芥,探究其在油酸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为芝麻油酸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分子基础。【方法】提取中芝13叶片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根据芝麻基因组数据库中的SiSAD序列信息(序列号为SIN_1008977)设计引物,以cDNA为模板,通过RT-PCR克隆获得SiSAD编码区序列,并与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利用InterPro进行保守结构域分析,获得SiSAD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利用BLAST对SiSAD蛋白进行同源对比,获得SiSAD的同源蛋白质。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获得芝麻SAD蛋白与橄榄、牵牛花、蓖麻、莴苣、葡萄、柑橘、拟南芥等植物SAD蛋白的亲缘关系。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SiSAD在2个芝麻品种中芝33和中丰芝一号的根、茎、叶、蕾和种子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SiSAD的表达特异性。将SiSAD连接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Col-0),筛选阳性后代,对T3代转基因和野生型的拟南芥种子中硬脂酸和油酸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SiSAD的功能。【结果】成功获得SiSAD的编码区序列,与参考基因组序列一致,全长为1 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SiSAD蛋白的分子量为43 kD,等电点为6.18。发现SiSAD蛋白含有一个保守结构域,属于脂肪酸去饱和酶家族成员,与其他植物的SAD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较高,暗示SiSAD在不同物种中的功能可能比较保守。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芝麻SAD蛋白与牵牛花和橄榄的SAD蛋白处于同一分支,进化关系较近,与蓖麻、拟南芥、柑橘的SAD蛋白亲缘关系较远。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SiSAD在芝麻种子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组织,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成功构建了SiSAD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结果表明SiSAD成功导入拟南芥中,而且转录水平很高。对T3代转基因拟南芥种子中硬脂酸和油酸的相对含量分析表明,与野生型拟南芥比较,3个转SiSAD拟南芥株系中硬脂酸(C18:0)含量分别降低了3.0%、4.8%和6.1%,而油酸(C18:1)含量分别升高了2.8%、4.3%和7.8%,平均升高4.97%。【结论】克隆获得芝麻SiSAD的全长cDNA序列,鉴定了SiSAD的功能,发现SiSAD在油酸合成代谢过程中正向增加油酸含量,可应用于高油酸芝麻新品种培育。  相似文献   
43.
糖的种类、含量及比例是决定桃果实甜度及风味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芳香类物质、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合成的基础原料。弄清桃果实糖代谢机理和关键基因,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通过综述桃果实中糖组分、代谢合成途径、转化途径、环境影响因素及分子控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未来桃果实糖代谢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为提高桃果实糖含量,调控桃果实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4型(PCV4)Cap蛋白单克隆抗体,以原核表达的重组Cap蛋白免疫6~8周龄小鼠,三次免疫后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利用亚克隆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筛选到2株阳性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H9和2F3。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试验表明,2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293T细胞中特异表达的Cap蛋白,且5H9和2F3的IFA效价分别为1∶12 800和1∶6 400。亚类鉴定结果表明,两株单抗重链均属于IgG1,轻链类型为kappa型。本研究制备的抗PCV4 Cap特异性单抗,为PCV4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生物材料,也为该病毒的分离鉴定与Cap蛋白功能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轮虫作为许多水产动物的优质开口饵料在其育苗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培养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培养和室外敞池培养两大类。其工厂化培养的特点是轮虫可达密度大,环境的可控性强,但成本高;而其室外土池培养的特点是轮虫可达密度相对较小,环境的可控性较差,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植物-基质组合对农田退水的净化效果。【方法】以独流减河-八排干农田退水为研究对象,研究植物-基质组合系统中的植物种类和种植密度、基质材料和填充率、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技术参数对农田退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植物-基质组合系统(水葱+鸢尾、沸石+火山岩)能够有效净化独流减河-八排干农田退水水质,形成相对丰度较高的脱氮除磷微生物菌群,在HRT=3 d的运行模式下,连续运行10个周期(累计30 d)对氨氮(NH4+-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74%、49.94%、89.03%。【结论】八排干人工湿地建成后,在植物-基质组合系统中植物、基质、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为华北地区农田退水净化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耕地是保障人类社会稳定发展最根本的生产资料和资源。近年来,耕地撂荒与流失备受关注。合理高效的利用农村土地以及对农村土地非粮化的整治,减少耕地撂荒,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以陇南市武都区蒲地乡为例,运用综述法、相关性分析法、实地调研访谈法等,针对当地165户农业种植户的耕地撂荒情况,结合其家庭及耕地的基本状况,对农户撂荒耕地现象进行了剖析,发现现阶段耕地撂荒较为严重,撂荒原因有所变化并出现一些政策性撂荒现象。对造成耕地撂荒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撂荒耕地的盘活对策:改善种植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鼓励人才返乡;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开拓农村市场;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降低种植风险。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制备一种可局部递送吉他霉素用于皮肤创口感染的纳米凝胶。【方法】以京尼平为交联剂在希夫碱作用下,通过凝胶材料之间的静电作用制备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纳米凝胶,并载入药物吉他霉素,对其包封率、载药量、溶胀性能、纳米粒径、Zeta电位、微观结构扫描等表征结构及生物安全性进行测试,评估纳米凝胶的体外释放效果和伤口愈合活性。【结果】本研究制备的吉他霉素纳米凝胶,在其组方为每25 mL凝胶中含吉他霉素0.25 g、壳聚糖0.4 g、明胶0.3 g、聚乙烯醇0.2 g,京尼平0.2 g,其余量为去离子水时外观性状为淡蓝色纳米凝胶,无沉淀与药物析出,溶胀度高,载药量为13.6%,包封率为83.1%;扫描电镜下可见该纳米凝胶形成孔隙致密且分布均匀的三维网状结构;平均粒径为28.56 nm, Zeta电位为16.33 mV;生物安全性良好;纳米凝胶在体外释放药物可维持48 h,明显长于吉他霉素溶液的释放时间。此外,纳米凝胶还能使小鼠伤口缩小96%,有助于伤口愈合。【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吉他霉素纳米凝胶,通过体内体外试验评估证明了其潜在的药物控释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49.
为全面了解密云水库鲢鱼、鳙鱼的营养特征,以密云水库秋季鲢鱼和鳙鱼为研究对象,对其肌肉的水分、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矿物质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密云水库鲢鱼和鳙鱼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40±0.40)%和(18.60±0.57)%,粗脂肪含量为(0.60±0.10)%和(1.48±0.91)%,富含人体所需的钾、钠、钙、镁、磷等常量元素及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鲢鱼、鳙鱼肌肉中,18种常见氨基酸均被检出,其中谷氨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00%和40.16%,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9.15和98.76;鲢鱼、鳙鱼肌肉中分别检出脂肪酸12种和19种,相对含量均表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均以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对含量最高,其次为二十碳五烯酸,两者之和分别达30.64%和23.79%。研究结果表明,密云水库鲢鱼、鳙鱼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矿物质和有益脂肪酸,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可食用性。  相似文献   
50.
红米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能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提高红米品种的育种效率,研究基于水稻第7号染色体上红米与非红米种皮基因序列差异,设计出3对水稻红色种皮的分子标记HS-1、HS-2和HS-3,这3对标记可准确鉴定水稻红米和非红米品种或杂交后代红米、非红米种皮的株系,对有效选育红米新品种具有很大帮助。其中,HS-2具有扩增稳定、条带清晰、电泳时间短等特点而成为本研究推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红米品种的首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