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3篇
  7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61.
以超微细磷矿粉为主要膜材料对普通复合肥(N-P2O5-K2O:15-15-15)进行包膜,制备了超微细磷矿粉分别占膜材料质量0%、40%、50%和60%比例的4种包膜缓释肥料,分别为CRF2、CRF3、CRF4、CRF5。通过室内养分缓释性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超微细磷矿粉包膜肥养分缓释特征及其对大白菜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用日产JEM-1200EX型电镜扫描观察膜形态结构,4种比例的超微细磷矿粉包膜复合肥随膜材中超细磷矿粉比例的增加其膜壳表面均匀度和致密度增强,对养分释放的缓释能力逐步增强,但缓释效果较树脂包膜肥略差。4种自制包膜肥的养分释放期较普通复合肥延长58~68d,但低于释放期为88天的树脂包膜肥。4种自制包膜肥在土壤培养试验中的土壤氮素表观释放率与树脂膜接近。2)与普通复合肥相比,4种自制包膜肥,能不同程度提高大白菜中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等,提高结球期根系活力及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酶的活性。同时,大白菜单株的结球质量增加0.17~0.77㎏,产量提高6.66%~35.50%,提高了收获期大白菜的含糖量、糖酸比以及维生素C(VC)含量;3)与树脂包膜复合肥相比,各项生理指标均无显著差异。4种自制包膜肥的缓释性能及改善大白菜生理特性的顺序均为:CRF5≈CRF4>CRF3>CRF2。  相似文献   
262.
不同玉米基因型吸钾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耗竭试验采用供钾水平极低的沙土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吸钾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吸钾量的多少有显著差异,不同基因型玉米吸收土壤中各形态钾素的比例不同。供试品种中农大86的吸钾量和吸收土壤矿物钾的比例显著大于其它品种。不同玉米基因型其吸钾量的多少、吸收土壤矿物钾的多少和比例是判定其吸钾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63.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近55年(1961-2015年)黑龙江省夏季降雨量和暴雨的变化特征,为粮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夏季降雨量、降雨量变化趋势、暴雨次数、暴雨变化趋势等方面,利用趋势系数等统计方法和GIS空间插值技术,分析黑龙江省夏季降雨量和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夏季降雨量在中部的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西部地区最高,在360mm以上,东部三江平原和西部松嫩平原地区最低,在300-320mm之间。夏季降雨量在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地区呈增加趋势,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地区呈减少趋势。全省夏季平均降雨量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2mm,20世纪70年代平均降雨量最低,80年代最高。小兴安岭西南部和张广才岭西部地区平均暴雨日数最多,其次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大兴安岭地区最少。暴雨发生站次呈明显升高趋势,每10年增加2.3站次,20世纪70年代暴雨发生站次最少,2010年以后最多。最大日降雨量基本上从西南向东北部递减,西南部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最大日降雨量都在120mm以上,东北部地区都在120mm以下。  相似文献   
264.
首先,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考察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人群、地域、职业等方面的特点。然后,根据2005—2015年统计数据做出计量分析,得出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从事非农业劳动的预期收入、农村居民的人均收益、农村居民受教育情况、农村机械化程度、城市就业机会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最后,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65.
土壤动物修复技术作用的机理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土壤动物的生态功能、对土壤的形成和维持肥力方面以及土壤动物的大规模人工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土壤动物修复的概念和不同污染物处理的机理进行了综述,探讨了今后土壤动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6.
长序榆(Ulmus elongata)是1979年我国发现的一个榆属新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现存的野生原种数量极其稀少,分布范围狭小,天然更新不良,濒临灭绝边缘。对长序榆的深入研究对于拯救濒危植物、保存珍贵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从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学、种群、群落、繁殖特性等方面对我国长序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相应补充。利于构建更为合理的濒危植物优先保护种群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67.
近年来我国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对我国豆农和大豆加工企业都带来一定冲击.面对转基因大豆的入侵,分别从短期和长期对策入手,对我国大豆及大豆产业提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68.
绝大多数苹果品种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性,生产中需要搭配授粉树完成异花授粉。在苹果中已经分离鉴定了50多个S-RNase基因,对于一些新选育品种的S基因型至今未得到鉴定。利用S-RNase基因特异性PCR分析的方法鉴定了60份苹果新种质资源的S基因型,在60份苹果种质资源中,有56份品种的S基因型是首次鉴定到,并首次鉴定到了一个红肉苹果品种‘红色之爱’的S基因型,其S基因型是S19S?。新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能够为苹果育种亲本的选择及授粉树的合理搭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