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栽培方式对汾芝2号产量及干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观察了芝麻新品种汾芝2号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产量及干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单垄单行覆膜种植时株蒴数、蒴粒数、千粒重较对照增加,折合产量达1425.0 kg/hm2,较对照增产200.0%;且相对简单,较易操作.  相似文献   
82.
刘文萍 《中国棉花》2001,28(4):27-28
在山西特早熟棉区进行棉花双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能显著提高群体光合生产率,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并使之合理分配,最终获得早熟、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83.
木槿花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小乔木,高3~6米,以纯白色、淡粉红色的重瓣种为佳,花期5~10月,朝开暮谢。木槿花具有营养丰富、无污染,并具润燥、利尿、除湿热等保健作用,备受城镇居民青睐。现将食用木槿花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4.
山新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新杨冬季枝条经FC处理,选择萌发新枝的茎段和叶片为接种外植体;诱导茎段产生腋芽的培养基为1/2MS 6-BA0.2~0.5mg/L NAA0~0.5mg/L,诱导叶片产生不定芽的培养基为1/2MS或MS 6-BA0.5mg/L NAA0.5mg/L;丛生芽快繁培养基MS 6-BA0.3mg/L NAA0.3mg/L,每20天继代一次,繁殖倍数20左右;生根培养基为1/2MS或MS,附加0.1~0.5mg/L的多效唑,对生根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5.
沙棘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属胡颓子科沙棘属,雌雄异株,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浆果植物和防风林用树种。其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有防风、固沙、固氮、改良和培肥地力的作用,果实可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化妆品和医药中。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  相似文献   
86.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监测其变化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全球研究的热点。植被变化趋势分析是监测植被动态变化的重要环节,其方法众多。为了对比主要植被变化趋势分析方法的异同,选取一元线性回归、相关系数法、Mann-Kendall法、Sen Slope estimator法、Sen+Mann Kendall法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从方法归类、植被变化程度分类和计算复杂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在1998—2013年间SPOT VEGETATION遥感数据基础上,利用上述方法分析北京市植被变化趋势,总结各方法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给出各方法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87.
4种肥料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芝麻生产中常用的4种肥料进行试验,研究其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肥料能显著提高芝麻干物质产量。施用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和丰收快车掺混肥时干物质积累高,施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的芝麻折合产量1 921.28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719.48 kg/hm~2,增产率59.9%;施丰收快车掺混肥料的折合产量1 893.14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691.34 kg/hm~2,增产率57.5%。2种肥料均适宜山西芝麻栽培中施用。  相似文献   
88.
2012 — 2015年对在干旱春播地区推广的芝麻品种汾芝2号进行病虫害系统观察,并对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汾芝2号枯萎病呈现“前轻后重”的特点,苗期不发病,花期开始逐步加重。蚜虫呈现“轻-重-轻”的特点,苗期不发生,现蕾期和开花期严重,终花期以后不再发生。斑须蝽和烟盲蝽呈现“轻-重-轻”的特点,苗期不发生,现蕾期和花期加重,终花期后消失。研究发现,降水量多的条件下枯萎病发病严重,干旱条件下蚜虫发生严重,高温、干旱环境下斑须蝽和烟盲蝽发生数量多。  相似文献   
89.
马铃薯微型薯诱导及打破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龙引薯一号为试验材料诱导微型薯,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及不同培养基对诱导微型薯的影响,并对60Co-γ射线辐照打破微型薯休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7℃暗培养条件更加适合微型薯的诱导;在17℃暗培养条件下培养基MS(NH4NO31650mg/LKNO31900mg/L)+5mg/L6BA+80g/L蔗糖比MS培养基诱导微型薯效果更好;低剂量60Co-γ辐照处理能缩短微型薯的休眠期和休眠幅度,且不影响微型薯的芽势。不受样品量的限制,能同时处理大批量样品,可以作为打破微型薯休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90.
为探明山西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本研究利用30对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对71份山西芝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0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44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SSR标记4.800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058~5.149之间,平均2.805个;Shannon指数变幅为0.128~1.813,平均为1.096;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055~0.806,平均为0.558;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053~0.783,平均为0.515。基于SSR标记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遗传相似系数为0.21~0.67,在遗传相似系数0.27处将参试材料分为6个类群;基于SSR标记对参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将参试材料划分为5个组群。综上所述,山西芝麻种质资源间遗传差异相对较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今后芝麻种质资源创制利用中,加大山西芝麻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为芝麻品种遗传改良和优异基因发掘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