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83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82篇
  34篇
综合类   354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91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发病情况 2011年夏,某肉鸡饲养户大棚内养肉鸡1000只,已41日龄,前1天发现死亡7只,当天死亡增加到近40只,并且还有一些肉鸡发蔫,经过紧急诊治,发病后第4天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2.
为了解在亚抑菌浓度单一药物的持续诱导下,鸡源大肠杆菌(E.coli)对临床常见药物的耐药表型变化,本实验采用亚抑菌浓度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持续诱导培养LG30鸡源E.coli和O78标准菌至30代,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各不同诱导代次的菌株对常见药物的耐药表型.结果表明在亚抑菌浓度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持续诱导培养下,受试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持续下降,当诱导至20代,各诱导菌已成为多重耐药菌株,继续诱导至30代,各诱导菌对药物的耐药程度加重,但各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升高速率变慢.表明细菌在单一药物诱导下可以较快进化为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探索依法科学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具体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4.
结合国内高等农业院校动物中毒病学的传统教学概况,针对动物中毒病学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更为适应新时期网络课程教学的要求,本文从动物中毒病学网络课程的定义与特点、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特色、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思路、网络课程体系结构及模块的开发与建设等方面对动物中毒病学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为探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临床分离株对氟苯尼考(FFC)的耐药性及floR基因的流行与分布情况,收集河南、湖北、江西、陕西、湖南、山西、安徽等7个省份合作猪场送检的病死猪肺脏、脾脏、支气管黏液等206份病料样本,从中分离APP并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FFC的敏感性,PCR及测序方法检测floR基因,并用随机引物PCR(AP-PCR)方法分析临床分离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了APP 28株,分离率为13.59%。4株APP对FFC耐药,耐药率为14.29%;15株携带floR基因,floR检出率为53.57%,高于APP对FFC的耐药率;有11株分离菌floR阳性但对FFC并不耐药。分析RAPD系统树状图发现,28株APP被分为几乎无核苷酸同源性的A和B 2大类、25种RAPD型,其中A类25株,分22种RAPD型,14株携带floR基因,这些菌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0%~80%;B类3株,分3种RAPD型,1株携带floR基因。本研究提示APP的floR基因主要以水平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116.
刘建华 《防护林科技》2019,(5):19-20,58
针对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引种固沙林出现大面积衰退,甚至死亡现象,在该地区樟子松林中选择不同密度的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的衰退与林分密度呈正相关;林木的胸径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林木的枯死株数、枯梢病感病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来看,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初植密度应控制在1700株hm^-2以下,并应根据生长情况对林木进行疏伐作业,在近熟龄之前将林分密度降至700株hm^-2左右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7.
118.
在外语人才培养上,不仅需要使这些人才熟练掌握沿线国家的语言,还能契合各国所处的不同文化圈来助力茶叶贸易的开展。由此,在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需要重视提升他们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程度。具体的外语人才培养策略包括:设计符合茶叶贸易文化交流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尝试与茶叶贸易企业间开展订单式外语人才培养、在职教理念下对高校现有实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基础上突出企业员工培训职能。  相似文献   
119.
为研究CD46分子在BVDV感染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牛CD46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对短发卡RNA(shRNA)的正义、反义寡核苷酸链,以及3对乱序列作为阴性对照,将其退火后分别克隆至p LL3.7质粒载体中,获得CD46基因shRNA重组质粒后将其转染MDBK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筛选最佳沉默CD46基因的shRNA重组质粒,将其和表达载体p VAX1-CD46转染新疆褐牛DC(MDDCs)后利用BVDV感染MDDCs,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DC表型及其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细胞组相比,CD46基因过表达的MDDCs中CD40、CD80、CD86和MHC-II的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CD46基因沉默的MDDCs中CD40 mRNA转录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CD86 mRNA转录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CD80和MHC-II的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未转染细胞组相比,CD46基因过表达组IL-10和IL-12 mRNA转录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而CD46基因沉默的MDDCs中IL-10和IL-12 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本研究从新的角度初步揭示了CD46分子对BVDV感染DC成熟、初始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解决DCs对BVDV的免疫抑制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0.
为建立一种高效的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基因缺失方法,本研究利用信息肽诱导DNA片段转化和Cre/LoxP系统去除抗性基因这两种技术,通过在S.suis 05ZYH33的ssu05_1921基因上、下游片段和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片段之间引入LoxP位点,采用信息肽GE9诱导构建的DNA片段转化S.suis并发生重组,经抗性筛选快速获得spc替代ssu05_1921基因的缺失株;进一步引入pSET6s/PtufA-cre质粒表达Cre重组酶作用于LoxP位点,去除spc基因,产生无痕ssu05_1921基因缺失株,经测序和RT-PCR验证缺失正确。本研究建立的该方法简单、快捷、阳性率高,为构建S.suis基因缺失株、研究S.suis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