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受淹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2007年7月上中旬四川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杂交中稻的产量损失进行了广泛的生产调查,同时开展了洪灾后蓄留再生稻的割苗时间、留桩高度和发苗肥施用量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稻对洪水淹没最敏感的时期是孕穗末期至齐穗期,可将破口至盛穗期洪水淹没30—40h、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淹没48h作为是否割苗蓄留再生稻的重要参考指标。早割苗、低留桩、增施发苗肥是夺取再生稻高产的关键。最佳割苗时间宜安排在洪水退后3~7d,对割下的稻株上部茎叶就地还田是切实可行的。在四川中稻再生稻区,留桩高度20cm,以利用倒4芽和倒5芽为主,有利于提高低节位再生芽的成穗比重,并能保证安全抽穗扬花、灌浆和籽粒充实,实现穗大粒多,最终获得高产。增施发苗肥,有利于提高再生稻有效穗和穗实粒数,从而提高产量,其既高产又经济的枯莆肥用量县每hm^2用尿素225-300kg。  相似文献   
42.
隆昌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早春气温回升陕,秋季温光水资源丰富。常年再生稻有收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总产始终保持在1.5万t以上,虽为四川再生稻温光资源区划的次适宜区,但一直是全省再生稻主产县之一。自2002年起,隆昌县农技部门开始开展杂交中稻+再生稻亩产吨粮技术攻关,经连续9年的技术优化设计和试验示范,配套完善了技术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成效。  相似文献   
43.
一、技术背景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及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比常规手工插秧增收节支约150元/亩。近5年来,我省农机、农技、科研、教学等部门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44.
水稻连免高桩抛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连免高桩抛秧的优势连免高桩抛秧是基于以往的研究于1999年提出的一项秸秆自然还田超简化栽培新技术。该技术是在稻麦(油 )连续免耕 (小麦、油菜免耕稻草覆盖 )的基础上 ,收小麦 (油菜 )时只收麦穗 (油菜果枝) ,然后在留下的高桩小麦 (油菜 )秆间抛秧 ,利用秸秆改良土壤从而弥补常规免耕的缺陷 ,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土壤长期免耕 ,使作物持续高产高效。自1999年以来 ,连续设置试验对该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同时省内许多地方也对该技术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应用 ,表明该技术顺应了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方向 ,即优质、高效、安全、高产…  相似文献   
45.
秸秆覆盖连作免耕水稻抛秧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代银 《中国稻米》2001,7(5):29-30
为了科学简便地解决禁烧限烧区的秸秆还田问题,近年我们在成都市推广了2万多hm2固定厢沟双免耕秸杆还田技术,实行秸秆沟埋还田。但是,这项技术在成都平原稻区应用却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一是技术要求开“十”字沟、厢沟和围沟,开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15%,投入劳力多,劳动强度大;二是深沟较多影响田间机械收割作业;三是在爽水性较好的成都平原稻田开深沟打破犁底层后渗水严重,不利于水稻生产。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成都平原的土壤及生产条件,我们在总结农民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项集秸秆还田、水旱轮作免耕、抛秧…  相似文献   
46.
四川水稻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精确定量栽培是由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等在阐明了水稻形态建成与产量形成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水稻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和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形成的栽培与调控技术。我省自2008年引进该技术以来,四川农业大学、四  相似文献   
47.
以穗型差异较大的3个杂交稻组合富优I号、D优527、冈优88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的衰老特性及机制。结果表明,免耕留茬抛秧提高了水稻抽穗后叶片的SPAD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叶片的POD(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生育后期(抽穗21 d后)叶片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3种酶协同作用,降低了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和MDA(丙二醛)含量,从而延缓了植株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