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给玉米大斑病抗病育种和生产上进行抗性基因轮换提供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2012—2013年,用田间人工接种玉米大斑病菌混合菌种的方法,对283份国内外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抗性鉴定与评价。在加大玉米种质对大斑病菌种群的抗性选择范围条件下,鉴定筛选出以5级中抗为主的抗病种质116份。试验结果同时表明,玉米种质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表现存在差异。但总体抗病能力较低。国内玉米种质对大斑病的抗病能力强于新引进的国外玉米种质的抗病能力。具Ht1背景种质的抗性丧失较为严重,具Ht2、Ht3和Ht N背景种质的抗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2.
果树腐烂病,又称臭皮病、烂皮病,主要危害果树的主干和主枝,也危害小枝、幼树和果实,是苹果、梨等果树的多发性枝干病害之一,发病高峰期在春、秋两季.据统计,山东、河北、辽宁三省苹果树面积达66.7万hm2以上,腐烂病大面积发生,部分地区发病株率几乎达100%.  相似文献   
33.
我国北方玉米子粒禾谷镰孢菌群产毒素化学型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镰孢菌产毒素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自我国北方春玉米区玉米子粒的禾谷镰孢菌复合种群(Fusarium graminearum clade)的43株镰孢菌菌株进行产毒素化学型检测.结果表明,我国北方玉米子粒中携带的禾谷镰孢菌(包括F. graminearumF.asiaticum)检测到2种产毒素化学型,F. graminearum只产生脱氧雪腐镰孢烯醇(Deoxynivalenol,DON),F. asiaticum可以产生脱氧雪腐镰孢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雪腐镰孢烯醇(Nivalenol, NIV).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酶降解法制备的壳寡糖对黄瓜黑星病病菌的抑制机理。【方法】测定壳寡糖对黄瓜黑星病菌菌丝发育、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观察壳寡糖处理前后病菌菌丝形态及细胞膜透性变化。【结果】当壳寡糖处理浓度为0.2g/mL以上时,可完全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当处理浓度为O.1g/mL以上时,可完全抑制病菌孢子萌发。显微观察,浓度为O.8mg/m1.的壳寡糖处理可诱导菌丝分枝增多、菌体分隔增加,分生孢子形成受到抑制。此外壳寡糖能够引起菌丝细胞膜透性发生变化,造成菌丝体内含物的渗漏。【结论】该研究可为壳聚糖对黄瓜黑星病病菌的抑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播期对下茬青贮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及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和高油4515两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为下茬作物,设置5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7月5日、7月12日、7月19日三个播期处理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青贮玉米所需;7月5~19日播种,郑单958可收获青体产量63.55~71.9t//hm2,高油4515可收获青体产量60.71~64.67t/hm2;7月26日以后播种,有效积温不足,且低温造成生育期延迟性障碍,两个青贮玉米品种均没有鲜稳产量,秸秆干物质含量和青体产量显著降低,因此,下茬复种郑单958和高油4515最迟不宜晚于7月26日.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铁岭、阜新等地区玉米茎基腐病样本的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辽宁省玉米茎基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镰孢菌,分离频率达70%以上,主要包括拟轮生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和亚粘团镰孢菌,三种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在各地区间虽有稍微差异但都超过20%。接种试验表明:玉米茎基腐病病原镰孢菌可以导致玉米早衰,发生率超过20%,而且对产量的影响明显;应用杀菌剂浸种可明显降低玉米早衰的发生率,发生率不超过1%。  相似文献   
37.
姜钰  徐秀德  胡兰  徐婧  刘可杰 《玉米科学》2014,22(2):150-154
采用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不同症状表现的玉米丝黑穗病菌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不同症状的玉米丝黑穗病菌均为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玉米丝黑穗病菌菌株间ITS区域序列存在微小差异,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8.
禾谷镰孢菌群是高梁籽粒主要寄藏真菌[1]。禾谷镰孢菌侵染高粱籽粒的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多种对人类和动物有害的真菌毒素,其中脱氧雪腐镰孢烯醇(deoxynivalenol,DON)、雪腐镰孢烯醇(nivalenol,NIV)、3-乙酰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cDON)和15-乙酰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cDON)毒性较强[2-3]。  相似文献   
39.
2009年收获期对83个机收玉米品种进行玉米茎腐病抗性表型和植株抗倒性调查,筛选出对茎腐病表现中等抗病以上的品种49个,倒伏率≤5%的品种16个,≤8%的品种29个.综合各品种对玉米茎腐病抗性表型和倒伏倒折状况,筛选出25个适宜辽宁中部和北部玉米产区的机收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