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为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心肌、背最长肌和半腱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受试仔猪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各处理仔猪分别在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所有仔猪在42日龄宰杀取样.测定仔猪相应组织的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断奶日龄的推迟,仔猪心肌、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MDA含量逐渐降低,35日龄断奶组仔猪心肌MDA含量显著低于14日龄组(P<0.05),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组背最长肌和半腱肌MDA含量显著低于14日龄组(P<0.05);与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组相比,14日龄断奶组心肌T-SOD、GSH-Px活性(P<0.05)以及半腱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各断奶日龄组仔猪背最长肌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仔猪断奶日龄越早,其肌肉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越强,抗氧化功能越低.  相似文献   
22.
刘念 《绿色天府》2019,(7):29-29
6月4日,叙州区林业局副局长杨元超带队对金江国有林场石城山、冠英工区进行了森林防火安全隐患大排查。检查组对金江国有林场重点林区石城山、冠英工区开展森林防火安全隐患全面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林业局副局长杨元超就检查发现的防火安全隐患作要求和强调:一.充分认识森杯防火工作的责任重大,充分利用防火项目建设的成果;二.继续保持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效,进一步夯实责任,扩大宣传,强化火源监测管控;三.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并于6月8日前整改完善,彻底消除防火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3.
基于我国1995—2015年29省的省域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工业化发展是否通过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工业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工业化水平增加1%,农村劳动力价格将上涨0.19%。工业化发展对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工业化后期开始,其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发展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趋势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24.
以固定比例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或棉花秸秆粉末和镁、铝、氧化铜、四氧化三铁、氟化钙、氧化锡和锡粉组成的合成体系为研究对象,测定227组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秸秆粉末的化学组成,分析不同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总含量对所得纳米氧化锡有效转化率、粒径和纯度的影响规律,获得秸秆种类差异对制得纳米氧化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5种秸秆粉末均能实现高纯纳米氧化锡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其中水稻秸秆使用效果最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秸秆粉末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的总含量依次下降,所涉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的放热量和产气量依次下降,所得纳米氧化锡的有效转化率和含锡量亦依次下降。5种秸秆粉末所得纳米氧化锡的平均粒径不存在明显差异,且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的总含量与平均粒径的关系无法用常规函数描述,因此,尚无法仅通过选择特定种类的秸秆来获得特定尺寸范围的纳米氧化锡。  相似文献   
25.
花生主要品种出仁率和百果重的生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高产稳产广适性的花生品种,连续2年对60份花生品种4个生态区种植的出仁率和百果重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出仁率(SP)和百果重(HPW)以及不同年份不同地点间差异均极显著,不同环境中出仁率稳定性高的品种,其百果重相对较小。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环境下花生百果重与出仁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2年4点共8个环境的重复鉴定,筛选得到出仁率稳定性较强且百果重相对较大的品种5份,分别是中花5号、中花16号、豫花7号、中花10号和皖花8号。结合SSR多样性分析结果,这5份稳定性强且高产的花生品种属于不同的类群,遗传差异相对较大。该结果为花生高产品种的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含油量是花生重要的品质性状和育种目标。花生含油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增产2个百分点,油脂加工利润可提高7个百分点。培育高油高产花生品种是增加食用油供给和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花生含油量表型鉴定的4种常用方法;阐述了花生含油量的遗传特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即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影响,也存在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总结了已报道的含油量QTL 124个,表型变异解释率超过10%的主效位点有36个,分布在A03、A05和A08上的8个主效QTL可重复检测到;构建了一张花生含油量的一致性遗传图谱, A08染色体上33.59~50.24 Mb为热点区间;介绍了油脂合成及调控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花生含油量遗传改良和高油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大面积生产油菜种子与缓释硼肥同播的增产效果和最佳硼肥施用量。[方法]在四川丘陵区的绵阳和广元等市进行稻油轮作田间试验;试验前取试验田土样,测定土壤有效硼含量;设置4个处理研究种子与不同量硼肥与种子同播对直播油菜出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种子与不同量硼肥同播不影响直播油菜出苗和正常生长,既能提高油菜产量,也能改善油菜品质;但不同用量之间差异显著,缓释硼肥9kg/hm~2时油菜的平均产量最高,达2 638.67kg/hm~2。[结论]该研究为该地区直播油菜缓释硼肥的合理高效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正>四川盆地西北丘区包含绵阳、广元、遂宁等地区的10余个县市,油菜生产面积超过40万公顷,在四川省乃至长江中上游油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本区域已经开始油菜轻简化栽培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本区域油菜生产多沿用精耕细作的育苗移栽模式,生产效率较低,费工费时。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随着劳动力大量输出,剩余劳动力趋于老龄化,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技术接受较慢,难以承担繁重体力劳动,现代农业科技的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轻简化栽培技术具备节本、增产、增效、简便等特点,其推广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  相似文献   
29.
花生晚斑病抗性常与不良的产量和株型性状相连锁,为发现更多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品种,以感病亲本中花5号和抗病亲本ICGV 86699及其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ed inbreed lines, RIL)为材料,进行晚斑病抗性、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的调查,以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抗病新种质。结果表明,4个环境下共发现18个稳定高抗和26个稳定中抗晚斑病的家系;在两个环境中对百果重和单株结果数进行考察,筛选出38个百果重(≥180.0 g)和单株果数(≥20.0个)都比较大的家系;同样,在两个环境中筛选出主茎高(30~60 cm)和总分枝数(≤20.0个)适中的家系54个。综合分析晚斑病病害等级、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共鉴定出4份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新种质,其中1份高抗晚斑病,3份为中抗晚斑病。该研究结果为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花生品种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30.
福瑞鲤选育家系不同养殖阶段的生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观察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家系选育方法在福瑞鲤(Cyprinus carpio)继代选育中的潜力,该研究测量了继续选育第2代家系群体不同养殖阶段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结果表明,生长快速家系群福瑞鲤早期(4月龄)生长速度较慢,到后期则生长加快,其体质量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体型方面,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福瑞鲤各选育家系群的体厚/体长增加,体高/体长降低,逐渐呈现其体型修长的特征;同时2个越冬期的成活率均达到了94%以上。结果表明通过BLUP家系选育对福瑞鲤长期选育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福瑞鲤生长性状第一主成分是体质量;对不同生长时期的体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9月龄、14月龄、21月龄鱼的体质量与24月龄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为0.851、0.897和0.957。因此,在福瑞鲤继续选育过程中,进行早期个体选择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