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王振  邓欣  赵廷昌  刘学敏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1):4401-4408
【目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的种群动态,检测转基因棉卡那霉素抗性细菌npt II基因漂移。【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棉GK12、GK19、33B、SGK3,常规棉泗棉3号、33、石远321等7个棉花品种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种群在棉花整个生育期的种群动态变化。以质粒pBI121为对照,设计npt II基因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分离的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菌株进行npt II基因漂移检测。【结果】7个棉花品种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同一棉花品种不同采样时间卡那霉素抗性细菌数量差异显著,而同一采样时间抗虫棉和对应的受体棉间差异不显著。Simpson、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受体棉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高于转基因棉。PCR检测结果表明,21株卡那霉素抗性细菌菌株中18株发现有阳性片段,但其测序结果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序列比对的同源性未能达到100%,不能判断npt II是否发生了转移。【结论】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的数量在转基因棉与对应受体棉之间差异不显著,受体棉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转基因棉,更均匀稳定。未发现转基因棉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npt II向根际细菌的基因漂移。  相似文献   
192.
黄瓜霜霉病菌致病作用与两种细胞壁降解酶关系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黄瓜发生霜霉病的叶片中提取到两种细胞壁降解酶:羧甲基纤维素酶(Cx)和p一葡萄糖苷酶,二者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证明在霜霉病菌侵染寄主过程中这两种细胞壁降解酶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3.
 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测定了2002年采自北京、江苏、山东、山西、河北、新疆和四川7省市部分麦区的109个小麦白粉病菌菌株对三唑酮和苯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EC50平均值是63.70 μg/mL,平均抗性水平为30.48倍,最高抗性水平达142.97倍。其中江苏、山东、四川三地的菌株抗药性水平明显高于河北、北京、山西和新疆。同时测得病菌群体对苯氧菌酯的敏感基线EC50值为85.82μg/mL,且白粉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氧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之间无交互抗性。该结果可为这两类杀菌剂在生产上的合理应用和抗药性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4.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活性是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而作物的改变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构和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转基因作物被引入到农田后所带来的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对农业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且着重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5.
云南河口地区香蕉褐缘灰斑病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褐缘灰斑病(BananaSigatokaLeMSpotDisease)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主要受温度和降雨量的影响;春季气温回升时开始发病,10~11月危害达到高峰值;不同地理环境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病情指数东部地区(11.81)〉中南部地区(10.40)〉西部地区(7.94),但危害的基本规律是低海拔地区比高海拔地区先发病.且发病程度比高海拔地区严重,病情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6.
对吉林省36个县(市)330块大豆地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34个县(市)有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占调查总数的94%。该病在柳河、长岭、镇莱、白城和靖宇发生严重,扶余、吉林、舒兰、通榆、农安、榆树、德惠、磐石次之。按照Golden鉴定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方法,用五个国际上的标准鉴别寄主即Peking,PI88788,PI90763,Pickett和感病对照品种Lee对吉林省孢囊线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分得的线虫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分析表明:吉林省大豆孢囊至少存在两个生理小种,即3号和7号小种,其中3号小种出现频率较高,是吉林省大豆孢囊线虫的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197.
运用PCR-RFLP标记检测南瓜疫病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 1对特异引物对南瓜疫霉菌 (Phytophthora capsici)及疫霉属 (Phytophthora)部分真菌和常见土传真菌12个种的 14个菌株的 18s r DNA(即 Small Subunit Ribosom al DNA)进行扩增 ,用 4种限制性内切酶 (Eoo R 、Hae 、Hha 、Hinf )酶切 PCR扩增产物 ,分析各菌株间的 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 ,首次建立了南瓜疫霉菌的PCR- RFL P检测程序。并运用该 PCR- RFL P检测程序对染病南瓜植株进行检测 ,成功地在南瓜植株发病茎病健交界处、发病叶病健交界处、发病果病健交界处、接种 2 4 h的叶和接种 P.capsici 12 h的茎上快速、准确地检测到了南瓜疫病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8.
马唐是世界上公认的18种恶性杂草之一,在马唐的田间防控中,化学农药仍占据主导地位。从化学防控、生防菌利用、化感作用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目前马唐的防控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以期为马唐的综合防控研究和田间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9.
香蕉虫害严重制约着香蕉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化学防治污染环境、农残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害虫抗性增强,防治成本提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农残,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实现虫害的可持续控制,对提升香蕉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香蕉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近年来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0.
以6个云南山地香蕉主栽品种为试材,用多元分析法分析农艺性状变异特征,明确香蕉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为该地区香蕉品种选育、评价和推广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结果表明:云南山地香蕉农艺性状有丰富的变异性,新植蕉的变异系数为1.67%~25.52%,宿根蕉的变异系数为0.60%~17.68%;叶片数(0.64)、叶长(0.54)、叶面积(0.46)、假茎高(0.89)、假茎围(0.75)、穗柄长(0.66)、果穗长(0.80)、果穗宽(0.75)、第3梳果指数(0.53)、果指总数(0.87)、果指周长(0.83)与株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假茎高、穗柄长、果指总数、果指长和果指周长是决定株产的主要因子,它们决定产量95.9%的变异;通径分析表明,果指总数(0.382)、果指周长(0.283)、果指长(0.258)是构成香蕉产量的直接因素,假茎高、假茎围、叶片数、叶面积等农艺性状通过影响果指总数和单果大小间接调控香蕉产量。可见香蕉产量构成是一个多性状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